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可控合成及表征

2020-12-12张龙威李祥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纳米管管状水热

张龙威,季 翔,李祥子

(皖南医学院 1.材料合成应用研究所;2.春晖科研兴趣小组,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光学材料因其尺寸小、光学性能优以及生物相容性好,被广泛用于生物标记物检测、生物成像及疾病诊疗等生物医学领域[1-2]。其中,纳米金具有表面易修饰、无毒以及可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并可通过改变纳米金尺寸方法调控其对红外光的吸收及光热转化,已成为一类常用的光学纳米佐剂用于体内示踪和癌症治疗[3-5]。此外,纳米金还可用于复合纳米材料的构建,通过纳米金及被修饰材料的协同作用,调控材料的荧光成像或热疗效果[6]。例如,Au-Pt@PEDOT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有望成为具有超微细、低毒、蓝色区域荧光特点的纳米杂化材料[7]。

稀土纳米材料因其4f电子易跃迁而表现出奇特的光、电、磁性能,现已作为细胞毒性药物、辐射和光动力疗法佐剂、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探针等得到广泛关注。Do等[8]制备出TbPO4·H2O纳米棒与CD133、PD-L1单克隆抗体双偶联的纳米复合物,对NTERA-2细胞3D瘤球生长的抑制率可达58.50%,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干细胞活性。尤其是稀土铕纳米棒,因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溶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Eu(OH)3纳米棒能够产生活性氧并激活有丝分裂活化蛋白激酶,表现出优良的促增殖和血管生成活性[9]。功能化的SiO2@Eu(OH)3生物荧光探针,可以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有望用于多种生物分子的光学成像[10]。Eu(OH)3纳米簇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生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促增殖活性[11]。一维Eu(OH)3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法[12-15]和搅拌沉淀法[16-18]。其中水热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可调参数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一直是构建纳米结构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报道的一维Eu(OH)3纳米材料基本上均为棒状结构,管状结构鲜有报道,特别是未见水热法合成Eu(OH)3纳米管及其金修饰纳米管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技术,通过调节加样时间、水热温度及水热时间,控制性成功合成出Eu(OH)3纳米管,并通过化学还原法对Eu(OH)3纳米管进行表面修饰,获得Eu(OH)3@Au复合纳米管,进而为新型管状荧光药物佐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1 仪器和试剂

1.1 主要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800,日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800,日本),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MiniFlex600,日本),能谱仪(EDS,Regulus-8100,日本),超声清洗仪(KQ116,昆山),高速离心机(JW-2017H,合肥),鼓风干燥箱(DHG-9030A,合肥),酸度计(MP511,上海),纯水机(DZG-303A,合肥),真空干燥箱(DZK-K50B,合肥)。

1.2 主要试剂 氢氧化钠(NaOH),氯化铕(EuCl3·6H2O),无水甲醇(CH3OH),无水乙醇(C2H5OH),氯金酸(HAuCl4),标准缓冲剂(pH 6.86,9.18),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Eu(OH)3纳米管的合成 准确称量0.0636 g的氯化铕固体溶于100 g去离子水中获得氯化铕溶液。在pH计监控下,边搅拌边向氯化铕溶液中分次加入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0~90 min内滴加完毕,使混合液的pH为13.00。然后将得到的反应前驱体溶液转移到10 mL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封闭,放入钢套中,拧紧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140℃加热12~35 h,自然冷却到常温,取出产物,离心分离,获得白色固体,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清洗数次,真空干燥,备用。

2.2 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合成 参照文献[19]方法,分别吸取20 μL 0.02 g/mL的氯金酸水溶液和200 μL甲醇,加入3.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5.0 mL 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7~8。称取10 mg实验所得的Eu(OH)3粉末,超声分散到1.0 mL去离子水中,获得白色分散液。边搅拌边将Eu(OH)3分散液加入调好pH的氯金酸溶液中,搅拌1 h,然后转移到1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封闭,放入钢套中,拧紧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120 ℃加热1 h,自然冷却到常温,取出产物,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清洗数次,真空干燥,即得Eu(OH)3@Au复合纳米管。

2.3 产物的表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能谱仪对产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Eu(OH)3纳米管的条件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当OH-浓度较大时,高浓度的[OH-]和[Eu3+]迅速反应,促使Eu(OH)3沿着c轴各向异性生长,形成一维棒状结构[18]。为获得管状结构,Wu等[20]利用特殊的模板溶胶凝胶技术获得氧化铕纳米管。但在水热过程中,Eu(OH)3纳米管的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管状结构的形成进行探索。图1为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的SEM照片,表1为对应的反应条件。

图1 不同反应条件下Eu(OH)3纳米结构的SEM照片

表1 Eu(OH)3纳米管的条件探索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当向氯化铕溶液加入NaOH的时间(加样时间)为10 min、水热温度为140℃、水热时间为35 h时,所得的产物为不规则的纳米棒形貌(图1a)。相同条件下,若将加样时间延长到30 min,所得产物仍以棒状为主,且尺寸不均匀,不过其中直径较大的产物出现了类似的“管口”(图1b),继续延长加样时间到60 min,虽然产物的尺寸仍不均匀,但管状产物相对增多(图1c)。在加样时间维持60 min不变的前提下,若只将水热时间缩短到12 h,发现产物变得细长(图1d);若只将水热温度降低为120℃,发现产物的尺寸均匀度略有增大(图1e)。然而,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获得管状产物或管状产物含量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水热温度140℃、水热时间35 h,NaOH的加入时间延长至90 min,则可获得形貌规整的管状产物(图1f)。Zhang等[18]在搅拌合成Eu(OH)3纳米纺锤体时曾发现,老化时间会影响到产物形貌。在本研究中,水热温度和时间均能对Eu(OH)3产物的形貌和尺寸产生一定影响,但延长加入NaOH时间则是影响管状形成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也同样增加了反应前驱体的老化时间。研究结果还发现,若进一步延长加样时间到2 h,产物仍然保持管状结构,但纳米管的内径略微增大,这表明控制前驱体的老化时间有可能会对Eu(OH)3纳米管的孔径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影响结果还有待于后期的深入研究。

3.2 Eu(OH)3纳米管的表征 按照最优化的反应条件,实验成功合成出典型Eu(OH)3纳米管。图2a为实验所得Eu(OH)3纳米管的SEM图。从该图可以看出,Eu(OH)3纳米管长为230~500 nm,直径为60~170 nm,平均管壁厚度约35 nm,纳米管表面光滑、形貌统一、管口清晰,且呈典型六边形。透射电镜表征也发现,相对模板法合成出的Eu2O3纳米管[20],本研究所得Eu(OH)3的管壁相对较厚。不过从图2c可以发现,产物的径向中部区域颜色相对略浅,亦可表现出管状特征。图2b和2d分别为金颗粒修饰Eu(OH)3复合纳米管的SEM和TEM照片。从图2b可以看出,Eu(OH)3纳米管表面均匀负载了很多颜色稍白的金纳米颗粒,透射照片中则是颜色更黑的球形颗粒,金颗粒的直径大多数为6 nm左右,从而证明了金纳米粒子的成功修饰。

图2 Eu(OH)3纳米管及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SEM(a、b)及TEM(c、d)照片

为验证产物的结构和组成,分别对两种纳米管进行了XRD表征(图3)。发现Eu(OH)3纳米管在16.1、28.0、29.3、41.0、50.5等位置出现尖锐的衍射峰,均可很好地归属到六方相晶态Eu(OH)3的(100)、(110)、(101)、(201)及(211)晶面(标准卡片号为83-2305)。相对而言,Eu(OH)3@Au复合纳米管除了拥有Eu(OH)3的特征衍射峰以外,还在38.1、44.3、64.5、77.5及81.7处出现新的衍射峰,这些峰也可完全归属到立方相晶态Au的(111)、(200)、(220)、(311)及(222)(标准卡片号为04-0784),该结果也与文献[19]一致。此外,从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能谱图(图4)也可发现,产物呈现出Eu、O及Au三种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u(OH)3@Au中Au的原子比为2.81%。以上两种方式充分证实了实验所得纳米管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图3 Eu(OH)3纳米管及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XRD图

图4 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EDS图

利用水热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加样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控制性合成出Eu(OH)3纳米管,其中加样搅拌时间是形成管状结构的关键因素。氯金酸还原法可成功在Eu(OH)3纳米管表面进行纳米金修饰,获得Eu(OH)3@Au复合纳米管。本研究可为Eu(OH)3@Au复合纳米管的可控合成提供参考,以期为新型纳米荧光生物材料的构建及医学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纳米管管状水热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最近邻弱交换相互作用对spin-1纳米管磁化强度的影响
用于门、百叶窗或等同物的铰链
水热还是空气热?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简述ZSM-5分子筛水热合成工艺
一维Bi2Fe4O9纳米棒阵列的无模板水热合成
TiO2纳米管负载Pd-Ag催化1,2-二氯乙烷的选择性加氢脱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