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方式对城区老年人群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2020-12-10赖晓红许洋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度力量饮食

赖晓红,许洋洋, 陈 谦

(1.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2.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3.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4)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让老年人保持身体和精神的良好状态,使他们安然、和谐、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会对老年人自身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包括生活质量下降[2]、残疾[3]、丧失独立生活能力[4]以及死亡率[5],也可能导致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护理[6]的需求增加,对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相关要求,提出从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入手,对老年人加强健康倡导、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但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还需要精准而科学的界定,有效的健康促进手段也需要更多实证研究。开展针对广州市城区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调研,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更可以促进全人类的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等相关科学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3月到2018年4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和越秀区老年协会组织活动时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适能指标测试。发放550份问卷,参与者体适能指标的数据不完整,问卷回收存在无效问卷等现象,回收534份,回收率为97.09%;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0.18%,被试者的具体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N=496)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制定

查阅《问卷设计手册》和《生活方式问卷》的相关资料和量表,咨询多位相关领域专家,从睡眠时间及质量、卫生习惯、饮食状况、运动状况、不良习惯、情绪管理、疾病预防及急救和自我综合评价九个方面来初步制定《广州市老年人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2)问卷的效度检验

采用专家判断法对问卷内容效度(各个条目的重要性,对总体问卷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可以评定该维度)进行考察,向16位专家发放咨询问卷,有10位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占所有专家的62.5%,经多次修改后,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

(3)问卷的信度检验

随机抽取60-69岁100人,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每份问卷前后两次(相隔30天)的重测信度,躯体感觉的重测信度为0.938(P<0.01),饮食方面的重测信度为0.801(P<0.01),锻炼情况的重测信度为0.943(P<0.01),睡眠状况的重测信度为0.841(P<0.01),精神心理情况的重测信度为0.902(P<0.01)。表明信度较好。

1.2.2 体适能指标测试

本研究采用了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Rikli等[7]研究的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Functional fitness)测试方法来获得体适能的数据,该测试针对60-90岁老年人使用,易操作、简单,已经被科研人员广泛采用。测试方法及内容如下:身高,体重,6min快步走,上肢臂力(手持5磅重的哑铃30 s间反复抬起放下次数),下肢力量(不需任何帮助30s间从椅子(42cm高)上反复站立坐下次数),下肢柔软素质(坐在椅子(42cm高)前缘双腿伸直双手伸向脚尖,测量中指手指尖距脚尖的距离,女性测试者负2寸以上者为不理想),闭目单足站立。

1.2.3 数理统计法

用 Excel 建立原始数据库,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处理,其处理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2),496名老年人中有72%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患高血压最高,在女性中高血脂、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以高血压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表2 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N=355)

2.2 测量结果

表3和表4为256名男性和240名女性通过调查问卷所得到的结果,除6min快步走(单位:步)、上肢臂力(单位:次)、下肢力量(单位:次)、坐位体前屈、闭目单脚站立外,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kg/m2),运动锻炼、饮食、身体健康、睡眠健康、心理健康的总分我们按照以下计算公式换算成总分一百分,如:运动锻炼得分=问卷中回答问题得分×100/问卷中问题总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越好,最终得出以下两个表。

表3 男性的基本情况 (均值±标准差,N=256)

表4 女性的基本情况 (均值±标准差,N=240)

通过表3我们可知,60~69岁的男性随年龄的增加,饮食状况、身体健康情况、心理精神状态和睡眠情况分数越低,这也意味着他们通过自我主体感觉到的自身状况和心理精神和睡眠状况以及饮食状况越差;体适能的各项指标也普遍下降,表明老年人的体质也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通过表4我们可知,60-69岁的女性随年龄的增加,饮食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精神状态和睡眠情况分数越低,这也意味着他们通过自我主体感觉到的自身状况和心理精神和睡眠状况以及饮食状况越差;体适能的各项指标,除BMI外,也普遍下降,表明老年人的体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由表3和表4可知,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个单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下降,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老年人,通过6min快步走、上臂和下肢力量来测量老年人的力量和心肺功能,结果显示女性的力量和心肺功能明显低于男性,但是在测量坐位体前屈这个柔韧性的项目时,我们发现女性明显好于男性。

由表5和表6可知,体育锻炼与参与者的身体主观感觉、睡眠健康和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参与者的日常饮食对于睡眠和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但是与身体的主观感受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

表5 运动锻炼与饮食分别对男性健康的影响

表6 运动锻炼与饮食分别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由表7可知,运动锻炼与男性参与者的6min快步走、上臂力量、下肢力量、坐位体前屈、闭目单脚站立等体适能指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参与者的BMI和坐位体前屈之间没有存在相关性。健康饮食与6min快步走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BMI、坐位体前屈和闭目单脚站立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对于男性,饮食与上肢臂力存在相关性(P<0.05),与下肢力量并没有发现相关性。

表7 运动锻炼与饮食分别对男性体适能的影响

由表8可知,运动锻炼与女性参与者的6min快步走、上臂力量、下肢力量、坐位体前屈、闭目单脚站立等体适能指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参与者的BMI和坐位体前屈没有存在相关性;参与者的饮食状况与6min快步走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BMI、坐位体前屈和闭目单脚站立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在肌肉力量方面,饮食对于女性的上肢臂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下肢力量存在相关性(P<0.05)。

表8 运动锻炼与饮食分别对女性体适能的影响

由表7和表8我们发现性别不同,健康饮食与肌肉力量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饮食对于女性肌肉力量的影响比男性更显著。

3 讨论

运动锻炼与参与者的身体感觉、心理和睡眠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参与者的6min快步走、上臂力量、下肢力量、和闭目单脚站立等体适能指标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与老年人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心肺耐力、平衡等功能健康状况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有研究显示,年龄的变化,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比如:2型糖尿病[8],运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预防和改善肌肉减少症[9]。这可能与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丧失,血脂代谢失调,体脂积累和胰岛素抵抗等存在关系[10-12]。有规律的锻炼可以延缓老年人身体机能随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衰退,给身体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3-16]。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肌肉质量更高,总脂肪和躯干脂肪更少[17]。还有一项队列研究表明,老年人持续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18]。这些都可以解释运动对于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的测量柔韧性的指标(坐位体前屈)和BMI并没有显示出与运动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50岁以后,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估计为每年1%~2%[19]。积极的运动与老年人的柔韧性是存在相关性的[20]。或许是运动方式的不同,本研究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此外,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没有减轻体重,这可能是由于有规律的运动后肌肉的增加和脂肪的减少,导致了中心性肥胖和BMI指数的相反变化[21]。

研究显示,饮食与参与者的躯体感觉、心理和睡眠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1),最近的一项系统综述[22]表明,老年人的饮食质量越高,体适能水平越高,与之前在美国[23]和芬兰[24]进行的研究结果类似。一项前瞻性研究[25]发现,健康的饮食模式,包括摄入鱼类、水果、坚果、谷物、蔬菜、乳制品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以对身体产生更好的长期影响,并减少老年人的不良健康后果。本研究问卷中进行评分的饮食含有水果、蔬菜、奶制品、豆类、鱼类,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复合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纤维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26]。有研究显示,食物中的抗氧化剂有利于促进骨骼肌修复,并对氧化应激的年龄依赖性增加具有保护性作用[26-28]。因此,良好的饮食质量可能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身体性能产生有益的影响。还有一种解释,一个人饮食中的纤维含量与全身炎症呈现强烈负相关,高膳食纤维对全身炎症具有积极作用,全身炎症导致身体机能不良[27,29]。高纤维摄入可以提供有益的代谢作用,而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抗氧化剂和维生素D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抗炎症和维持肌肉功能,从而增强肌肉能力[30]。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力量与饮食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有关。因此,更好的饮食质量对于提高肌肉强度和预防一系列疾病是很重要的。

长期健康的饮食与男性的力量的相关性并不强,反而与女性的力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上肢力量(P<0.01)。Mia-Maria等人的研究[24]也显示了类似的性别差异,他们发现,健康的北欧饮食与芬兰老年女性更好的整体身体表现有关,但与男性无关。Martin等人[31]发现,在英国居住在社区的老年女性中,单一营养素与食物(而不是饮食质量指数)和身体表现之间存在关联,但在男性中不存在。有一种解释是,随年龄增长,男性肌肉力量损失比女性更大,这种肌肉质量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生长激素和雄激素的下降与[32]老化有关。还有一种解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女性肌肉力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而男性则没有,这表明IGF1对肌肉力量具有性别特异性的影响[33]。这种饮食和肌肉力量之间的性别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确切的机制。

4 结论

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和健康的饮食有利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睡眠健康,对体适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健康饮食对女性力量的影响比男性更显著。

猜你喜欢

信度力量饮食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健康饮食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