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经典的“全味诵读”
2020-12-09韩姝
韩姝
生命的真实,让人无法忽视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个性及它从不间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要让每一个学生回到生命的本真状态,去接受自然的成长。古代文学经典正是一种“还原剂”,它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情味更浓,趣味更重,意味更深。唯有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全味诵读”,方能使生命还原,回归本真。
一、“全味诵读”的三种“佐料”
食品加工中的佐料不仅能让食物变得美味,还能让人在品尝后回味无穷。佐料不仅能让食物更加美味,还能让诵读更“全味”。在诵读中,加入以下三种“佐料”,能让诵读更“全味”,使之成为刺激学生感官和心灵的精神大餐。
一是还原写作历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诗歌教学走向诗性教育。“全味诵读”读的不仅仅是一首首诗词,还要让学生透过诗词回到诗人的年代,回到诗歌创作的原点,用诗人的眼去看,用诗人的耳去听,用诗人的心去感怀……还原诗人的写作历程。有了这一味“佐料”,诗歌便勾连起了诗人和学生的生活,诗意便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童心。
二是还原人生轨迹,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从文学审美走向人生审美。林语堂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因此,品诗的过程还应加入诗人的人生轨迹这一味“佐料”,让学生从文学审美走向人生审美。
三是还原语言意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意义解读走向意象生成。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文字进行的审美只是一个层面。要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应该有目的地按意象进行归类诵读。这样,春花的浪漫追求、秋月的思乡情怀、乡间农家的和谐生趣等将以各种形式丰富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和心中!
二、品出“四味”,读出中国味道
(一)读出经典之韵味,传承民族文化之魂
經典诵读作品之所以为经典,其首要原因是其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在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音韵之美才是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灵魂。在诵读时不仅可以采取配乐伴奏式诵读,也可以边打拍子边读,不拘一格,彰显个性。此外,对古诗改编也能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经典作品的韵律之美。一首《清明》经学生重新断句创作,可读成:“清明时,雨纷纷,行路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这样的改编依然在古诗的音韵中徘徊,在传承之中有了创新,让人惊喜,也激起了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兴趣。
(二)读出经典之思味,感悟人性的真善
品味经典的思想内涵,是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传承,这是对人性的解读。一样的春景,既可忧国,又可回忆,既可悲壮,又可活泼。在诵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思”,才抓住了作品的灵魂。因此,在诵读经典作品之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同一类型的作品,以加深所“思”。或者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向学生推荐反差较大的作品,让所“思”得到拉伸,让学生由古及今,由人及己,走出经典,思考当代社会,思索自我人生。
(三)读出经典之意味,品味文本的意境
“意”是“意思”,更是“意境”。在课堂中,“意思”的教学往往是最为扎实的。然而,若课堂只有逐字逐句的精雕细琢,反而失去了古代文学经典的原始味道。因此,即使学生归纳出的意思粗糙了些,教师也不必强其所难。“大意”存于心中,何愁走不进作品的意境呢?此外,教师若让学生结合诗句或作者的情感进行练笔,基于文本而走出文本,文本便在这走进、走出的诵读教学中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四)读出经典之趣味,巧施语言的训练
语言本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可抽象,可形象,可概括,可具体。它形态多样,各具特色。因此,诵读经典作品,不可不读其“趣”,以此来感受语言的生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趣”存在于诗人笔下的“绿”和“闹”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将这些字作为重音来读,也要让学生掌握这类词的用法,这才是语言训练中的活学活用。(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