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前血型初筛差错原因及对策的概述
2020-12-13吴遥
吴 遥
(安顺市中心血站,贵州 安顺 561000)
正确鉴定ABO血型是献血前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血站最基本的一项业务技能。由于站外采血条件受限,ABO血型初筛一般是用纸板法进行正定型试验,不能保证同时进行反定型试验,这就造成一些血型初筛错误的发生。血型初筛错误会造成献血者对血站工作人员信任度降低,回访人员工作难度增加,无偿献血群众再次献血愿望受到影响,直接拉低无偿献血工作的整体形象[1]。因此很有必要研究探索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以解决绝大部分血型初筛错误的情况。现对以上两点进行如下综述:
1 献血前血型初筛错误影响因素
献血前血型初筛是献血前重要的必检项目,但在街头献血条件下,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及标本存在不规则抗体、血型亚型等影响。其中,以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为最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抗原漏检、污染、反应时间不足、气候环境因素及献血模式等导致判定错误。
1.1 试剂特性及抗原特性对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
AB抗体试剂的效价与保存条件是否适宜对血型正定型存在影响。抗-B效价低于抗-A效价,同等条件下抗-B试剂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试验效果,尤其试剂若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效价更容易偏低[2],影响其与B抗原的凝集。同时由于等位基因的竞争关系,AB型细胞上的A抗原比A型细胞上的弱,B抗原比B型细胞上的弱,AB型红细胞上的抗原易被漏检,这是导致AB型被错判的原因[3]。谢君谋[4]提出,由于AB型献血员人数最少,所以AB型血型错误率为最高,而O型血型错误率为最低,A型的血型错误率小于B型。高朋真[1]统计在各种血型判断错误情况中,将AB型错判为A型的最多,占31.2%;其次是把B型错判为O型,占23.4%,两项加在一起B抗原漏检率达54.6%。
1.2 献血模式对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
进行无偿献血工作时,同一天献血员人数对血型初筛错误率也存在影响。与街头自愿献血模式相比,团体献血人次较多且集中,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体采工作需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难免发生因抗-A、抗-B抗体血清交叉污染,过度挤压末梢局部使组织液渗出过多[5]或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不足造成错判,如文献资料[2,6-7]研究数据所示。但若是血站工作人员长期以团体献血业务为主,长期身兼多职,献血流程安排合理,且业务熟练,同时团体献血人员纪律性强,现场组织比较好,对血型初筛错误率并不存在影响,罗火桔[8]在部队团体献血血型初筛错误分析中提出,部队团体献血人数的增加与ABO血型初筛错误率无关。
1.3 气候、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
气候、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错误率有影响。究其原因主要为冬夏的极端气候环境,偏高或偏低的冬夏气温对血型初筛错误率的影响高于春秋两季[1,9-10],气温低时冷凝集素造成假凝集;气温高时,易造成标准血清效价降低,且血液、试剂容易干涸,影响实验结果的判读。水波等[2,11]的研究表明夏季对血型初筛影响更大,高杰等[6,12]表示在冬季进行体采工作血型初筛错误率更高,原因可能在于,不同地区气候温度差别较大,造成对比的偏差。
1.4 标本因素对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
标本因素对血型初筛错误的情况也有影响。如遇较强冷抗体、亚型的存在导致的血型错判一般表现为抗-A、抗-B的假凝集、弱凝集。由于街头无偿献血条件受限,血型初筛一般仅使用纸片法进行正定型试验,无法做到正定型凝集强度判断以及正、反定型对应,在出现血型亚型及较强冷抗体标本时,很难及时发现,必须依靠实验室复核。
2 血型初筛定型差错防范对策
虽然血液采集后标本将由检验科与血研室进行血型的复核及确认,确保血型的正确性及血液的安全性后才可以进行血液的发放,因此,初筛错误的血液不会对临床供血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但血型初筛错误会增加后续工作人员的差错率及工作量,造成物料的浪费。而造成初筛血型错误大多数并不属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此类错误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避免。
2.1 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体采工作处于临床供血安全保障的一线,应增强体采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加强职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工作人员应时刻谨记质量第一,严格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尽量避免或减少差错的发生。在进行血型初筛工作时,采用标记有抗-A、抗-B的纸板,或自行标记,遵守滴加位置,避免因抗体血清加反造成的血型误判[13]。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采血后或当天工作结束前由另一位初筛人员在献血现场进行血型复核,能更大程度避免血型初筛错误造成的资源浪费[14]。鉴于B抗原易被漏检的情况,应保证血型初筛试验的反应时间不低于5分钟。同时,应在判读出血型后立即将血型标注在纸板卡上,以备弱抗原凝集时与初次判读结果相核对[15]。
2.2 改善体采环境,保证试剂储存及反应条件
气候环境因素对血型初筛错误的影响也可利用改善体采环境来避免,设置更多固定献血点以代替流动献血点,并在献血点配备冷暖空调,在采血工作开始前打开使工作环境尽量保持在20℃左右。即使处于团体献血环境中,也要保证每人每次只对一位献血员服务[16],用耐心的态度对献血员进行解释,并感谢其等待。在冬季气温偏低时,保证反应环境的温度处于20℃左右;夏季气温偏高的季节,尽量选用效价偏高的试剂,且保证反应时间充足、完全。对于抗体试剂应做到随用随取,用完后立即放回冰箱,严格控制储存温度保持在2-8℃[17],每日血型初筛前检查试剂有效期限并进行质控试验以保证试剂未处于失效状态。
2.3 加强业务培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从各方面加强初筛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增强其对弱凝集现象的敏感度,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严格将操作规程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并纳入考核。工作人员应时常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同事积极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宣传,努力发展固定献血者,优化献血者队伍[18],也是降低初筛错误率的办法之一。
3 总 结
血型初筛工作关乎血液质量和血站执业水平的公信力。综上所述,造成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大多是人为所致,多数血型初筛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控的,且以上文献中均表示,采用相应对策后,各地区献血前血型初筛错误率全部降低。在工作中应将血型初筛作为血站质量保证体系中直接影响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改善体采环境,保证试剂储存管理及反应条件,增加业务培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从而减少血型初筛定错情况发生,以保证合格的血液用于临床。同时站内提升检验科及血研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出现不规则抗体、冷凝集或血型亚型时要及时分辨,把好献血者血型定型最后一道关卡,与体采工作人员通力合作,为全市临床安全用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