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2020-12-10尹少丰
尹少丰, 朱 伟
(1.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2.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广西 南宁 530007)
羽毛球运动属于变异动作组合技能主导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并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1-2]。随着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趋势,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项化特征。需要运动员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例如身高、体重、肌肉含量都具有较高的水平[3]。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角度来讲,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提高需要建立在不断提高的负荷与身体适应的基础上。然而,由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大负荷的运动训练还不能完全适应,这对教练员如何组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规律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形态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为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支持[4]。鉴于此,本研究拟在对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百分位数法构建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的模型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期为羽毛球运动的基础训练和运动选材提供导向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参加2019年山西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子羽毛球比赛的5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检索有关运动员身体形态、形态特征等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获取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诊断与评价的初选指标。
1.2.2 专家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影响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可靠性具体指标,向部分具有高级职称的羽毛球专家和教练员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回收32份,有效率91.4%。
1.2.3 测量法
按照测量学的方法和要求,于2019年8月在山西长治举行第二届全国青运会女子羽毛球比赛期间,对所调查的57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测试。测试指标为专家调查和咨询确立的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筛选库中的7项指标。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处理,确定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因子构成、各典型指标的权重数值,评价标准的建立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筛选
2.1.1 文献资料筛选
实践证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着高度的相关性[5]。通过观察国际国内的大量优秀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可以发现,这些运动员大都表现出身材中等偏高,四肢匀称,体脂比适中等特点[6-7]。本研究通过查阅有关隔网对抗项群关于运动员形态特征的文章,尽可能全面的提出了42项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形态诊断与评价指标(表2)。
表2 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诊断与评价初选指标
2.1.2 专家调查筛选
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羽毛球专家和教练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身体形态指标系统的重要性打分:5分为非常重要,4分为较重要,3分为重要,2分为一般,1分为不重要。原则上,将平均分低于3.5分和标准差大于1.0的指标给予剔除。最终,筛选出包含身高、上肢长、下肢长、骨盆宽/肩宽×100、克托莱指数、上臂放松围/身高×100、大腿围/身高×100等7项指标作为本研究的测试指标。
2.1.3 统计筛选
将身体形态测试所获得的数据标准化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然后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相关系数、样本适当量的KMO值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06,巴特莱特球度检验统计的X2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0,这表示本研究所选的7项运动员身体形态测试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表3),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9.38%,说明其基本代表了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大部分信息,故选取这4个因子为主要因子。第一主成分中,克托莱指数具有较高的载荷,由于其主要反映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因此定义因子F1为充实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中,身高、上肢长、下肢长具有较高的载荷,由于其主要反映运动员的肢体长度,因此定义因子F2为长度因子;第三主成分中,骨盆宽/肩宽×100具有较高的载荷,由于其主要反映运动员的肢体宽度,因此定义因子F3为宽度因子;第四主成分中,上臂放松围/身高×100、大腿围/身高×100具有较高的载荷,由于其主要反映运动员的肢体围度,因此定义因子F4为围度因子。
表3 身体形态指标因子分析与命名、指标选取结果
2.2 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型
由表4可知,克托莱指数和身高的权重最大,其次是上肢长、下肢长、大腿围/身高×100、上臂放松围/身高×100,以骨盆宽/肩宽×100的权重系数最低。克托莱指数可以反映机体的匀称程度及肌力;身材高就意味着能抢到高点击球,有制空的优势;下肢长有利于提高半蹲式移动的速度;上肢长有利于扩大自己的进攻、防守面积;上臂放松围/身高×100和大腿围/身高×100是机体上臂肌肉群以及大腿肌群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与运动员的挥拍速度和移动速度高度相关;骨盆宽/肩宽×100是身体横向发育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机体体型的匀称程度,该指标值小,则灵活性强。从运动员身体形态均值模型的特征来看,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表现出身材高大,体型健壮、匀称,具有上、下肢较长、上臂和大腿的围度相对较粗,肩宽、骨盆小的身体形态特征。这些身体形态特征满足了羽毛球项目要求运动员移动快、灵活性高、挥臂动作快的要求。
表4 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模型
2.3 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标准
2.3.1 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身体形态单项指标评价标准的制定依照百分位法来确定。步骤如下:首先,计算全样本各测试指标的百分位数,如P10、P25、P75、P90;然后,对各百分位点进行按照5等评价进行赋值,即P10以下=1分、P10-P25=2分、P25-P75=3分、P75-P90=4分、P90以上=5分;最后,汇总表格即为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表5)。
表5 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2.3.2 综合指标的评价标准
身体形态综合评价标准的具体操作思路为:首先,将各测试指标按单项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转换为等级分数;然后,将各单项指标得分分别乘以各指标的权重并相加,即为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综合得分;最后,计算所有运动员总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及总分的P10、P25、P75、P90百分位数,得到综合评价标准(表6)。
表6 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综合评价标准
3 结论
3.1 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提出了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诊断与评价的42项初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指标筛选,获取了包括身高、上肢长、下肢长、克托莱指数、上臂放松围/身高×100、大腿围/身高×100、骨盆宽/肩宽×100等7项指标作为测试指标。
3.2 通过因子分析,将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分为四个因子,即充实度因子、长度因子、宽度因子和围度因子;在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模型中,克托莱指数和身高的权重最大,其次是上肢长、下肢长、大腿围/身高×100、上臂放松围/身高×100,以骨盆宽/肩宽×100的权重系数最低。
3.3 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是身体形态表现出身材高大,体型健壮匀称,具有上、下肢较长、上臂和大腿的围度相对较粗,肩宽、骨盆小的身体形态特征。
3.4 建立的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体系,可以对羽毛球运动的基础训练和运动选材提供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