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开遍校园
2020-12-12周桂桂
摘 要: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后,我校立即着手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土壤,五步学古诗词法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主渠道,课外活动的开展更是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添枝散叶。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校园建设 活动阵地 成果
2020年初,线上教学在全省各级学校展开,借这个机会,我整理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感触最深的是我校对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点点滴滴,因为经典传承之花已经在我校遍地盛开。
一、校园文化建设—经典之花的土壤
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我校立刻着手规划,本着“以传统经典陶冶人,以本土文化激励人,以校本特色促进人”的原则,首先完善校园文化墙,为师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文字图片,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其次,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水采茶戏传承人廖华云、邓紫英等老一辈艺术家来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热爱本土特色采茶戏,创排出一批优秀剧目,如《拜年调》《骂鸡调》等。
第三,加大力度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由教导处牵头,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和整理杨万里诗歌81首,以及解缙故事10篇、诗歌22首、对联45副等,编撰成册,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家乡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并加以传承。
第四,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专门配备了经典诵读的相关书籍,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每个学生都配有《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读庐陵》《杨万里诗歌总集》等读本。
以上工作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课堂教学—经典之花的根茎
课堂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利用五步学古诗词法,创建高效课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教学《题西林壁》时,从复习苏轼的诗文入手,导入课题,你们知道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题西林壁》吗?
第二,反复吟咏,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材料,出示《题西林壁》的朗读节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庐山之美。
第三,联系时代背景,与诗人对话,产生共鸣,从而解诗意,产生联想,编成短故事。如出示背景文字: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其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教师设计与苏轼对话的环节,“苏大人,你站在了庐山的哪个地方?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庐山美在哪里?”因为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了看山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环节,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利用音韵和意境之美,读古诗,实现可以背诵。
第五,将学习的古诗编故事或改写成短文。这一环节并不是让学生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而是要加上联想,如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等,让故事或短文更生动形象。
总之,五步古诗词教学法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了主要作用。
三、课外活动—经典之花的枝叶
低段学生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36篇,一般以四言绝句为主,再适当地诵读《弟子规》和《论语》选篇。形式多样,如诵读国学经典、给古诗配插图、唱读古诗;请家长介绍庐陵文化、古代吉水文人的故事;讲故事比赛;亲子阅读,如父母和孩子共同背古诗、《弟子规》;诵读古诗词比赛;背一些简单的绝句和解缙的对联等,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
中段学生要求背诵古典诗词38篇,《笠翁对韵》80则;背诵一些吉水文人的短小文章、解缙的对联、杨万里的诗文;诵读国学经典、唱读古诗;根据古诗编小故事;古诗词表演;结合节日,搜集古诗,进行诵读;参观杨万里公园和先贤公园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请专家指导,学习采茶戏表演;欣赏吉水名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高段学生的朗诵、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对诵读内容要求更高,除了诵读古典诗词36篇、《幼学琼林》74则外,还有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的古诗,解缙的对联等。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如诵读经典、唱读古诗;将古诗词改写成故事、散文;走进湴塘村,参观文天祥纪念馆;搜集杨万里、文天祥、欧阳修等人的古诗、故事;搜集邹元彪、罗洪先的故事;欣赏吉水名人风光,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在不同的学段,根据学生的特点,诵读的内容有所不同,活动的形式各有侧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优秀成果—经典之花绽放的舞台
学校每学年举办系列展演活动,组织学生到杨万里公园、先贤公园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观摩学习,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开展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利用校本教材《文明礼仪》,开好每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孝敬,学会品鉴,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解缙故事·诗词·对联精选辑》《杨万里诗歌精选辑》的校本教材,朗诵率达百分之百,背诵率达百分之八十。一张张精美的经典手抄报,一本本整齐的读经典笔记,一幅幅笔力深厚的书法作品,无不展示了我校传统文化传承之花的美艳。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丰富的实踐活动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花结成硕硕果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
参考文献:
张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及措施》,《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1期。
(江西省教研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编号:JAYWZD2018-703)。周桂桂,1968年生,女,汉族,大学本科,江西吉水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