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划线定点法与传统穿刺法在小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09潘杏珠陆荣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桡动脉成功率我院

潘杏珠,陆荣芳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0 引言

在我院小儿桡动脉穿刺采血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而导致的哭闹、不理解以及血管脆弱等相关特点,整体增加了医务人员的穿刺采血难度与工作量,降低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高我院儿童患者在桡动脉穿刺采血过程中的整体效果,本文将分别采用划线定点法和传统穿刺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收治的1500例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小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50 例;常规组中,男性患儿400 例,女性患儿350 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0-2)岁,平均(1.05±0.10)岁;患儿的最大体质量为18kg,最小体质量为10kg,均值为(13.1±1.0)kg;实验组中,男性患儿380 例,女性患儿370 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0-2)岁,平均(1.11±0.08)岁;患者的最大体质量为18kg,最小体质量为10kg,均值为(13.5±1.1)kg;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对比均符合桡动脉穿刺采血检查适应证[2],且排除患有血管发育异常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等[3];所有患儿家长均在自愿情况下对于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由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患儿的性别、体质量以及年龄等基数资料组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可进行正常比较。

1.2 方法

1.2.1 传统桡动脉穿刺法

常规组由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取平卧姿势后将臂腕部露出,采用温和的语言指导患儿将手稍向后伸,掌面朝上取距离患儿第一腕横纹线一横指的距离当做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右手持针,以15°角度进针顺动脉血流方向进行穿刺,当看见回血后取定量血液拔针,之后嘱咐家长采用无菌棉球进行按压,按压时间为10 分钟。

1.2.2 划线定点穿刺法

实验组由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取平卧姿势后充分展开手掌,将五指伸开放于软垫之下,由护理人员自患儿的食指顶端中点位置作一条处置平分线,以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交叉点为进针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右手持针,以15°角度进针顺动脉血流方向进行穿刺,当看见回血后取定量血液拔针,之后嘱咐家长采用无菌棉球进行按压,按压时间为10 分钟。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后的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 总例数×100%)、穿刺采血时间、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其中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分值0-100 分,评分范围分为三项,≥90 分表示患者很满意、65-89 分表示患者满意、≤64 分表示患者不满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穿刺采血时间较短、家长满意度评分较高的一组患儿表示采用的穿刺方式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对比,实验组>常规组,且实验组中穿刺失败患儿10 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67%(740/750);常规组中穿刺失败患儿25 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7%(725/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n/%]

2.2 2 组患儿的穿刺效果

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儿的穿刺采血时间较短、家长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儿的穿刺效果[±s]

表2 2 组患儿的穿刺效果[±s]

组别 例数 采血时间(s) 家长满意度(分)常规组 750 13.56±1.83 69.49±2.85实验组 750 12.50±1.51 74.25±3.85 t-12.235 27.214 P-0.000 0.000

3 讨论

参考相关医学文献资料发现[4],桡动脉主要位于人体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 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处;因此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在穿刺采血过程中无疑会加大采血者的难度,而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方法,由于患儿的桡动脉血管表浅,周围脂肪少,经常会在穿刺过程中致使患儿出现严重的疼痛现象,或者进行重复穿刺,导致患儿家属无法进行有效的接受[5]。因此,针对儿童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是目前医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划线定位法的穿刺方式已经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均获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6],该种方法可以有效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桡动脉解剖学特点选取合适的穿刺位置,整体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对比,实验组(98.67%)>常规组(96.67%),且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儿的穿刺采血时间较短、家长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学上表示人体的上桡动脉主要由肱动脉分出,且上段位于肱桡肌的深面,而下段却主要位于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下行部位,位置较浅,位于人体腕关节上方位置可触及,并且表面仅有一层皮肤及筋膜,因此一般的采血进针点通常由医务人员触摸决定[6],但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其桡动脉血管较细,如果患儿未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或者操作有误,均将产生脱水、休克以及循环衰竭等现象,因此临床中还需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症的排查和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

综上所述,在我院小儿桡动脉穿刺采血过程中,相比传统桡动脉穿刺法,划线定点穿刺法应用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也可以缩短患儿的穿刺采血时间,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儿家长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桡动脉成功率我院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的短期影响及护理要点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 例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