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融资多元化研究
2020-12-14于圆美孙佳蓓
张 青 于圆美 孙佳蓓
一、引言
我国新医改实施至今已取得较大成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药品零差价政策陆续实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了人们的求医成本,但同时也减少了医院的医疗收入,加上财政投入的缩减,寻求稳定、多样、可持续性的融资渠道是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市场化生存相平衡的重要途径。
二、公立医院融资背景及现状
(一)公立医院融资背景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提出与推进,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已经转变为政府补贴和医疗服务收入两大项。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投入的重点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非公立医院,我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投入额相对值一直维持在我国GDP总量的5%左右,相对发达国家超过10%的比例仍然有较大差距。另外,国务院于2012年提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引导公立医院融入社会资本,支持公立医院通过融资方式进行医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探索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使医院经营管理与融资合法化、多元化。
(二)公立医院传统融资模式分析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在政策与法规允许范围内的融资渠道除争取政府投入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业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院不动产等基础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具有数额大、限制小、下款快等优点;但是这种融资方式的还款利率较高,还款压力大,加上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通知,要求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张,禁止贷款建设,因此这种融资方式能否持续尚不可知。
2.商业信用。公立医院利用商业信用多采用应付账款方式,即医院与药品、设备、器械等供货方协商一致,同意延期支付款项。延期付款的方式能够缓解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无须承担利息;但这种融资方式使医院与供应商的关系复杂化,同时存在损耗医院信誉的风险。
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将资产出租给医院,医院定期支付租赁费用,到期后资产归属医院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医院可在短期内投入少量资金获取先进的设备,促进医院发展;但融资租赁局限于设备资金和大型建设资金,存在收益低于成本或无法按期支付租赁费用的风险。
4.国外贷款。国外贷款是指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些金融组织往往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利率相对较低的银行贷款;但国外贷款期限通常在20至30年之间,且贷款要求严格,审核时间长,并不十分契合我国公立医院灵活的贷款需求。
(三)公立医院传统融资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融资缺乏重视和科学的认知。我国公立医院在长期发展中,资金来源多依赖于政府拨款,对其他融资渠道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大。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债务融资主要源于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其中以长期借款为主,由此导致医院融资的单一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为维持医院的良好发展不断进行自筹和贷款,导致医院债务额增大。最后,偿债能力比较弱。政府办款降低,收入减少,亿元必要的扩展支出、增加职工待遇等各项支出增加,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
三、新医改后公立新型医院融资渠道分析
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融资机制的建立,除传统融资方式外,更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监督,实现社会资本利用最大化。
(一)PPP模式融资
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政府与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合作整合公有与私有双方的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我国,PPP模式主要适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其中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渠道融通,社会资本方主要进行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政府监督协调职能,同时为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二)托管经营模式
公立医院托管经营模式是指政府与医院管理公司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有条件地管理委托方资产并进行运营,政府为托管人,医院管理公司为医院的实际经营与管理者,同时也是资金的投入者。这一模式下,托管双方职责、义务和权限均有明确规定。这一过程中,公立医院的职能、属性和隶属关系不变,只是适当地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融资模式。
(三)发行债券
早期公立医院通过发行债券方式进行融资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常见,主要采用的是免税债券,与我国发型的国债类似。该债券担保通常由当地政府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障。该债券获取收益无须缴税,并且资金保障安全,很容易吸引众多投资者投资,获取经营资金。
(四)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吸收社会资本对公立医院进行投资入股,从而实现融资目的的融资方式。该融资方式下,公立医院可依据自身的资金结构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社会资本的参与数量与模式,使公立医院获得长久的发展资金,弥补资本薄弱的缺陷;但股权融资在前、后期管理难度大,资金的引进和转让需谨慎,股权的控制、收益的分配要有明确的规定、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监管。
(五)公益事业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慈善捐赠事业尚不发达,对此我国政府应推出优惠政策促进社会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对公立医院进行无偿捐赠等,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公立医院也可主动建立专门的融资渠道,对外募集慈善资金。另外,政府可以发行医疗彩票为公益事业筹集资金,将医疗彩票所得用于公立医院的建设和经营。
四、公立医院新型融资风险管控建议
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开放给公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极大的挑战,公立医院应对市场融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监控。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作为医院的主要监管机构,不但应积极发挥其引导和宏观调控的职能,还应加大对公立医院市场融资的监管力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应对医院融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不变,将政策引导与市场监督相结合,为公立医院融资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建立健全医院融资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医院内各部门相互监督,经过财务审核、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监管等手段,严格监控医院的融资过程、融资对象和资金运用等,以确保资金安全的过程。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储备和监管,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其次,应加快内控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监督医院最新的融资数据和资料,及时反馈,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或财务漏洞,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机制
将市场融资引进公立医院,可以为医院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但也会给医院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规避风险。为完成这一目标,公立医院可根据自身实践,构建相关的风险指标体系,对未来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预计风险进行评估,计算公立医院资金安全值,建立风险规避方案,有针对性地防范、避免和解决融资风险。
五、结语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传统融资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公立医院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格局变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科学高效的资金运作模式,为医院持续发展储备资金,促进公立医院健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