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圈”与“融合”:“Z世代”大学生混合式教学路径探析

2020-12-10张习涛何新

公关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破圈混合式教学

张习涛 何新

摘要:与网络伴生的“Z世代”大学生,有其鲜明而独特的学习特征,加之混合式教学的现实需要,教学面临着重构知识系统、构建兴趣中心和以个体体验为中心的重大转折。从课堂教学到面向未来的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要注重“融合”,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塑造自身知性KOL形象,创设虚实相生的智慧教学环境,善于采用OBE等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圈层化 “Z世代” 混合式教学 OBE教学模式

新媒体改变了日常社交形态,数字化、虚拟化、碎片化和标签化的人际关系新趋势革命性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手段、理念、结构等全面的更新,尤其是新媒体圈层化传播的特征对教师的挑战尤为突出,教师除了熟练使用教学新媒体新技术外,还要面临学习更多的互联网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在“Z世代”大学生圈层化的学习过程中占有话语权引领的作用。

一、“Z世代”学习新模式

1996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称之为“Z世代”。圈层化、视觉导向、碎片化思维,Z世代是数字原生代,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原住民”。Z世代大学生从小就浸润在数字化虚拟网络空间,善于利用网络构建知识。他们在混合学习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网络伴生,依赖网络。他们与网络保持实时在线状态,喜欢游戏化学习和及时反馈,习惯于扫描式阅读,更喜欢数字化的新闻或者阅读。二是追求新技术,擅长多任务、超链接、非线性学习,对新科技新产品热衷探索。三是乐于分享,乐于在线互动,乐于接受游戏化的学习,善于借助工具学习,社交媒体花费的精力多,有的沉迷于游戏、聊天和直播。

“Z世代”大学生的社群以兴趣偏好为中心,对深度内容缺少接受度,抗拒统一的,逻辑规整的表达,审美多元。Z世代大学生社交模式呈现明显的圈层化特征,在这个封闭式、多層次的圈层结构中,他们更多是基于共同爱好、性格、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组成社交圈子,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互联网、大数据密切相关,信息过载和处理信息的有限性、自由交流和人际鸿沟决定了“Z世代”大学生只能关注与自身感兴趣的,与自我态度、爱好和价值观相近的信息,或者说他们会选择更舒适、安全的自我“信息茧房”。在这个圈层内他们是自由的又可以保留着各自的独特个性,在这个圈层中他们有共同信任的“大神”——有着较高话语权的意见领袖。

二、“圈圈万重”: “Z世代”交流、情感、文化的隔膜

大数据时代,目前,对“Z世代”大学生而言,圈层化的网络学习空间有诸多优势,但至少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弊端。

一是圈层的封闭性造成师生间交流的隔阂,形成无形的墙。赛博空间的开放性、即时性、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进出各个圈层获得新的认知,削弱了高校教育的唯一性。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开放化,使得学生更易认同所在圈层内的意见领袖。教师传播知识的权威性被稀释,如果教师被阻隔与圈层之外,则难以和大学生互动,建立牢固的信任和值得信服的话语权。

二是社交新媒体是一种情感传播,其舆论场基于混杂的社会关系,其传播常伴以情绪化,经圈内同人信息闭环传播,被不断循环放大,形成公共情绪。圈层内虚假意见领袖善于借助共情,传播不当信息,煽动不良情绪,已达到谋取个人利益。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极易轻信,容易形成新“思维定势”和价值观偏差。

三是圈层化叠加商业化、娱乐化,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圈层内部的信任机制一旦建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被看作具有商业价值的营销方式。大学生被商业化和娱乐化的精神所裹挟,并接受这一套消费主义模式,影响学生认知思维。特别是“饭圈”文化的流行,大学生在追星的过程中,遵循行动一致的“标签”,所接受的信息也是被精心筛选的简短、浅薄、娱乐化的内容,不仅导致他们视野窄化、知识固化、个人盲思,甚至发生群体极化的事件。

三、“混”“融”于道:知识、兴趣与体验的重构

基于这些教育困境,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对我们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构:

一是知识重构。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教育要传播的“知识”是怎样的知识,进而对知识进行重构。当今的教育者不仅让学生记住教科书里的各种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够在获取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上,在多元的文化比较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习惯和思维方式。知识是用来提升人的理解力、判断力、共情力的,这个过程在当今开放式的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混合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是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微课、慕课等有益的尝试还远不够。赛博空间给了我们新的教育工具,助我们打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知识老化、圈层化则是新工具的新问题,必须克服之方才行稳致远。

二是兴趣中心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混合教学活动因其碎片化、泛在化,如何以兴趣为中心设计整个学习流程是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用生动易懂、灵活多样的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采用菜单式、项目式、案例式、任务驱动等方式,通过身边的实例、生活的情景、可实现的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兴趣为中心本质是通过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自我肯定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是重视个体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体验是学生用自身的经历、实践活动,对学习过程的感受、思考和升华,是感性知识、实践知识转化为自身经验的重要过程。体验重视个人的亲身经历,重视动手实践得来的第一手知识,可以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让学生各种感官和大脑开动起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在体验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和优化,更强调以学生接受、使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调课程的生动性、个人化和富有启发性。

相较于传统教学,混合式教学在两个空间中切换,更加重视实践互动,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实时连接和互动,更加重视分享和反馈。鼓励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知识、想法和体验,通过分享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提高判断力,在知识互动中获取新知识,产生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和互惠感。

四、传“道”融“智”:教师构建新学习共同体策略

基于以上论述,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共同体尤为重要。

在赛博空间,个体变为链接彼此的一个个网络节点,离散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再是传统媒介下的知识共同体,而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层。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现代圈层化的新媒体传播格局相碰撞,如何更智慧的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共同体?

(一)提升教师认知深度,塑造意见领袖形象

教师意见领袖是学生学习圈层形成壮大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群体认知的传道者。教师要在泛在学习的赛博空间中把自己塑造自己意见领袖形象,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教学的的积极作用,抑制不良学习倾向和思想、情绪的传播。教师要在知识传播中注重对学生多元知识的传授和分享,付出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善于应用监管规训手段,科学引导学生意见聚合,最大限度地塑造客观公正、向善向上的形象。教师要更新自身的知识领域,形成具有对域内信息进行判断、解读、加工、传播的能力,既需要拓宽知识范围,更需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二)创设虚实相生的智慧教学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深度化应用,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模式日渐技术化,这种拓展既改造了课堂又改造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边界。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友好、以人为本,教与学的互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协作学习、泛在学习普遍化,技术融入课堂, 教学相生,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变为更加亲密的学习共同体,交互式协作、讨论、慕课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方式方法构成智慧教学环境的重要部分。学校变得更加智能和社群化。

(三)善于采用OBE等新教学策略

OBE教育模式是面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以教学效果落实为中心的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他更强调能力的获得和学习绩效。这一教学模式由于对结果和效率的重视,更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衡量混合教学绩效的重要标准。

该模式关键点是对培养目标的设计和测量。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由于对自学、个性化学习的强调,结果导向变得尤为重要。用可量化的、可视化、可实证的成果来激励“学习共同体”都达成学习的目标。

OBE模式是为增进全体师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机会,主要有四大原则,一是始终聚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二是在灵活的时空中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三是更高的标准和更有挑战性的目标的执行,四是以终为始的反向教学设计。

总结

“Z世代”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学习模式中,学习活动也变成“圈层化”的社交认知实践,在未来混合式教学的语境中,教学面临着重构知识系统、构建兴趣中心和以个体体验为中心的重大转折。教师要打破“圈层化”的“知识茧房”,采取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更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组织管理好新的学习共同提。要实现这一愿景,教师要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塑造自身意见领袖形象,创设虚实相生的智慧教学环境,善于采用OBE等新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與教学模式探索[J] 重庆高教研究,2017(3).

[2]项久雨.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J].人民论坛,2020(01).

猜你喜欢

破圈混合式教学
敢于奔跑,勇于破圈
泡泡玛特“破圈”
小众马术赛事如何在传播中破圈
玩物得志 唐金尚让中国传统文玩艺术品“破圈”
长城“破圈”,直播卖车可否打破净利下滑魔咒
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破圈”进步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