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必要性分析

2020-12-12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人文思政

佟 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贸易经济系 北京 101500)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从知识传授层面而言,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价值引领角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还承担着更加重要的“隐形思政教育”功能,即,用春风化雨的手段,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厚植真切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知识传授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独有的思政教育优势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是思政教育天然的人文载体。

人文教育本身自带德育功能。大学语文课程本质上是人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语文课程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渗透对传统人文精神的理解,例如《诗经》中传递出的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屈原辞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文化中正平和的和谐思想,道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精神,每一节课、每一个主题都是另类、隐形的思政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发挥德育效能,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立足大学语文课程,开展各项人文活动,以活动强化思政德育效果。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一般性的教育目的和功能,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在课程内容的帮助下,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种人文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舞台剧表演、人文知识大赛、应用文写作大赛等等,此类活动的展开一方面可以令学生展示所学,增进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应用扩展德育概念的外延,深化德育概念的内涵,固化思政德育效果。

课程思政化对人文教育的反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学语文教育提升学生德行素养的同时,思政化教育也在对人文教育进行反哺。

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的同时,也在深度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外的学习、认知能力,如多角度、发散思维思考,推己及人、拔高视野看世界。这种思考模式上的锻炼与培养,立足高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均有着无限益处。即便仅看眼前,从多元角度出发分析历史、文化,能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理解、记忆所学,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以文化传达思想,以思想解析文化”[1],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经典、引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方法,课程思政化又将进一步扩大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提高其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育才目标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的迫切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力军,不仅要求学生高能力,而且要求学生高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大国工匠精神。素质和精神的培养,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且不能填鸭式硬灌,“润物细无声”才是最佳的德育途径。大学语文课程非常适宜完成这一任务。

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除中文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均需开设,覆盖面如此之广,学生受众如此众多,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能产生巨大的德育、美育力量。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是潜移默化式的,结合历史史实,结合文化背景,结合名家名作,生动形象的诠释何谓职业道德,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谓家国情怀等等,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其精神境界,陶冶其道德情操,树立其文化自信,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对高职院校完成“大思政”教育布局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若想完成“大思政”教育布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专业、各学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部分专业因学科天然限制,不易进行思政化整体设计,也暂时缺乏思政化路径与载体,此种局面下,大学语文课程更应勇于担当,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化的规律与路径,补足教学改革动力。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布局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立德树人”重任,加快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化进程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课程思政”内涵,将思政教育元素恰当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职业操守,强化工匠意识,孕育坚定的民族自信心,最终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人文思政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