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探索
2020-12-10张晗
张晗
摘要:民主政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民族政治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基,而意识形态工作对民主政治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本文分别对民主政治概念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体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民主政治话语权建设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四个方面对民主政治建设视域下做好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 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建设
新时期的国家发展不仅要做好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软实力工作。而意识形态作为彰显国家意志,体现社会主义理念的重要内容,相关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民主政治概念阐述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民主政治是与君主制、寡头制和独裁制区别开来,采取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经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野蛮向文明蜕变升级的衍生过程。民主制度的雏形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的联盟,经过资本政治体制的改良之后,又加入了普选制和议会制等尽可能让更多人参与的制度,后来发展到社会主义以人民当家为本质的,能够让最广大多数人享有最广泛民主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智慧精华。
民主政治具有两大属性,一是不同体制下的民主政治是对国家阶级本质的直观展现,国家统治阶级不一样,那么对应的民主政治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政治只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只会变相地榨取工人阶级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政治则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社会各个阶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民主政治的性质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性质来决定的,其具有差异性;二是民主政治同时具有超越统治阶级性质的普遍性和共通性,虽然社会的統治阶级不同,但是在实行政治统治中都会遵循符合人类最基本的文明原则,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有限权利原则等。
中国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吸收中外历史上民主政治有益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民主集中制,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来让政治体制始终确保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中国国家社会治理现象,符合推动社会关系和谐有序,促进民主监督切实开展,加快政治决策正确性和效率性等特点,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
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分析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也要牢牢抓住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四个自信建设,通过更多喜闻乐见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和内容的传播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用国家自豪感的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来构建有效抵御外来意识形态攻击的思想长城。而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
意识形态立场是政治工作的定海神针,是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不动摇,不发生偏移的重要稳定器。当下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绷紧政治立场这根主弦。坚定“四个意识”,树立“两个牢固”要始终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工作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的绝对主导作用,旗帜鲜明的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坚决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甚至唱反调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绝不允许存在扰乱大众视听的“舆论飞地”存在。
(二)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
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分裂意识形态党性原则的一种观念。那就是在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时候,存在“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代表的是党的利益还是人民的利益”这些论调。这种论调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执政宗旨,政治愿景都是相违背的,没有认识到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使得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这种认知误区。因此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而坚持党性原则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舆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政治理念引导工作中必须符合党的政治立场和宣传方针进行对应工作。而且紧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人民性导向是对党性工作的最重要呈现,这便是在舆论宣传中必须毫不动摇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群众的鱼水联系,让舆论宣传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激发他们创造价值、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民主政治建设视域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筑造意识形态工作的群众基础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形势中,世界政治呈现出的是多元化特征,只有符合本国国情,代表本国绝大多数人民利益,能够推动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制度,才能够推动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此,习总书记形象得将政治体制比作鞋,把国家客观现实比作脚,对此指出“鞋子能不能让脚穿着舒服,只有自己试了才会知道”。中国人们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经过反复的实践,找到了一条符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价值导向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为某个阶层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关键在于保持人民性。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推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政治保障,而意识形态工作的良性推动也有利于政治工作的更好的开展。
而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下,实现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的必要条件;必须要不动摇地坚持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让党的领导力始终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用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构筑意识形态工作的法制保障
首先要通过法律形式来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法律定义。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应,与公民的物质利益、权利义务和价值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用法律的形式对意识形态进行明确的阐释,具象性的规定,才能够让人民知道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自己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物质文明的丰富必然会带动精神文明的丰富,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客观真理,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逐利性,导致社会思想出现了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碰撞,腐朽与文明之间的激荡,西方意识形态攻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交锋的情形,这就会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受到冲击。为此,必须加强法律上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象在社会舆论传播的主导作用,用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规范、要求,这样才能突出其在当下多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成为广大民众普遍意志的集中代表。
其次,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战略必须以意识形态指引为基本方向。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将法治的理念、思想、信仰推动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真理性决定了依法治国这个部门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相契合,这样才能够展现出社会主义法制是与人民利益诉求相向而行的,是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相向而行的。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来促进意识形态的宣导
打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中国的理念和主张得到世界广大人民的认同,从而提高自身在政治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对此,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首先,要从中国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来构建政治话语体系。虽然我们要抱着兼容并包的精神积极地借鉴、引用西方的政治传播理念和范式,但是绝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应该构建具有中国自身实践经验和方法的话语体系,本着“中国情况用中国自己的方式解决”的原则开展相应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经过长期的摸索,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基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并能够行之有效地切实开展。
其次,要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依法治国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核心概念。为此在话语体系建设中要着力打造一批集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与突出核心价值内容相结合的优秀宣传作品。
(四)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来打造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体系
在党的诸多工作领域中,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一个是关系物质文明,一个是关系精神文明的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因此党的执政水平如何决定了相关工作推进的效果高低。为此,必须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来保证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高效地开展。为此,党必须做好思想建设,让全党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事业信仰,不仅要真学真懂,还要真会真用。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纪律,严肃组织生活。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让党员干部从工作职责履行、个人道德建设等方面有崇高的党性原则和修养素质。
参考文献:
[1]万春利.民主政治建设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路径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03):30-34.
[2]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06):12-13.
[3]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01):8-9.
[4]劉国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0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