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孕晚期产妇认知行为的影响

2020-12-09尹维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个体化初产妇孕妇

尹维花

(阳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西 阳泉)

0 引言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宽,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生育二胎的计划,也使得人们对于孕期妇女的关注度不断地提高。孕晚期产妇主要是指怀孕28 周以后直至胎儿产出的这段时间,这期间孕妇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异常情绪,这些情绪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使剖宫产率不断提高[1]。而相关研究证实:对于孕晚期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剖宫产率,提高孕妇的认知行为,有利于母婴的预后。本文通过对实行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来探讨其对孕晚期产妇产认知行为方面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我院建立定期产检的孕晚期产妇80 例,所有患者经超声确定为单胎、头位,顶先露。对照组的40 例孕妇中,年龄为21-32 岁,平均(26.32±4.26) 岁,孕 周 为28-37,平 均(34.57±1.86) 周,其中经产妇17 例,初产妇23 例。观察组的40 例孕妇,年龄为22-34 岁,平均(27.41±3.92) 岁,孕周为28-37 周,平均(34.57±1.86) 周,其中经产妇19 例,初产妇2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孕晚期产妇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常规产前检查、一般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连续个性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主要包括:(1)在产妇行产前检查时,发放孕期相关的健康教育手册,根据孕妇的所有检查结果结合身体状况制定每个产妇适宜的分娩方案,积极开展妊娠知识健康讲座,向产妇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妊娠的相关医学常识,并推荐北京协和医院的线上孕妇学校媒体授课,让产妇了解妊娠时的生理、心理变化,通过学习让孕妇掌握孕期及分娩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孕妇分娩期间的安全性,教授孕妇心理学相关技能,让其具有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减低孕妇不良心理状态产生。通过经产妇与初产妇彼此交流相关分娩及新生儿喂养经验。(2)孕妇入产房的健康指导:当待产孕妇出现临产征兆达到分娩指征时,孕妇被送入产房后,专职助产士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随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尽力保证产妇的正常分娩,助产人员可以给予孕妇鼓励性心理暗示,分散其注意力,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酌情给予相应措施。(3)全程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医护人员耐心倾听产妇的内心倾诉,家属配合在情感及物质基础上给予全力支持,不断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心理上的变化,以便及时的对其异常情绪进行引导、释放。可以建议产妇平时适当倾听舒缓轻音乐,对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4)对产妇的饮食作息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引导产妇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补充绿色蔬菜。待产妇产后身体逐渐恢复后,鼓励产妇积极进行下床活动,进行必要的恢复性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采用VAS 量表评价分娩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情况,从0 分到10 分,痛感随着分数的升高而增加。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患者的分值大于18 分时,结果为阳性。采用分娩相关知识问卷,主要针对于产妇对于孕期相关知识设计相关问题,共20 题,答对记1 分,答错记0 分,得分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对所有孕妇的产时应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相关认知行为(分娩技巧、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疼痛缓解技巧等)进行评价,总分50 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自我应对措施越有效。统计患者的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 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HAMD评分、HAMA评分分别为(25.47±3.42)分,(27.78±3.56)分,VAS 评分为(5.47±0.74)分,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详见表1)。

两组孕晚期认知行为、分娩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VAS 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产时认知行为、分娩知识掌握对比

3 讨论

女性妊娠就是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在子宫形成胎儿并发育生长直至从阴道娩出的过程,在临床中通常将按时间将妊娠分为早(1-13 周)、中(14-28 周)、晚(29-40 周)三个时期[2]。通常妊娠晚期产妇在生理、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产妇由于对于孕期妊娠、分娩等相关知识的缺乏,在面对各种妊娠的生理反应时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基于以上各种原因,近年来对妊娠晚期孕妇的健康教育在改善孕妇的认知行为所起到的作用被人们日益关注[3]。

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实施连续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孕晚期认知得分为(46.34±6.21) 分、自然分娩率90%、分娩知识的掌握评分(18.37±2.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妇的孕晚期认知、分娩知识的掌握及自然分娩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的对比显示:观察组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分娩时的疼痛。

综合来说:对于孕晚期产妇实行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认知行为,并且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分娩期间产妇的疼痛感觉,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初产妇孕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