APP下载

略论清末奉天省警察教育

2020-12-14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奉天巡警学堂

王 香(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警察教育有独特的教育对象与社会功能,近年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学者们主要从晚清及民国时期警察教育制度创建、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思想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现警察教育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面相①。清末奉天省是最早引进西式警察制度的省份之一,警察教育成为警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奉天省主要针对警察官与普通警察建构二级教育体系,教授基本警务知识与技能,提高警察群体综合素养。同时,教育成为警察群体内部升迁的重要条件,彰显了新式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一、清末奉天省警察教育实施的背景

清末,奉天省历经庚子之役与日俄战争,大批无家可归的人四处流荡,盗匪问题日趋恶化。如庚子之役中,俄国人在奉天省抢劫财物,屠戮民众,致使乡民流离失所,四散逃亡。日俄战争之时,“‘烽火所致,村舍为圩,小民转徙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盖州海城各属被扰者三百村,计遭难者八千四百家,约共男女五万多名。’辽阳附近,‘难民之避入奉天省城者,不下三万余人’,‘无家可归,近于流莩。’”[1]盗匪肆虐随之而起,东北以奉天省为多,“日俄军兴以来,民困倍极,由是揭竿而起盗弄潢池之众,绑票勒赎几于无地无之,若两围若东边若辽海各地方,又复助桀为虐……”[2]。

在治安恶化的情况下,社会秩序的恢复却受到条约的限制。《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中第三条规定,“俄兵未退之际,驻扎东三省中国兵队之数目及驻扎处所,中国允认除将军与俄国兵官筹定必须敷剿办贼匪弹压地方之用兵数,中国不另添练兵。”[3]中日在会议东三省事宜时日本坚持中国地方官“在未撤兵地方派兵剿匪,须先商酌日本驻扎武官”[3](227)。俄国和日本的要求表明,战后奉天省军队进行社会治安恢复的权限受到制约,俄国甚至提出酌设巡捕代替军队整顿治安[3](136),奉天“全省只准有巡警兵,他军概不准设”[4]。1904年8月31日,日本率先在牛庄设置了东北第一个领事馆警察机构[5],此后在争夺附属地行政权过程中,将警察设置作为急先锋。奉天省警察权受到严重挑战,徐世昌考查奉天省情形后指出,“近来日人在城内设立警察派出所干预内政,磋商罔应,亟应设法阻止”[6]。奉天省“逼处两强邻之间,藩篱尽撤,祸患日深,日俄虽对立,而谋我之目的则一”[7]。

迫于日俄威胁和内在治安压力,奉天省警察制度开始建置。例如,设治不久的洮南府知府孙宝瑨于1906年整顿原蒙员主持的警察局,改为巡警,遵照定章,因地制宜,“按期会哨,并由省请领丹国马驮轻机快炮二尊,南洋所铸两磅钢炮一尊。”[8]1906年春,西丰县县令德凯委邑绅张春生为巡警总办,续文金为帮办,在城内西南隅设局办公,“将全境三十七团划为三十七区,每区各设分局一处,以巡长一人、巡兵若干人,专司各区清乡缉匪事宜”[9]。到1910年,奉天省大部分府厅州县设置警察机构。但是,初创未盛之际,警察整体素质低下,来源复杂,除由绿营兵丁改编外,还有从保甲、团练转化而来的,更有由“马贼受抚”[6](245)而来,巡兵多不识字,乡镇巡警、绅董又不懂警察学问。巡警腐败、警务不振更成为社会民众之累[10][11]。奉天省地方政府为除去匪患、提升警察勤务水平与能力,从1905年开始积极培养警务人才。民清更迭前,奉天省基本实现以警务学堂与警察教练所为主的二重警察教育体系,分别教育中高级警察官与下级警务人员,为近代奉天省警察教育体系建构奠定初步基础。受过教育的警官及普通警察分布到警察机构的各个岗位,成为民国时期警察群体的中坚力量。

二、初创奉天警务学堂,培养全省警官

1902年初,奉天省设置警察机构,因受奉天省政局影响,日俄战后才正式开始举办警察教育,略晚于关内各省。1905年,奉天警务学堂成立,归巡警总局管理,初设于大南关华严寺胡同[12],后改设小西边门内路北[13]。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调留学日本毕业警务之官学生忠芳、德铨、兴贵、世荣四员来奉,派充总分教习”[14],7月正式开学。但时人对警察认识尚浅,招考不易。1907年2月,奉天警务学堂“共教成学生甲、乙、丙三班,吉林省附班学生一班,合计毕业生共得二百五十余名”[14](151)。韩延龙等研究认为,“京师以外各省开办警察教育的初期,并未明确区分高等警察教育与初等警察教育,有些身份的警察学堂将学生分为官兵两类。官生班以培养警官为主,可视为日后高等警察教育的雏形”[15]。奉天省警察教育初期遵循了这样的发展路径,却略有不同,即奉天省警察教育逐渐分级分科,开始于徐世昌督奉后,略早于民政部颁定《各直省巡警学堂章程》时期。

徐世昌认为,“巡警为和平军人,有保安责任,尽人皆知,然和平之性质不由教育中陶成,则何异庸愚军人之资格,不受训练之范围,则易流强暴,以之保安,呜呼其能?”[16]由此,他锐意整顿奉天省警察教育。奉天巡警教练所学务长忠芳向徐世昌条陈改革警察教育,拟将旧有之警务学堂改为高等巡警学堂以造就高等警官为目的,共分三科,即正科、简易科、专科并拟各科课程及章程一百四十八条[17],得到徐世昌的赞同。9月正式改为高等巡警学堂,“专以教育官吏为宗旨”,设“监督一员总其成”,分设“教务、齐务、庶务长、文案、收支、庶务、稽查、医官各员”,因经费支绌仅设高等、简易两科,招生150名[16](3845)。1908年,民政部颁布《各直省巡警学堂章程》,令各省省会设高等巡警学堂,府厅州县设警察教练所,以造就巡警官吏。学生由本省举贡生员及曾在中学堂以上毕业者中考选。学生额数由本省督抚根据该省情形酌定,但不得少于50名,学期为3年。但因当时急需警官,各省须于高等巡警学堂内附设简易一科,学期1年,学生人数由各省酌定。奉天省警务学堂章程在原章程基础上参酌民政部颁布的章程进行调整,共定17 章197条,详细制定了学堂员司设置、教务教学、学员校内生活、奖惩等方面的内容。

巡警学堂设监督1员,设教务提调、庶务提调各1员,设讲授教习、操练教习2员,设监学2员、文案1员、会计1员、庶务1员、医官1员、书识6名[16](3847-3848)。章程规定在学员甄选方面分科进行,“正科学生无论旗汉土著客籍及有无功名,凡系身家清白者或有印结或有妥实保结皆可投考”,“简易科学生无论旗汉土著客籍,凡系正佐候补候选及各旗佐校人员皆可投考”,并要求各投考者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并“人品端正,素无嗜好,文理优胜,体格强健,目力清澈”。入选学员不得无故退学,饬令退学除外[16](3853-3854)。巡警学堂从正科到专科,课程设置均以警察制度和大清法律为基础,涉及立宪政治相关知识,并设有一门外国语(多为日语),体现了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实用性和现代性。奉天高等巡警学堂为全省培养高级警察官,简易、专科培养中、初级警察官,为地方府县输送警务人才,使“各府厅州县所需高等警员钧取材于省垣”[19],有利于奉天全省警务的蓬勃开展。1910年,民政部颁发《高等警务学堂章程》,奉天省警务学堂照部章进行部分调整,直至清帝退位,未有大的变动。

清末,除奉天省省城设立警务学堂外,各府州县也曾设立警务学堂,在《各直省巡警学堂章程》颁布后改为警察教练所。如1906年,朱庆澜接办乡镇巡警以后,“于每分局设立巡警学堂一所,招考文理通顺、身体精强学生六十名入堂肄业”[20]。同年,王永江在辽阳创办巡警学堂,自任校长[21],“训饬有方,成效卓著”[22]。新民“沈守金鉴创设警务学堂一处,考取官兵两班,学生各三十名,调北洋警员分班教练”[23]。绥中县亦开办警务学堂,认真选录巡警修业,考试合格才能委充[24]。“为使教练分局员弁知应尽之职务,兼补未习之学科”,乡镇巡警局还设立了官长补习所。“将从前未曾入过学堂之巡弁、巡长挑送本教练所,归中等班肄业,以造就程度而重警务”[25]。在不耽误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分甲乙两班,轮流入堂学习警察学、算术、操法。甲班“上堂则以乙班代理其事;乙班上堂甲班亦如之”,“一切办法颇有条理”[26]。

三、普设警察教练所,培养普通警察

巡警教练所为开展普通警察教育而设。时人认为,若想奉天“全省巡警次第认真举办,必先通筹全省巡警教练事宜”[19]。《奉天通志》载:“奉天各属创办警察多由乡团堡防保甲改编,并无警察知识。清宣统元年,省城既设高等巡警学堂及巡警教练所,养成警员知识,复通饬各属限期设立巡警教练所,务使有警察之学识,具有群之心理,一洗从前窳陋不振之习”[27]。其实,奉天省普通警察的教育在赵尔巽时期已经开始。1907年2月,奉天省城巡警总局将警务学堂改设警察教练所,特出示白话告示,宣讲警察教育的重要性及警察教练所的教学计划、报考事项,希望民众积极报考,“奉省地广民稀,藏奸未靖,自经战祸待治尤殷,非扩充各地巡警断不足以防危害而保安宁,唯风气未开,见开尤固读书之士不知警学之为要而巡警之可贵,漠视不学,贻误桑梓,实与各国民人士尊重警察为保民之要者大相悬界,本总局奉军督部堂札饬定巡警为下级警官,资格既崇,责任綦重,必副相当之学术方足以名附实,现已禀办巡警教练所,即以警务学堂改设,用以养成全省警务人员。分学课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两学期,十月卒业,第一学期授以普通学,以补其必要之知识,第二学期授以警察学及有关于警察各学课,卒业后勤务,三个月择升入高级,高级卒学一年半至二年。初级卒业以就巡目巡长巡弁,因高级卒业以巡弁巡官及各科股员长用,至中级卒业者择优升,一方面仍招学有根底之士,二选招三次,每次均先三日在大南关般若寺胡同巡警教练所填写三代报名并各投小照片一张以杜假冒,甚勿观瞻自误。”[28]先后有近千人报名参加考试[14](151)。

赵尔巽对省城巡警教练所招考的首批学员进行中初级班的分级教育改革,并积极推进招生。省城巡警教练所招收的二百名学生“多初级资格”,“将此等学生招出其优异者自成中级一班,其程度未到者分两初级班”[29],即“中级李锡麟等七十名,初级甲班德彰等六十名,乙班尉文秀等四十名”,“毕业期限定以十月为准”。时人赞同这种分级尝试,“将来毕业后准办各城警察,必然大收神效,较之前甲乙丙三班毕业生之程度能不有天渊之别乎!可为巡警者贺,又为诸学员贺”[30]。巡警教练所冯总教习将所定8 门功课认真教授,“一警察法学,二行政学,三图画,四日本警察法令提要,五刑法凡论,六数学,七日语,八操练”,而“近日该所学生亦各自奋,不似前屡以请假出游”[31]。随后,巡警教练所又开始第二期招考工作,“投考者共一百四十余人”,可见此时期奉天省政府对教授基础警务知识的重视,并思考警察在警务实践中如何处理国家与民众的关系,如第二期考试时要求考生回答“警察与国家关系论”“警察规则施于民易施于官难必如何能使难者就易策”[32]等。

徐世昌督奉后,继续实行巡警教练政策,各府厅县“择要酌设”,“其有可以不设教练所者”酌设传习所[33][34]。1908年,徐世昌依据《各省巡警学堂章程》调整奉天省警察教练所规制,各属教练所招生,遵部章以百名为足额,毕业限一年,各属有八个月或半年毕业者,其学额则视各属经费多寡为之增减。学科限以七门(国文、大清违警律、警察要旨、政法浅议、地方自治大意、奉天地理、操法),教员至多不逾五人,多由警所人员兼充[27](3273),并规定各地方巡警教练所必须收考“年在25岁以上、身体强壮、文理粗通、未受刑事处分”的“本地人”[16](3811)。教练所设所长一人,由巡警学堂学务长兼充,其他庶务、教务也多由学堂人员兼任。教练所学制一年,课程包括国文、大清违警律、警察要旨、政治浅议、地方自治大意、奉天地理、操法。巡警教练所其他规制仿巡警学堂[16](3887)。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由政府负责警生的部分膳食费用[35]。锡良接任东三省总督后,鉴于“执行警务全在警兵,警兵无学则形式徒具”,故而“复通饬各属,限期设立教练所”[36]。而后,因辛亥风云日急,警察教练事务时张时弛。赵尔巽继任后,力求进行整顿,在巡警教练所课程中复强调加入日语,“庶将来毕业以后派充长警各差以便遇有前项情事可以随时解化”[37]。

晚清时期,尽管警察教练所未能在各府县遍设[27](3273),但海城、新民、安东、盖平、彰武、辽阳等重要地区开办了巡警教练所。1906年,海城知县管凤和就在城内天齐庙设警务学堂,招官费生25名,自费生35名,教授科目分警察、算学、测绘、操法肄业三个月,派出练习三个月,即为毕业[38]。1908年,新民警务学堂裁撤,成立警察教练所,在县城马路东侧。学员停课后进行实地练习,如“巡逻站岗等类”[39]。1911年因水灾停办。入所警察由各区所拣送,每班30人,六个月毕业,教练课程由警察所各股员义务分担颇有成绩[23](155)。复县于“宣统二年三月招考巡警教练所甲班入所学习六个月,九月肄业”。10月选送巡警入短期两个月教练所肄业。1911年2月招考乙班巡警教练所,六个月肄业[40]。1907年,辽阳巡警总局创办巡警教练所,每班六十人,两月毕业,前后毕业八班。1909年,遵新章教练所招生60人一年毕业,后又补招两班。1911年,奉“省令照谘议局预算案减教练所经费”,因“辽阳按照部章考取官费生得不扣伙食”,嗣后改由“巡警按区挑入以资节费”,其余除所长由警务长兼充外,设教务委员一员,兼授课程,设教员一员,助教一员兼办庶务”[21](847)。《盛京时报》对奉天省各地开办巡警教练所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报道,涉及各处巡警教练所招生、开课、警兵学习法律、警兵操演等多个方面[41][42][43][44][45]。可见,巡警职业教育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46]。

四、警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人们都生活在由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结构中,在此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就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分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两种类型。垂直流动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流动方向[47]。近代奉天省警察基本在警察系统内上下流动,教育是影响警察群体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清末各省警察官多由行政官员、军事官员担任,普通警察则由军队士兵挑选而来。从警官到警士,具有专业警察知识的人很少,清政府感到警察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实现“警由学出”,一面督饬全国建设警察教育机构,一面制定一系列法规,强调“从警学毕业生中录用、培养警官”[15](171)。如1907年,民政部制定《各等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录用暂行章程》,1908年制定的《直省巡警道官制细则》中规定各省巡警道警务公所之各科长科员“均以中外警务学堂毕业之学生及曾办警务得力人员”任用,巡警应“使毕业学生人才足用”,不得“概以旧有弁勇胥役人等改编充数”[48]。奉天省的警察群体在职业内部流动时,也体现了教育主导的特征。西丰县警察教练所“乃为未受警察教育之警士而设,三个月毕业后习站岗巡逻各职务然后回原差,遇缺以此类毕业者尽先派充。”[9](536)海龙县警官群体受教育比例远远高于单纯行伍出身者[49]。通化县警官职名表所列情况亦如此,从所长区官到巡记分所长,绝大多数具有专业警校教育背景②。《辽宁省警察官吏任用暂行条例》也规定警察官主要以受教育程度高低选定任用级别[50]。警察教育背景在警察向社会上流动中越来越重要。

总之,清末奉天省在经历庚子与日俄战争后,社会凋敝,盗匪横流,亟需建立新的社会控制体系来恢复社会秩序。奉天省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倡导下,积极建设警察制度,警察教育随之而来。清末,主要以警察官与普通警察为培养对象,通过警务学堂和警察教练所进行教育,传播西方警务知识和技能,提高警察群体素养。同时,奉天省警察教育是警察群体向上流动的重要推动力,清末为萌发期,民国时期表现更为明显,彰显了新式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①主要论文成果有徐乃龙的《中国近代警察高等教育述论》(《公安教育》2003年第12期)、袁广林的《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的滥觞——京师警务学堂》(《公安教育》2006年第7期)、肖朗和施峥的《日本教习与京师警务学堂》(《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孟庆超和牛爱菊的《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等。专著主要有施峥的《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研究(1901-1949)》(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警察教育问题在与警政相关的著作中亦涉及。

②王永恩,修.王春鹏,纂.海龙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6),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6:242。该表注明为民国十七年三月份月报表,但到职年月一栏内有民国十七年三月后到职者,此处存疑。

猜你喜欢

奉天巡警学堂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奉天讨罪
漂亮的还击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教育问题的研究
宝宝国学堂
被识破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