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论中国传统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0-12-12高俊杰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界一体

高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上海 200234)

钱穆先生晚年曾提醒后学关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论。西方人在谈论“天”与“人”关系时,常常强调人类和大自然截然两分。受到天主教理论的影响,西方人认为上帝指派人类去支配世界。因此,西方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此种理论随着人类科技日益发达,展现出越来越深远的负面影响。故此,我们有必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供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首先,我们需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进行梳理。

“生生”之德:“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论基础及其最终目的

“在中国哲学中,多数思想家所谓的‘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的‘人’,则是指人和人类。”所谓“合一”,张岱年先生认为“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异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天人合一”是指,自然界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与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有机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界与人类有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念早在周朝已经出现,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古人认为上天赐予了万民生命,并赐予万民美好的德性。此话便成了孟子“性”“天”思想的渊源。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人类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发现了大自然的法则与规律,于是便以《周易》将“道”记录下来。“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古人运用《周易》占卜,其实是在观察并运用自然法则为社会造福。所谓“天祐”,显示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以其自然法则加诸万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人类社会的各类伦理关系,都起源于大自然。因此,先秦人民高度肯定了大自然的地位和作用。

“生生”之德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论基础。这一理念肇端于《周易》。阴阳相荡而生成万事万物,并赋予事物以内在价值。《易》曰:“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对于“生生之谓易”,京房解释道:“八卦相荡,阳入阴,阴入阳,二气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内,无不通也。”可见,阴阳交互是生成万物的根本原因。阴阳本是一对方位概念,代表山水之南北。但在《易》中,这对概念成为了哲学概念,表征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且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力量或趋势。

无论是万事万物的生成或是人类的繁育,均离不开“天地”,即自然界。《周易·系辞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因此,自然界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

自然界除了生成万事万物之外,还赋予了事物内在价值,如道德规范等。此处以人类为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可见,自然界化育万物以后,万物之理也随之形成。以人类言之,人类生成之后,逐渐生成了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之礼义,使社会秩序井然。故此,“天人合一”的观念,应当以阴阳化育万物,即“生生”之道作为前提。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和谐统一。《易》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失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其中一员,能够顺应或引导自然界的变化。“先天”是指在事件发生之前,加以引导,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先天”的意含不包含“控制”的意含,因为控制自然规律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在恐惧的基础上征服自然,就会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人所能做的只能是顺应自然规律;“后天”指的是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而行动。“与天地合其德”则是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统一和谐的关系。

这样的追求,在孔子身上就得到了体现。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通过一生的体悟,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能够从心所欲而不违背自然法则了。这个境界已经达到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目标了。孔子的事例,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天人合一”到“万物一体”:“天”“人”关系的发展

除“天人合一”以外,儒家还有“万物一体”的观念,这是一种更为紧密的“天”“人”关系。儒家的“万物一体”观念早见于孟子,后来得到了周敦颐和张载的进一步发扬。到了明朝,王阳明将这样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要想研究王阳明“万物一体”的观念,则不得不提到王阳明的《大学问》。

当弟子问大人之学的目的为什么是“明明德”的时候,王阳明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在王阳明看来,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界都是一个有机结合且生生不息的统一体。不仅如此,王阳明有时候还会将瓦石等无生命的事物纳入到统一体之中去:“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与草木而为一体之仁也。”

在《大学问》中,王阳明通过了四个层次来论证自己“万物一体”的观点。首先他以“乍见孺子入井”为例论证。这一论证早见于《孟子》,如果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失足掉进了井里,那么他就会产生一种“恻隐之心”。由此,王阳明证明他和小孩子之间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有人反驳,人之所以对小孩子的境遇产生恻隐之心,是因为小孩子是人类,同类之间会产生同情心,那么阳明便会进入第二层次的论证。他以鸟兽为例,当人听见鸟兽面临杀戮之前的哀鸣时,仍然会产生出一种不忍之心。这说明人和鸟兽仍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有人反驳,人之所以对鸟兽产生同情之心,是因为人和鸟兽一样都是动物,所以会产生同情心,那么阳明会进入下一层次的论证。他认为,当人看见了草木被破坏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怜悯之心,这说明了人和草木也是统一的整体。如果有人反驳,人和草木都是生物,因此人会对草木产生同情之心,那么阳明便会产生第四层次的论证。他认为,当一个人看见瓦石被破坏的时候,也会产生怜惜之心,由此可以证明,人和无生命之物同样也是一个统一体。

王阳明的上述论证,其实是以他的“心本体论”作为理论基石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和“心”有机统一的,这就是他所说的“心外无物”。可能有人反驳,阳明所说的“物”,其实是“事”的意思。尽管王阳明确实肯定此意,但“始终没有明确地把实在的客观物体(如山川草木)排除在心外无物这个命题的适用范围之外……物的通常意义也包括山川草木甚至人”。

按照阳明的“万物一体”观念,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否具有情感和生命,都应当纳入人类所关怀的范围之中。这种境界甚至超越了前人所说的“天人合一”。这是因为,“天人合一”的前提是“天”“人”之间一分为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没有“天人相分”,那就没有“天人合一”。只有厘清了“天”和“人”的界限,才能够进一步探讨“天人合一”。而“万物一体”的观念则没有“天”“人”的界限,实际上是消弭了万物之间的隔膜,使世间万物皆融为统一整体。

“工具理性”与“天人合一”:扬弃心物二元论

自笛卡尔开始,心与物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实体,泾渭分明。而人类作为主体,能够对世间的万事万物进行价值评判,而万物成为了人类的工具。当人类在评价万事万物时,经常以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种观念中包含着一种“工具理性”。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对概念用于社会现象的分析,是马克思·韦伯的首创。关于这对概念的区分,近几年已有大量的研究。王彩云指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两种不同思维取向的社会行为,即‘价值合理性行为’和‘目的合理性行为’。”所谓的“价值合理性行为”指的是某些不计后果地遵守某些价值信念、理想而开展的行为。而“目的合理性行为”是指通过计算效用和预测后果以求实现目的进而展开的行为。人类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后果地改造自然、支配自然,必然会造成对大自然的损害。又由于大自然和人类有机统一,那么大自然必然会反过来反噬人类。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或许能够纠正这一偏颇。“天人合一”的观念承认了自然界具有其内在价值。这是因为自然界通过“生生”之德,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并赋予了他们内在价值。这种观念在《周易》中有所展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大自然是万事万物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体,而这个统一体,又是有大自然自生自成,即是其根基。万事万物各有其运行的规律,但其运行规律无不服从于自然法则。

“天人合一”理念的现代启示

“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想,本质上是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这种理念能够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下围绕环境保护问题、人工智能问题和脑机接口技术问题举例。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天人合一”理念充分肯定了人类和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自然界孕育了万事万物,且赋予其内在价值。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化育于自然界,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人类高度依赖于自然界,表明人类与自然界密不可分。这促使人们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在充分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天人合一”理念肯定了人类与自然界均具有内在价值。因此,人类应当对自然界心存敬畏,有必要尊重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且不仅限于有生之物。当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不可竭泽而渔,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理念,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提出了担忧。因为人工智能具备极强的运算能力,未来很可能会发展处意识、情感,甚至使人类失去主导地位。在大量的科幻电影显示了科学界、文艺界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担忧者似乎认为人工智能一旦离开了人类的控制,就会变得危险。如果我们能够以“天人合一”的理念看待人工智能。那么即便人工智能拥有像人一样的智力、情感和意识,也不一定会成为人的敌人,而更可能融入人类社会,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近期,“脑机接口”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更多论者的关切。他们认为,脑机接口会对大脑的生理结构造成损害,同时有可能侵害人的隐私,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信息,甚至担忧人的大脑受到控制,失去自主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合理担忧能够促使脑机接口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但过度担忧则阻碍研究前行。脑机接口技术使人类和自然界更加紧密地结合,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谨慎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其中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这种理念的最高目的是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样的观念将能够促使研发者着眼考虑“脑”“机”之间的关系,避免“机”对人的过度控制使人失去自主性,而“脑”又能适应设备以免造成损伤。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自然界一体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