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0-12-13韩肖晓
韩肖晓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一氧化碳中毒后缺氧状态下,脑血管由于麻痹扩张,脑容积出现增加,最终耗尽神经细胞ATP,在缺氧的状态下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对于这类患者,经过抢救无效后,会出现急性痴呆精神状况[1]。在临床治疗期间,主要使用药物、辅助康复、高压氧等疗法,尤其是高压氧治疗,具有抗脑缺氧的效果,确保脑组织正常代谢。本文通过综述高压氧对DEACMP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缺血缺氧:
由于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结合后,会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对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起到抑制作用,在阻断氧隔离同时,加快细胞缺氧速率[2]。2.免疫损伤: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会产生抗原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而诱发脑损伤[3]。3.兴奋性氨基酸:在中毒患者中,脑组织谷氨酸释放量会出现一定程度提高,在钙超载介导的前提下,由于神经毒性反应导致神经元去极化,使得神经功能出现障碍[4]。4.细胞凋亡:一氧化碳中毒是机体的刺激性因素,会造成神经细胞自噬,甚至会引起脑损伤,尤其是过度激活神经细胞自噬反应基础上,诱发神经元损伤。主要累及丘脑、大脑皮质等的部分神经元缺失[5]。
2 DEACMP治疗、预防
2.1 治疗机制
高压氧治疗属于近年来较为新进的治疗方式,患者可在密闭的大气中,吸入纯氧,改善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能够及时为组织提供氧气[6]。选择高压氧治疗,作用主要为血浆中氧溶解度,并改善含氧弥散率,促进机体中CO排出,有效纠正低氧血症,使得血样分压得到提高[7]。且高压氧能够改善血液流速,使得血氧含量增加,改善机体缺氧。通过高压氧治疗后,可减少脑部供氧,减少了诸多神经元的死亡,更好恢复,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8]。据研究报道,高压氧还可以通过脑血管收缩,减少脑组织水肿,有效建立脑内侧循环,并使得血液循环出现好转,有助于脑部小血管出血吸收[9]。在积极进行治疗后可有效减少CO中毒危害性,积极预防脑损伤,使得患者相关症状消失[10]。
2.2 治疗作用
患者出现重度CO中毒后,碳氧血红蛋白水平超过25%后,均为DEACMP高危因素,需要紧急采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11]。有学者将小鼠进行研究,与常规治疗对比,使用高压氧治疗组小鼠的小脑、海马区等部位损伤均较轻,证实了高压氧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并减少继发损伤。郑松枝等学者将高压氧治疗纳入研究[12],观察组采取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经治疗后两组BNP、MDA、LPA和A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24h、48 h 脑氧利用率(O2UCc)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6h、24h、48 h乳酸清除率(L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E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及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2.3 预防作用
DEACMP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能力,因此对CO中毒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更需要预防DEACMP出现[13]。研究显示,高压氧治疗CO中毒,疗效显著,可降低死亡率,甚至可以预防多种并发症出现。早期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脑组织恢复,提升脑组织储氧量,恢复神经纤维功能,减少脑组织继发损伤[14]。
2.4 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压氧治疗在临床不断推广,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整体疗效较为理想。但治疗期间并不便捷,成本较高,且偶可出现氧化应激反应、耳气压伤等并发症,反复多次治疗会增加体内的氧自由基生成,治疗期间出现新的有害自由基,使不良反应出现[15]。
3 小 结
目前关于DEACMP的治疗一直属于难点,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整体治愈率较高,近年来关于其发病机制与防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并未明确,因此无法完全预防,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能够为DEACMP防治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