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2王世荣
王世荣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教师对于教学进行创新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同时,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由此可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的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深刻感知先贤的人文精神,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
意义。
一、大力弘扬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与教师的教学紧密相关的,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加是一种文化。通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的一些资源进行深入探究和挖掘,贯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理念。历史文化当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史实,通过史实和文化开展渗透
教育。
例如,在研究圆周率的过程中,祖冲之是令人骄傲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不应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冲之“使用正多边形周长去求圆周长”的方法,在研究中体现着执着的精神和不断探索的努力,使学生能够感受祖冲之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另外,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大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使学生树立一种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充分了解数学的历史,感受先贤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就是在名人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紹从古至今伟大数学家探索数学知识付出努力和艰辛的故事,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家对知识的艰辛探索,并能够以这种精神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向学生渗透相应的德育,还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负数”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是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使学生明白,在中国古代时期有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坚持不懈地对未知的知识和世界进行探索,而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学生应该做到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三、深入挖掘数形之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知识的形成、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本来的样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展现这一过程,将背景与知识相融合,并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深入探究知识的形成、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深刻体会数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开展“数学广角”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展示赛马对阵图,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赛马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比较以及归纳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通过对阵图的展示,能够体现传统图案的丰富多彩,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充分体现了数形之美。又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脸谱、年画、剪纸、瓷器以及铜镜等图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相关资源进行收集,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体会传统文化价值
要想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应该加强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体验。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还要充分使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历法的主题网站,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历法,并且能够认识到历法当中所包含的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使用美的眼光欣赏数学知识,使学生领略数学知识在不同的领域中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使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获得传承和弘扬,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在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在情感和观念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联中《小学数学的“中国味道”—成语、古文、古诗对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32期。
[2] 陈亚萍、付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价值与途径》,《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