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2020-12-12李永军

关键词:有机结合传统文化初中数学

李永军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当代青少年来传承。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也不断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重视的话题。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丰富数学学科的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笔者以初中数学为切入点,对这一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有机结合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有内容、有思想的学科。而教师常常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传授数学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虽然能够达到目的,却未能落实育人的理念。因此,教师应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作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还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力量。如何将初中数学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成为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从“挖掘教材内容”“开展数学活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1.呈现数学之美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丰富,不仅映射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悠久,还能体现出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传统且丰富的图案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财富。而且,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变换无穷的传统图案,因此,教师应借此契机,将传统的图案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以及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也能使学生了解图案的来历与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怀。

以“对称轴现象”为例,为了使学生在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同时,感受到轴对称的文化价值,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图片,并且展示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等传统文化类图片,这些图案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对称现象的关系。然后,笔者揭示了“对称轴现象”这一教学主题并完成教学活动。此外,在布置作业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深入理解,笔者不仅设置了与基础知识相关的数学题目,还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这项作业,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

2.凸显人文精神

中国数学史体现了中国数学发展的高度,并展现出中国古代数学家所取得的成就。而初中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数学史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以丰富的数学史作为素材,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还能够将课堂置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凸显人文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以“探索勾股定理”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笔者首先以数学史作为导入环节,即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代被称作“勾股定理”,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由商高发现并提出,比毕达哥拉斯学派要早500多年。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学习。因此,通过渗透中国数学史,使学生真正对古代数学有了解,并对古人的智慧产生崇拜,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意识。

3.利用隐形素材

在中国古代,数学远不如诗词歌赋等影响深远。鉴于这一特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如诗词:一西一东一江水,一颠一倒一池树。一来一去道上客,一聚一散天邊路。不仅散发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还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契机。

除此之外,中华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转化为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其中涉及的数学转化思想。教师可将“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解题的难度,保障教学的顺利展开,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开展数学活动,体验传统文化价值

1.组织传统游戏

由于初中生喜欢有趣味的事物,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趣味、快乐为一体的活动。教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学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之前,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激发他们对概率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游戏活动,即剪刀、石头、布。在此过程中,笔者讲授这一游戏的来源,即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使学生不仅认识到这种传统游戏方式对随机事件做决策时具有重要作用,还使学生了解到这一游戏的起源与发展,并认识到中国古代数学大多是基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2.开展数学研究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还需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因此,教师可适当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主题活动,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学、数学、科学等,进而让学生结合教材深入研究,并互相交流。通过数学研究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还能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还能够使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体会古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游戏或者探究活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除此之外,将数学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这一模式,也能够使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长泉《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的应用探讨》,《新智慧》2018年第9期。

[2] 严菊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读写算:教师版》2017年第1期。

[3] 丁少青《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好家长》2017年第41期。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传统文化初中数学
七年级数学循环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