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力 静待花开

2020-12-10王小敏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群家校微信

王小敏

良好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片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从教21年来,我把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作为不断努力的目标,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作为工作的宗旨。一年级是学生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因此,一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从几方面谈一谈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育人经验。

巧用兒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优秀班风的基础,因此,对于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良好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新生刚入学的时候,我就把习惯的培养当成了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小习惯抓起。为了让学生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化于心,我将习惯准则编成了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上课铃儿叮当响,我们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准备好,静等老师把课上。上课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响亮。”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悄悄地就多了起来。这时,我会及时组织全班背诵相应的儿歌:“小嘴巴,不讲话;小眼睛,看老师。”有时,我也会用学校提出的四字口号来提醒学生,即“坐姿端正、眼神专注、神情投入、状态饱满”。

充分利用家长会

初见,得到家长的认可。新生家长会是我和学生家长第一次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我会利用这次机会向学生家长阐述我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细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荣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家长对我产生信任,让家长相信我一定能帮助孩子在新的学习阶段取得应有的进步。

再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第二次家长会往往是在学期末召开,这个时候,家长已经和孩子走过了一半的一年级时光。有的家长可能会焦头烂额,他们经历了每天晚上陪孩子读拼音的累,经历了周末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慢,经历了每晚与孩子亲子共读时的难,等等。个别家长可能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热情,甚至满腹牢骚。这个时候,我会着重与家长交心,像朋友一样与家长唠唠家常,聊聊孩子这个学期的趣事。我会从他们的角度讲解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家校共育的难点、重点,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用编号的方式促进家校共育

从新学年开始,我把学生随机编号并打印出来。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给每位家长一张纸条,纸条上是序号和孩子名字。我告诉家长:“这个号就是您孩子的代码,请大家记住。这个号只有老师和您自己知道。今后在家长会、微信群里联系时,在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我不点名而是用这个号码来代替。”这样,既让家长知道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又给家长和孩子留足了面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当我用编号的方式指出问题时,家长会及时和我联系,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很好。

用爱的雨露浇灌学生的心田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教师只有爱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在工作中,我正是用爱孩子的一颗心,巧妙地牵动和连接这些鲜活的生命,筑起了班集体爱的港湾。爱是真诚的,方式是多样的:孩子遇到困难了,一句“我能帮你吗”就能亲切地与孩子展开交流,从而让孩子茅塞顿开、找到自信,并很快地克服困难;学生进步了,我会上前摸一摸孩子的头,竖起一个大拇指,把孩子高兴得眉飞色舞……

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刚响,我开始检查学生前一天的古诗背诵作业,并承诺奖励背诵流利的学生一颗星。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背诵,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跳跃。突然,声音在小雨那里停了下来。“哎,该轮到你了。”同学们小声地提醒着。我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目光示意她大胆地开始背诵。她忸忸怩怩地站起来一言不发。原来小雨昨天有一点点偷懒,没有完成好背诵作业。当时我脑海中浮现一句话:“教学的美丽不在于你培养了多少出类拔萃的学生,而在于你是否开启了学生的心灵,在于你增一点则嫌过、减一点则嫌少的教学机智。”我心想,何不来一个预支表扬呢?我顿了顿,微笑着抚摸着她的头说:“这颗星星老师先奖给你,老师相信你明天一早一定能完成任务!”小雨欣喜地点点头。从她甜甜的笑容中,我推测她明天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果不其然,她第二天的背诵非常精彩。从那天以后,小雨的学习态度也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总之,教师做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的雨露浇灌学生的心田,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间。

搭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有了家校微信群,相当于“家访天天有,家长会天天开”。微信给家校共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任何时刻出现的问题,又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每一次进步所带来的喜悦,使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交换信息,传达关爱。我通过微信群多方位了解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学校的工作动态、各种临时通知、教学进度要点、孩子的在校表现、榜样孩子的作业等诸多信息,我都及时地以微信的形式发给家长,让家长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比如,某个学生取得了小小的进步后,我立即发微信群告知家长祝贺并鼓励孩子再接再厉;生病的学生卧床在家,我发去真诚的问候,希望他早日康复,并告诉家长最近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在家空闲时看看书;孩子学习有所松懈,与家长商讨教育之良策;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我通过微信多次交换意见,给出建议,使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交流方法,共同成长。我还利用微信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教会孩子主动学习的方法、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等。其次,我利用微信群让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教子经验,大家互相参考、学习。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微信群交流主题,如“我是这样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我是这样训练孩子专心做事的”等。如今,微信群成了我与家长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我对微信已经爱不释手了,因为它的确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我们的工作必定能取得成效。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教师,就让我们无怨无悔,在教育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用真情去沟通,用耐心去等待,在等待中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作者单位:阳城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信群家校微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微信
第200位驾到红包漫天的狂欢夜!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