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读写结合,提升写作素养
2020-12-09陈海英
陈海英
在小学阶段,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它们相互交融,共同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服务。为了有机地整合这两大板块的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统编版语文教材精心编排,有序地确定了每个学段的写作要求,并选编了相应的课文。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对读写结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小学低年级的读、说训练策略
会说是会写的基石,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大,可以从口头表达入手,让他们从愿说到会说,再从会说到会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价值,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读、说训练。
要让学生学会写话,要从会用一个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低年级的语文课文短小、生动、形象,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反复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词语说话,并比一比谁的词语用得妙,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思维占主导。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图画,他们易于接受、乐于观察,在写话时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不过,要清楚完整地讲述图画的内容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部分等,争取不落下图片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运用日常积累的词语,再借助相关的句式对内容进行表述。这样,学生能有序地描述图画的内容,一段通顺的话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小学中年级文本迁移能力的训练策略
文章由段落构成,能写好段落,文章也就能较好地完成了。在小学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然后让学生将作者的写作技巧迁移到自己习作训练中,从而掌握段落的写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读写训练。首先让学生将段落读通读顺,了解其内容;然后让学生品读段落,了解其写作方法;接着让學生研读段落,了解其特色;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渐渐地感受到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不仅愿意借鉴课文内容来写,还期待写出比课文内容更精彩的段落。另外,在写作指导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补白、综述、扩点等写作方法的指导。补白是利用作者在文中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的地方进行练笔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既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学习表达技巧。扩点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对课文内容理解后进行想象说话。深入文本的扩点训练,有助于学生写好人物的内心独白。综述是让学生抒写对整篇课文的感受。这种训练起到了升华课文主题的作用,也让学生知道在写作中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三、小学高年级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策略
统编版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它们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特色。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美文的谋篇布局并活用到写作中,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类文体为主,下面介绍这两类文体的训练策略。
记叙性作文包括写事、写人和写景三类。对写事类的记叙文,首先要关注事情表达的中心,其次是关注它的写作顺序,最后是关注它所具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了使文章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在写作顺序上还会有顺叙、倒叙、插叙的运用。教师可扣住这些变化要点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能运用自如。写人的文章重在突出人物的品质、精神或特点。在谋篇布局时要紧扣其中心选择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细节进行描写。写景类记叙文一般是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结构,按照时间先后、游览过程或空间顺序来记叙。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包括常识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写法各具特色。常识性说明文语言简练准确,重在普及科学知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重在将情感融入所说明的事物中。(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经开区鹅湖小学)
本文为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活用语文教材实施作文小课题策略研究”(课题编号:PXYWZD2017-0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