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带刺”话语伤害了集体情谊
2020-12-09范晓羽
摘 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之间的相处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因言语不当而发生矛盾的案例不在少数。言语表达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而不当言语则会造成人际关系状态的失衡,给学生个人和集体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一则因个人言语不当引发与班级矛盾的案例分析,从中形成辅导员对该事件的处理经验及思考。
关键词:言语不当 ;矛盾;案例分析
一、事情简述
晚上九点左右,接到一个班干部的电话,电话里着急地说让老师快到宿舍来,机车A班的小璇带着十多个同学把机车C班的班长小良围住了,说是要他向A班道歉。当时双方沟通不畅,都在气头上,很有要打上一架的趋势。
我听完,感觉事情不妙,放下电话便直奔宿舍,途中我联系了我的班级助理,让他协助我一起处理该事件。一到楼梯口,原先聚集的人群知道老师来后便匆匆散去,原本“硝烟弥漫”的楼道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小璇情绪略为激动,于是我便安排我的助理去小璇方了解情况并做好“挑事者”小璇的思想工作。我则把小良和两个班里处事客观、冷静的四名同学叫到了另一处来了解情况。
A班的小璇和C班的小良正是矛盾的关键人物,把他俩之间的矛盾化解才能把原本擴大化的事态平息。
二、处理过程
事发原因:当晚是两班辩论赛的对决,最终以小良所在的C班获胜。而小良在赛后用微信发表了自己的心情言论,语言表述不当,虽无存心之举却引起了A班的强烈情绪,最终造成了他个人与A班的矛盾,而小璇是班级尊严的积极“捍卫者”,他在看到这条言论后,把它直接发到了班群里,班里愤怒的情绪就此发酵了。于是有了之前班干在电话里跟我说的“剑拔弩张”的一幕。
耐心倾听,正确引导:小良在描述事件经过时,我手机上A班的QQ群不停地闪烁着,群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声讨小良在微信中的不当言论已经损害到了班级的尊严,要求小良要给班级一个说法,A班一些班干情绪也异常激动,部分同学的情绪也因此被带动,声讨声一片。
看完小良在比赛结束后以胜利方骄傲的口吻发表了的微信言论——“辩论赛就这么赢了,傻X”,我严肃地了批评他。刚开始小良对自己的言论所造成的影响不以为然,因为他反复强调自己是以纯属娱乐的态度发表的言论,并无恶意;还表示说他也在群里跟A班道歉了。
看到小良较为浅薄的认识态度,于是我结合其自身情况进行引导。我指出,小良既是班长又是社团干部,这些身份意味着他的言行必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他的言行举止就不仅仅代表个人;发表这样的言论,单从个人素养上说,是有所欠缺、有待提高的;从一名班干的角度说,更应该考虑到个人言论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能只顾自己的心情而不管言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言论影响了班干的形象、影响了同学和班级间的团结,那么他也就失职于他的班干身份和角色。小良这时认识到他的问题,默默地点头,然后主动说自己会诚恳向A班道歉。解决了其中一方的问题,我稍微松了口气。
这时,我的助理也过来反馈他对小璇所做的思想工作,小璇原先激动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但是怨气还在。我就此跟小璇单独聊了聊,我问小璇是否是因为辩论赛输了所以把问题扩大化。小璇是个阳光直爽地男生,他很直白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我。他是一名体育生,一直来心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兄弟情谊和集体荣誉,当他看到小良的网络言论时,他首先认为的是班级的尊严受到了损害,他很为班级打抱不平。他说,两个班曾经在篮球赛中也有交锋,当时小良所在的C班球队可以说是“惨败”,但是A班并没有因为球赛获胜而对C班进行嘲讽,比赛归比赛,结果为次要,但输赢双方都需要相互尊重,小璇不能接受赛后对方以胜利者的口吻表达出的嘲讽的态度。
我对小璇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时也指出了他的冲动行为,为了班级名誉带着一群情绪激愤的同学去“找说法”,这样做法冲动不妥当,处理不当还会引发群体斗殴,事态将会扩大化,事情的性质就会演变成打群架,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打架的参与者还要受到纪律处分,影响个人评定等等各个方面。听完我的分析,小璇点点头。我继续说,小良已经认识到自己言论的不对,他诚意地表示向班级道歉。这也是小璇等人“找事”的最终目的,给班级一个正式的道歉。
这样一来,当事双方矛盾中最激化的问题解决了。我跟小璇说,让他代表老师跟班上同学说明,老师已经介入此事,明天小良会当面向班级道歉,A班也要体现出班级的气度来,不要把负面情绪扩大化。小璇答应了,当晚的风波就此平息。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二天上午放学,我首先在A班召开了一个简短班会,以小良的不当言论为例,教育同学们正确使用网络上的自由话语权,特别是班干们,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和表率性;在表达对该班在此次事情中的情绪表示理解的同时,也指出了班级部分同学过于冲动的行为,提出要冷静克制,以有效沟通为最佳解决方式。最后,引导班级同学接受小良的诚恳道歉,体现一个优秀班级所应具有的风度,A班同学一致同意。于是,我把在外等候的小良领进教室,小良向班级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认识到了自己言论的不当,表示今后会注意言论上的表达,做到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希望今后两班还能继续兄弟友谊。就这样,一场因个人不当言论引起的个人与班级之间的风波在最后的有效沟通中解决了。
三、事后反思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在网络交际时的话语权,言论自由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在网络当中发表有损他人或集体名誉或侮辱性的言论;学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言行自律;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矛盾,不能因为一时之气在班级群中煽动负面情绪,用所谓的“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冷静克制,有效沟通,并及时向老师反映,寻求帮助;
3、个人在事后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对于诸如想辩论赛这样的比赛,要及时打好“预防针”,引导同学们在积极维护班级利益或名誉的同时,正确看待比赛结果,不得因为输赢而产生对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蕊.新时代大学生言语表达素养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4):36-47.
[2] 武洪彦. 高职生言语交际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15,(1):62-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研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2020—SKC01)
作者简介:范晓羽(1987-),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