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三维”聚合构建“五位一体”微德育模式

2020-12-13张宝君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张宝君

微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模式,是高校德育与微媒体有效聚合的产物,是高校德育由“实体课堂”,向“空中课堂”和“网络课堂”转变的应然要求,是促进高校德育模式一体化,实现德育内容多样化、方式手段智能化、教育场域无界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微德育作为大数据时代多元微媒体与高校德育有效聚合的产物,如何建设?已成为高校德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必须以理念聚合、目标聚合和行动聚合为基本出发点,构建高校微德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彰显高校微德育建设的价值。

一、理念聚合:高校微德育模式创新的先导

理念作为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认识、观察所形成的看法和思维活动成果的理性化提升,简单说,就是人们对事物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或者说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理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构建高校微德育新模式,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理念。

一是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相聚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保持初心,树立远大理想,才能坚定信念,培养志气,练就“金刚之身”;只有勤学善思,聚集才气,才能锐意进取,锻造“合格之身”。只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坚持正气,做到“洁身守道”。因此,高校微德育建设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为行动指南,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二是必须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相聚合。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这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目标,也是高校微德育建设的价值所在。因此,高校微德育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能力,增强他们明辨方向、把握未来的能力;以提高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伟大事业接力奋斗的自觉意识作为基本出发点,强化他们的担当意识。

三是必须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目标相聚合。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四个服务”作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四个服务”,要求高校微德育要以强化和培育学生“四个服务”意识为核心旨要,使其发挥更大、更好、更有特色的重要作用,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四个服务”意识的新阵地。

四是必须与本校的办学理念、特色相聚合。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承载着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和用文化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办学特色”作为高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优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既是高校的重要标识,也是决定高校办学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微德育要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调动和发挥学校的优势,把微德育建设得更好。高校微德育建设与本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相聚和,有利于以特色资源(优秀教师、学生、校友)、优势学科、独特的大学精神和个性化的大学文化筑牢德育微阵地。

五是必须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相聚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受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和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化生活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接受信息已由学校、家庭和传统新闻媒体渠道向学校、家庭、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更加多元、融合的渠道转变,其接受信息的内容由系统化、理论化向零散化、碎片化转变,学习模式由原来单纯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发展,其接受信息的载体也由传统的纸质媒介向纸质和视听聚合媒介转化,这一切都对他们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需要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高更好的知识。面对这一需求的变化,高校微德育只有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相呼应,才能发生聚合反应,提高微德育的黏性,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目标聚合:高校微德育模式创新的旨要

目标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形态,是某一组织或团体对其开展活动结果的预期设想。目标可以为组织者提供行动方向,促进组织成员统一行动。目标可以激励组织成员,使组织成为协同共促的联合体,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同时,目标也可以成为组织成员考核的依据和准绳。目标具有方向性,可以促进组织协同,提高组织凝聚力;目标具有现实性,可以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增强活动实效;目标具有社会性,受社会各方面因素制约;目标具有实践性,为目标达成提供方向和实践路径。因此,高校微德育目标的确立,规定了高校微德育建设的方向,保证着高校微德育建设的质量。微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设定必须与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相契合、与高校发展的目标相契合、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相契合、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一是要与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相契合。高校微德育作为德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目标必须与高等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兴学强国”使命。新时代,高校微德育建设必须以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坚持不懈”为行动方向和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四个坚持”,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3]为落脚点,全面推进高校微德育建设。

二是要与高校改革发展大势相契合。高校微德育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与高校自身发展同向同行。与高校改革发展大势相契合,要求高校微德育必须在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为基本遵循,紧紧围绕如何扎实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学生头脑,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等方面下工夫。

三是要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要求高校微德育必须以深化改革,协同育人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推进科教结合和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各行各业紧缺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相契合。高校微德育建设要想办出特色,增强吸引力,就必需紧紧围绕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下工夫,尤其要结合不同专业人才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标准,深入挖掘课程德育资源,发掘专业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打造专业微德育精品,以更好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五是要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相契合。高校微德育研发要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现实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打造以“微课”“微视频”“微动漫”为代表的优质在线微课程,促进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微德育建设要以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认识、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就业能力提升等一系列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生活化的微德育精品帮助他们解惑答疑,帮助学生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筑牢人生航向的“定盘星”、提升砥砺奋斗的“原动力”、掌握认识改造世界的“总钥匙”的“助推器”和“新引擎”。

三、行动聚合:以“五位一体”建构高校微德育模式

模式作为事物的标准样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人们对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积累的抽象和升华,是实践方法的理论化,是解决某一领域问题的核心方案。微德育作为对高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其建设模式就是指高校德育工作者利用微媒介载体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具体方式,是高校微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对未来高校微德育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功能,是高校微德育建设的新航标。推进高校微德育模式建设,有利于高校微德育按照既定设计思路和优良的设计方案持续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聚合”为基——以新“配方”促能效

大数据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学习应人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知识获取和信息接受的跨场域性和即时性,推动了高校德育与大数据由“加”到“融”,促进了大数据与德育和合共生,只有发挥其“聚合效应”,才能促进高校微德育健康发展。

1.有效聚合,提质增效

聚合,作为化学名词是指“聚合反应”,即由单体结合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并不产生副产品的化学反应过程。作为网络名词,是指按照订制的特性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归类,形成数据资源库,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云数据平台。“聚合效应”作为经济学术语,是指社会认可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企业,通过资本营运聚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质量,进而形成规模效益的过程。习近平指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5]高校微德育作为大数据与高校德育有效聚合的产物,就是运用大数据的算法功能对海量德育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聚类,形成数据资源库,构建为学生提供多元、个性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云数据平台,使高校德育实现了由平面、静态、现实时空向立体、动态、虚实结合时空的转变,因此,高校微德育只有结合个体需求、数字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将静态与动态资源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丰富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高其知识价值的有效传播。

2.对症下药,优化疗效

产品质量、药效好坏的关键在于“配方”和“成分”,高校微德育实效性如何,关键在于其是否合乎教育规律,是否适应学生成长规律,是否符合学生“口味”。当代学生作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5],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拇指族”“低头族”“指尖上的一代”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的“新伴侣”,因此,高校要坚持以问题与现象为导向,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所需,秉承以新心态贴近、新语态交流、新形态引领、新网络生态呵护的互联网理念,对症下药,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驱动力,以提供个性化与订制化服务为基本出发点,采取终身学习跟踪、个性化推荐、实时反馈测验等方式,从而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微德育精品,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目标的实现。

(二)“需求”为本——以新“工艺”促共享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时空环境,也给高校德育开辟了新天地。高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运用新媒体改进微德育“工艺”,实现二者的有效聚合,构建个性化、互动式和订制化的服务模式,为学生量身订制德育内容,实行精准定向推送,为学生构筑理论和实践的“同心圆”。

1.关注需求,筑理论和实践的“同心圆”

高校微德育作为导向性的激励引领教育、自主性的真善美教育、发展性的自我完善教育,具有启迪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勤敏求知、修德向善、明辨是非、笃行实干的现实价值。[6]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5]因此,一方面,高校微德育要紧紧围绕学生关注和疑惑的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以“名家领读经典”“时事热点大家谈”“师生理论大讲堂”等微德育形式,为学生排“理论之忧”,解“思想之难”。另一方面,高校微德育要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针对当前我国处于利益调整期、矛盾多发期、改革攻坚期这一新业态下层出不穷的各类现实问题,在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联结中,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明确成才和发展方向,坚定理想信念。[7]同时,高校微德育建设要坚持“学理优先”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政治理论嵌入微德育,保证理论阐释的“精”“准”“透”,真正实现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的统一,强化理论引导的“长久性”与“有用性”。

2.多元融合,提内容与方式的“黏合性”

微德育内容的多样化是提高微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微德育内容研发要“沿用好方法、改进老方法、探索新方法。”[8]一方面,从关照的角度——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惑”。微德育内容研发应关注日常生活世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调人文关怀。要重点关注学生思想、学习、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开展生活引导、学习指导、就创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从围绕的角度——解决内容形式问题,话语模式要“接地气”。微德育内容要贴近生活,以学生身边典型事件为素材,运用生活化、接地气的话语模式,使学生可亲可信、可知可感;要发挥新媒介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交汇、互动性强的特点,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打造新颖独特的微作品,促进德育的微小化、即时化和无界化,提升微德育的“黏性”和吸引力。

(三)“精育”为核——以新“工匠”锻团队

打造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水平工作队伍,才能扭牢“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进一步提高微德育的精准度和效率。

1.创新理念——“动起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微德育建设,要求高校微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新质量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供给观、以传统模式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为发展观,在“活”字上下工夫,不断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用“准”“新”“微”“快”的微德育精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然而当前微德育工作者还存在理念滞后,缺乏创新思维,未真正“动起来”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一方面,部分高校微德育工作者认识不足,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紧迫感,角色意识不强,存在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对互联网、新媒体等新生事物“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微德育工作者缺乏精准服务的意识,对人工智能、云计算、VR等新生事物反应不灵敏,存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因此,高校微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创新为基本出发点,不仅要加强“四个认识”,坚持“四个统一”,还要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环境变化和工作对象情况,针对学生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强化大数据思维,通过不断促进大数据与德育的有效聚合,推进微德育建设。

2.提高能力——“用起来”

面对大数据的突飞猛进,高校微德育工作者还存在能力滞后,缺乏深度融合,未真正“用起来”的问题,表现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掌握、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匮乏;研发形式新颖、内容精准、效果倍增的微德育内容能力不强,等等。要想真正将微媒体“用起来”,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首先,加强教育,强化“三重认同”,增强“三自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政治、大局、核心、看齐”四个意识,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增强其对政治、国家、民族的“三重认同”,同时,结合他们专业和工作专长,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其次,要在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网络文化骨干培育等计划的基础上,按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系统教育、专题培训、业务研讨、观摩交流和实战演练等方式途径,针对他们实际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整体和差异化培训,重点把那些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媒介人才挖掘和聚集出来,让他们成为新媒体平台应用的行家里手,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办网络名站名栏、锻造网络名编名师、刊发网络名篇名章。[9]同时,高校要结合大数据时代,加快设计人员、动画制作人员以及前端开发和运营推广等方面人才引进,发挥专业院校的作用,通过培训深造、挂职和基层锻炼等方式加强专业人才培育。

(四)“共享”为旨——以新“库存”丰资源

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4]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微德育建设的基本前提。

1.“四化切入”——打造微德育研发“中央厨房”

微德育研发“中央厨房”是指高校微德育研发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是集内容采集、筛选、微德育作品制作和推送于一体化的“蜘蛛网”式的新平台。高校构建微德育研发“中央厨房”需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队伍混编化。高校要整合校内外力量,组建研发队伍,实行集中办公,协调一体;其次,技术支撑的体系化。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基础上实现校园移动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快硬件基础设施的迭代更新,研发融各类功能于一体的应用软件,提高技术的体系化,进而实现校内资源的一体化,内容推送全员化、全方位化。再次,资源建设的系统化。高校要加强德育资源库建设,实现线索、素材、背景资料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最大限度地为研发人员获取信息、查阅资料、研发微德育内容提供研发资源。加快编辑软件的研发,构建一体化的集成编辑软件,为微德育内容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内容的时效性。最后,效果反馈的即时化。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筛选比对功能,构建集舆情热点、微德育功效、受众需求特点等方面于一体的信息采集与反馈平台。

2.协同共建——搭建微德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

高校要按照取长补短、共享共建的理念加强合作,建立微德育数字资源研发共同体。首先,加强与当地宣传媒介机构、网络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媒介技术合作共享机制,为采编营造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其次,加强与域内高校的协作,打造微德育研发共同体。要整合域内高校的优质资源,协调分工,共同研发微德育。再次,加强域内德育资源的整合。高校要按照资源共享的理念,加强与当地政府、域内文化管理部门、各类红色教育场馆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沟通与协调,构建一体化的管理运行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总之,高校微德育研发必须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共鸣点和体验区,打造集“影响”“引导”“启发”于一体的“微小化、生活化、艺术化”的微德育“精神食粮”,进而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更具亲和力。

(五)“保障”为要——以新“机制”促长效

保证大数据时代高校微德育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规范运行保障机制上下工夫。

1.机构健全——同心协力

高校微德育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时刻把“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首先,责任清晰。明确校、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履行本单位(部门)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书记、校长把关定向,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亲自抓,组织、宣传、学生、教务等相关部门具体“落实、落细”。其次,健全机构。成立校、院两级微德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研究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构建一体化的组织机制,确保微德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最大化。再次,完善制度。依据习近平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制订方案和实施意见,将微德育融入学校整体工作,使微德育建设“有目标、知标准,明路径,重实效”。

2.规范保障——运行无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经费保障到位。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要把微德育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资金投入和资源分配方面要给予保障。通过设立微德育建设专项经费,保证微德育建设的有效开展。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将微德育建设工作纳入绩效和年度考核,制定倾斜政策,提高微德育工作成绩在职务晋升、评优创先中的比重,调动教师投身微德育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微德育建设的内生动力。高校应发挥大数据作用,坚持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强化对院部、教职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院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职称晋升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学生评优评奖和推荐就业的必要条件。

总之,高校微德育作为高校德育与新媒体有效聚合的产物,其建设路径必须紧紧围绕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德育载体创新的新要求,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理念聚合为前提,围绕高校微德育的构成要素,以新“配方”促能效、以新“工艺”促共融、以新“工匠”锻团队、以新“库存”丰资源、以新“机制”促长效,全面推进高校微德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