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分层次路径式健康宣教效果
2020-12-09肖秀华石翠玲王萍苗传玉淄博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山东淄博255200
肖秀华 石翠玲 王萍 苗传玉 (淄博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山东 淄博 255200)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们的听觉系统也会衰老而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听力的下降〔1〕。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精神状态、身体情况等。目前发现,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或者嗜烟酒者,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病人更容易发作老年性耳聋〔2〕。临床表现多以双耳渐性听力下降,包括低音听不见、高音不喜欢听等,进行性的语言交流障碍,耳鸣为主要表现,影响着患者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个人生活质量,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在以后的25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的构成比例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从2010年的1.68亿(12.4%)增长到2040年的4.02亿(28%)〔3〕,其中30%~60%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提高健康教育、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成为目前很多慢性病的主要预防途径。而对于老年性耳聋,健康教育也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由于我国老年人多为1960年之前出生(>60岁),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老年性耳聋的健康教育程度也存在着非常达到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因材施教”的健康教育方法,取得最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耳聋性患者进行分层次路径的健康宣教的对老年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到2019年9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60岁及以上的符合老年性耳聋诊断标准〔4〕的患者186例,平均年龄(70.8±8.57)岁,男100例,女8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106例,中专及高中67例,大专及以上13例。患者均未接受过老年性耳聋相关疾病的全面系统教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家庭居住地址便于后续随访等工作;②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导致的耳聋(感染、药物等);②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③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史。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和宣传教育方法,如发放老年听力障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定期随访,并对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进行解答。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研,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过往史;②老年耳聋性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③老年耳聋性患者对于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在患者入院后,由专业的护士负责发放调查问卷,向患者说明调查问卷的填写说明,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如不识字不能自行填写者,可由护士来说明并口述得到患者的口答,调查者代为填写并回收。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3份,回收率为100%。
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教育需要,确定好教育和执行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根据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的要求,该目标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达到的、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医院的医师及社区护士,康复师等组成健康小组,按照不同的文化程度来设置不同的教育路径,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连续的健康教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教育路径设计:①评估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的需求;②讲解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治疗方法和康复等保健知识(定期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板报);③介绍助听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以及故障排除等;④病人记录助听器使用感受日记,提供反馈,以便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⑤帮助患者建立对助听器和疾病恢复的合理期望值,心理健康教育;⑥帮助建立良好的适应性训练,佩戴时间随着适应性增强而递增,从1~2 h/d,1 w后增加至4~6 h/d,再递增至6~8 h/d,直到全天佩戴(除睡眠外);⑦指导病人学习听电视或者广播中的声音;⑧社区病友交流,鼓励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方法:①~③集中授课,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④~⑥示范讲解,个别指导;⑦~⑧集中授课,示范讲解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教育路径设计:①评估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的需求;②讲解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治疗方法和康复等保健知识(定期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板报);③助听器的功能,演示佩戴,维护及注意事项等;④帮助患者建立对助听器和疾病恢复的合理期望值;⑤建立佩戴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可采用社区交流时进行训练;⑥社区病友交流,鼓励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⑦建立病友群,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方法:①~③集中授课,发放相关健康教育的资料;④~⑤示范讲解,个别指导;⑥~⑦示范讲解,讨论并行。要求两组于初次诊断的3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问卷。
1.3观察评价指标 (1)老年性耳聋相关知识掌握率。本院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包括病因,预防保健(饮食,运动,佩戴助听器等内容)共20题,满分100分。于患者3个月随访时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不识字的患者可听医护人员的叙述进行问答进行调查。(2)生活质量和心理反应评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评价。SF-36包括躯体功能、角色、肢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等8个领域;自行评分,观察生活自理能力。(3)治疗依从性:根据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问卷调查其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问卷内容包括:①你是否有忘记佩戴助听器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候不注意佩戴助听器?③当你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时,是否停药?④当你佩戴后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回答“是”为0分,“否”为1分,最后总分为4分者依从性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健康教育效果评分 观察组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评分(n,n=93)
2.2SF-36评分和SAS评分 观察组SF-36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 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SF-36评分及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比较
3 讨 论
3.1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内容不同 老年患者由于文化程度的分化严重,所以导致对于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统一,由于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比较复杂,也归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病过程中,许多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程度日益严重的状态〔5,6〕。如果文化程度较高,包括中专,高中、大专及以上患者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对于疾病的发生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手段、并发症预防等急迫地想要了解,同时也需要心理的疏导来缓解病人的压力〔7〕,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现在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等问询疾病相关的知识,获取的知识未必和自己的现状匹配,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使病情加重〔8〕。而初中以下水平的患者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另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差异比较大,反而对疾病的了解的愿望并不那么强烈,对健康的理解在于身体无五脏六腑的器质性疾病即可,且对于心理状态和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所以对心理干预的需求非常少。
3.2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和偏好不同 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常常会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方式对老年性耳聋的病因等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缺乏系统的认知,所以希望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给予指导〔9〕。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问答、板报宣传等模式进行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由于一些老年患者不识字,便无法通过网络和书籍等方面去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所以更喜欢通过“病友群”这种现身说法的直接方式获得经验,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包括佩戴助听器的适应性,往往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都是通过病友的恢复状态获得信心而坚持佩戴的。
3.3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性耳聋患者进行不同路径的宣传教育 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对疾病的理解,诊治的方法和必要性等认知都不同,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10~12〕。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理解,为后续的治疗,心理干预,佩戴助听器的适应性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健康路径的制定可以满足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可以使健康教育的执行实现连续性和完整性,也让专业小组的医护人员可以明确分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于病人进行专业详细的辅导,避免重复和遗漏〔12,13〕。本研究中,根据不同教育路径进行教育患者比统一常规教育患者的知识掌握度、SF-36评分、SAS评分及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上都具有优越性,而佩戴助听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老年性耳聋的许多症状如耳鸣等〔14,15〕,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许多因为生活不便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病人充分感受到助听器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和便利,帮助他们克服沟通的交流障碍等,积极参加社区和集体活动,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