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对新闻产品升级的影响及经济动因分析

2020-12-11朱雪霞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媒介融合

朱雪霞

摘要:媒介融合是新时代科学技术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产物,其诱发了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将新鲜元素整合至信息传播进程中,同步提升了信息传导率、利用率,助推信息传播改革过程。媒介融合为新闻传播学的重要学术分支,本文从解读媒介融合对新闻产品升级形成的影响着手,探究促进新闻产品升级过程的有效途径,并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具体成因。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产品;产品升级;经济学分析

媒介融合对新闻产品升级形成的影响

(一)使新闻产品更全面

媒介融合对新闻资源科学配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传媒相比,新闻资源结构有很大拓展,新闻报道主体不再仅是专职的新闻工作者,逐渐过渡至专业人员和公众共同推进,构建了不同媒介形态相互配合、渗透、内容共享率显著提升的报道形式。媒介融合构建了多元化、全媒体融合传统形态,逐渐将过往单一式传播渠道取代。受众群体之间互动性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新闻报道形式,广大受众扮演新闻信源加入新闻报道进程中时,就预示着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资讯报道过程捕获了新颖特征。新媒体先天的“互动性”属性使新闻产品在信源、信息反馈流程上均实现拓展,更好地迎合了新形势下新闻报道工作运作阶段提出的现实需求。媒介融合环境中受众地位发生很大改变,其已抵达新闻产品生成的上游,演变成新闻产品的主要信源渠道之一。

(二)使用新闻产品内容更有针对洼

近些年,数字化、网络技术均迅猛发展,大众群体乐于从多种平台与新媒体上采获新闻资讯,多维度、快捷地接触信息资讯,驱动了媒介生态环境改变过程,这种改变促成了受众群体专注力分散、碎片化过程。在新衍生出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媒体、媒介只有捕获受众群体较高注意力,方能更有力地促进长效发展进程。为达成以上目标,应积极应用媒介融合的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依赖这种媒体力量。“点对面”是传媒主导传播方式,受众需在繁杂的信息产品内筛选局部进而满足自身需求,而在媒介融合环境内,“点对点”传媒传播形式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即能实现“个性化”传播,引导受众结合主观偏好与需求分化并组建多个群体,而后以互联网及多种移动媒体为支撑,实现有机整合,以上分化带有目的性、主动性特征,促进传统新闻产品有效整合,有的放矢升级、投放产品。

媒介融合促进新闻产品升级的方式

(一)建设健全内容生产平台

媒介融合形式形成与推行的宗旨并不是利用新媒体取代旧媒体,而是基于传统、新兴媒体在内容、途径、制度等方面持续融会贯通的大平台,以创新新闻内容、转型体制等形式,将自身媒体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多个维度整合与报道新闻资讯。媒介集团化是构建通用型内容生产平台的重要基础,在组织层面上达成融合发展目标,能为采集应用多种媒体新闻资源、传导渠道等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提示要开通融合时在体制方面形成的屏障,建设整合型媒介终端,使各类新闻资讯能在广袤的平台上实现有效加工与组合,进而将自身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引导受众积极参与其中

新时代中,新媒体的交互性被凸显与放大,媒体逐渐调整过往传播视角并突破传播模式的局限性,使受众群体能便利地参与新闻事件内,发表主观见解,新闻传播、接受者间界限清晰度明显降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产品的信源结构表现出多元化态势,全社会、全员参与内容创造是产品升级的重要表现形式,除了专职新闻从业者允许使用专用新闻采编设施、资讯共享平台之外,越来越多的公众手持终端设备,扮演“草根记者”的角色,其传播的个性化内容逐渐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部分议题被整合至公共范畴以外,依托网络无限循环复制、粘贴的属性,得到了广大社会群体的重视,其又逆向作用于媒体传导内容与议程的布没情况,甚至和社会某个方面发展进步存在关联性。

大众参与新闻产品内容创造过程,构建了“内容共创”格局,为更多的个人评说、个人话语进入公共领域创造条件。公共领域等用于从一个国家与社会两种形态内剥离出的第三方形态,在该平台上广大群体内不受其他力量制约而自由“发声”,较好地维护与保障了私人话语权。在新时代高端技术的驱动下,媒介融合时代脚步将会被持续推进,使新媒体成为“先锋者”,以其为基础建设的全媒体拟态环境和真实环境间距将会不断减缩,并有不断逼近现实环境的发展趋向。

(三)促进接收终端的融合创新过程

从本质上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产品升级等同于内容产品的升级,处于信息产业的下游区段,而该种内容产品的媒介即为新闻产品的接收终端。接收终端之间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可以将其视为媒介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对新闻产品升级过程形成的一种重要影响。终端形态的融合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上的融合,这是全部终端形态及媒介融合目标达成的技术基础;二是指定内容、服务和终端设备融合,等同于以终端设备为枢纽的实物体间的融合。例如,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实质上就是本公司在媒介融合驱动下有效整合内部优势资源的行为,苹果公司把电脑终端的iMac、音乐商店的iTunes等多样化技术有机融合至手机这一终端设备上,使一机迎合了受众群体多样化需求,快捷地接受信息,并淋漓尽致地彰显出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接收终端的融合创新形式也拓展了受众群体获取新闻产品的途径,较有效地强化了新闻产品对媒介融合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升级达成创造了坚实慕础。

解读经济动因

(一)强化新闻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

历经升级改造过程的新闻产品因融合了Web2.0技术,故而交互性更为强大、覆盖面也有拓展,并且伴随终端载体持续融合过程,信息会以多样化形态渗透至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蝴蝶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在该类新闻产品内,这主要是基于该类产品边际效用递增式的属性,这样越来越多人在该项信息内容产品上产生消费行为,汇聚更多人气,故而形成的社会效应也相应增长;但其不像常规消费、采购实物商品,在数额上受到一定约束,伴随消费量增长过程,总数额有持续跌落趋势,边际效用也下滑。

内容融合后的新闻产品有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行为的非竞争性、获益的非排他性三种特性。依照经济学理论,新闻产品实现升级后,信息资源不再具有稀缺性,而是相对过剩的资源类型,受众的专注力资源才是稀缺的,其是“二元市场”捕获更多经济利润的重要基础。

(二)促进新闻产品朝向低成本、高收益方向发展

媒介融合提示着更多的受众群体参与采集、加工及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新技术产出及应用使媒介实现多方位覆盖受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受众数目以指数形式增长,这就表明新闻产品自身持有的价值也呈现出指数级上涨模式。比如说,在网络环境内,每个人均能观察到他人储备的信息内容,若有100人次,那么产出的效率就是10000,价值增长量也是10000,若有10000人次,则其对应的效率与价值就是100000000。这种价值的膨胀式提示受众有无穷尽的潜力,消费者的力量拓展了资源结构,实现对新闻事件运作态势的跟進与监管,且其持有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形成了“规模化经济”。

(三)使新闻产品在多元化内取得更高收益

伴随生产可能性边界逐渐外移过程,媒介集团有更大的能力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不同新闻产品持有差异性的需求弹性(E)。E为权衡产品需求量和影响该量的某种因素变动程度件的相关性。假设报纸的价格由0.5元升至1.0元,其营销额度由20万份跌至15万份,经计算该报纸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25,可见弹性不足,见图所示:

而历经融合过程后的媒体是持有多种终端为媒介的新闻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差异,而使价格对不同产品应销量形成的影响有别,可能是构建了互相补充关系,这样整体盈利水平就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上。由此可见,媒介融合条件下能促进新闻产品规模化产出过程,增加生产量,摊薄成本,单价跌落,尽管报纸弹性普遍被弱化,但降价有益于提升其销售额度,提升所属新闻媒体的普及率。

结语

在新媒体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经演变成一种趋向,此时以报纸、广播等为典范的传统新闻产品再次捕获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源泉,强化了生命活力,在传统新闻产品复苏过程,媒介融合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本文仅选择+较重要的视角加以研究分析,阐述媒介融合对新闻产品形态、内容升级形成的影响,指出以上升级过程蕴含着较强大的经济动因,提示升级后的新闻产品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经济学分析媒介融合
奢侈消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反洗钱若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