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超测量双胎妊娠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分析
2020-12-11周丽山
周丽山
(楚雄州人民医院功能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早产指妊娠满28 周至不足37 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是造成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几率要高于单胎妊娠,因此对双胎妊娠者进行早产风险准确预测并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以往多根据孕妇症状与医生指诊结果判断孕妇是否合并早产风险,但是传统方法的检测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发现早产现象[1]。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B 超检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受到临床重视,报道普遍认为其在早产预测中具有一定价值。笔者选取2015 年2 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186例双胎孕妇列为研究对象,观察B 超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2 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186 例双胎妊娠孕妇,均接受B 超检查以测量宫颈长度,临床资料完整能够追踪其分娩结局。按照186 例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早产组(92 例)与正常组(94 例),早产组92 例孕妇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5 岁,平均(28.79±6.33)岁,初产妇57 例,经产妇35 例,正常组94 例产妇年龄最小23 岁,最大36 岁,平均(27.50±5.38)岁,初产妇60 例,经产妇34 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86 例双胎妊娠孕妇均行B 超检查,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VOLUSON730 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在探头上覆盖保护膜置于两侧大阴唇进行扫描,直至宫颈完全清晰,宫颈长度即为宫颈外口至宫颈内口间的距离。记录所有孕妇的B 超测量结果,分析双胎妊娠宫颈长度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早产组与正常组宫颈长度;(2)根据B 超测量结果将宫颈长度分为<2.0cm、2.0 ~2.5cm、2.5 ~3.0cm、>3.0cm 四个组别,观察不同宫颈长度组别患者早产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组与正常组宫颈长度对比
根据B 超测量结果可知,早产组宫颈长度明显小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早产组与正常组宫颈长度对比(±s)
表1 早产组与正常组宫颈长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宫颈长度(cm)早产组 92 2.35±0.63正常组 94 3.51±0.50 t-7.613 P-<0.05
2.2 宫颈长度不同孕妇早产发生率对比
统计不同宫颈长度孕妇的早产发生率可知,宫颈长度<2.0cm 孕妇的早产发生率最高为82.35%,宫颈长度>3.0cm 孕妇的早产发生率最低为6.67%,宫颈长度不同时,孕妇的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宫颈长度不同孕妇早产发生率对比(±s)
表2 宫颈长度不同孕妇早产发生率对比(±s)
注:*表示与其他宫颈长度之间,早产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宫颈长度(cm) 例数 早产发生率(%)<2.0 34 28(82.35)*2.0 ~2.5 77 40(51.95)2.5 ~3.0 45 22(48.89)>3.0 30 2(6.67)合计 186 9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早产儿治疗与监护手段的逐渐成熟,早产儿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仍有15%的早产儿在新生而期死亡。存活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生活能力较差,容易继发肺部疾病、感染等各种疾病,从长远来看,出现智力障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也较高[2]。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应当重视并予以合理干预,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国内报道显示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对双胎妊娠孕妇加强产前检查,对早产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存活几率[3-4]。以往多根据孕妇临床症状、体征、宫颈评分等方法预测早产情况,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早产主要有以下症状或体征:(1)下腹部变硬。随着孕周的延长,如果下腹部肌肉变硬有发胀的感觉,每次宫缩持续30s 以上则有先兆早产迹象。(2)阴道出血。阴道出血是临产的主要表现,此外,前置胎盘也会出现阴道流血的情况,但是一般出血量较多与正常出血明显不同。(3)破水。正常情况下发生破水后会马上开始阵痛,但是若伴随腹部坠胀、疼痛、阴道分泌物则有早产征兆。若出现以上早产征兆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早产的发生。但是临床经验表明通过观察孕妇症状预测早产的主观性较强,而且出现假早产的现象也较多,这也导致早产预测准确度不高[5]。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超声以其精准、无创、便捷等优点在产前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对186 例双胎妊娠孕妇的B 超测量数据与妊娠结局随访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早产组与正常组的宫颈长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共计长度<2.0cm 时早产发生率最高为82.35%,当宫颈长度>3.0cm时,早产发生率最低为6.67%,宫颈长度不同时,孕妇早产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宫颈越短则发生早产的风险越高,当宫颈长度<2.0cm 时早产几率将明显增加,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一致。双胎妊娠在早、中期,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孕妇流产的主要原因,宫颈机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宫颈内口闭锁不全,随着孕周的增加,宫内压力受到胎儿及附属物影响逐渐增大,内口无力抵御发生扩张,胎囊突入宫颈管并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破膜流产[6]。故及时发现宫颈机能不全是围产医学面临的新课题,若依赖临床症状与妇科检查,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干预治疗,而采用B 超测量简便易行,能够反复使用,而且可以实现动态追踪观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孕妇分娩安全,降低早产儿发生率[7]。临床中若双胎妊娠孕妇出现不规则宫缩、腹胀、腹痛等早产征兆,建议在保胎治疗前及时进行B 超检查,测量宫颈长度,以3.0cm为参考界值,宫颈长度>3.0cm 则保胎治疗预后良好,发生早产的几率较低,不必使用大剂量的静脉宫缩抑制剂,反之则需要重视宫缩抑制剂使用,同时向孕妇及其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随时做好新生儿接生与抢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