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12-09王瑾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胰岛素新生儿血糖

王瑾萍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西 太原)

0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也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率,该病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妊娠糖尿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糖尿病并发妊娠,即是前期已经患有糖尿病然后发生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即是在妊娠之后发生糖尿病。一般来说,临床更多的表现为后者,占90%以上。是否能够合理控制患者血糖,不仅关系着其妊娠结局,还关系着新生儿结局。对此,本文择取本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析规范化治疗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患者。对照组年龄处于22岁至35 岁之间,平均(28.5±2.1) 岁,孕周处于34w-40w 之间,平均孕周(37.1±1.3)w,体质量为57-78kg,平均体质量为(67.5±3.4)kg,其中29 例初产妇、21 例经产妇;研究组年龄处于23 岁至35 岁之间,平均(28.7±2.4) 岁,孕周处于35w-40w 之间,平均孕周(37.6±1.8)w,体质量为58-78kg,平均体质量为(67.7±3.6)kg,其中30 例初产妇、20 例经产妇。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产次等一般资料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均衡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WHO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糖耐测试满足如下任意一项即可确定诊断:其一,FPG ≥5.1mmol/L;其二,1hPG ≥10.0mmol/L;2hPG ≥8.5mmol/L。

排除标准:排除双胎妊娠患者;排除精神异常患者;排除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排除并发重度高血压患者;排除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排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运动干预、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采取规范化治疗,内容如下:

饮食治疗:根据患者病症情况及个人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满足患者机体和胎儿营养所需。就食物选择来说,应当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热量的均衡摄入,同时计算每天热量摄入的总数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2:3:5;指导患者坚持少吃多餐,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叶酸。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合理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针对FPG ≥5.8mmol/L,PPG ≥6.7mmol/L,夜间血糖≥5.6mmol/L以及超标摄入热量,发生饥饿性酮症的患者予以胰岛素治疗,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依照患者病情及个人状况调整剂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

运动治疗:以选择满足孕妇身心状况、低强度、连续进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孕妇瑜伽、散步等,保持30min/次,以心率保持在120 次/min 以下为最佳,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从而强化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将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从而发挥降糖作用。这怒骶流产征兆患者、合并内科疾病患者,禁止采用运动治疗。

合理控制体重:针对肥胖患者,保持每周增重<0.3kg,孕中后期则应该控制在每周增重0.5kg 以内,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复查尿酮体。

孕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眼底情况、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等指标,依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同时,指导患者定期进行B 超检查,从而排除胎儿畸形,同时能够定时掌握胎儿发育情况以及羊水量。还需要强化胎心监护。

监测产程:生产期间禁止使用胰岛素,并监测患者尿酮体、血糖等指标水平,2h/次,并依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将患者血糖维持在4.5-6.7mmol/L 之间。

监测新生儿状况:依照照料高危儿的标准照看新生儿,出生30min 内予以10%葡萄糖液20mL 给新生儿服用,促进开奶;出生24h 内进行血糖水平监测,然后每天监测黄疸发生情况以及皮测胆红素。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妊娠结局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等发生情况;观察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畸形、巨大儿等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FPG、2hPG、HbA1c 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这些指标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研究组患者和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表3: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情况(mmol/L)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n(%)]

表3 对比两组围生儿结局[n(%)]

3 讨论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发生趋势。在孕期发生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由于该段期间机体胎盘会大量分泌胎盘胰岛素酶、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这些激素积聚于外周组织发挥着强烈的拮抗胰岛素作用,会整体减弱机体胰岛素敏感性[2]。为了保持机体糖代谢处于平衡状态,必须相对增加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细胞如果无法代谢性的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则会引起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一般来说,孕周处于24w-28w 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到达32w-34w 便是抵抗的高峰期,因此,在24w-28w 时孕妇必须进行糖尿病筛查,针对出现高危因素,但是孕早期糖筛为阴性的患者,则需在高发期32w-34w 期间再次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3]。

经由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没有及时接收治疗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母婴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由于病症作用下导致机体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管腔逐渐变窄,由此微血管病变引发了妊娠期高血压;在高血糖环境下生长的婴儿,由于高渗性利尿导致过多胎尿排除,由此引发羊水过多;基于此一定程度增加了羊膜腔压力,使得容易发生早产、感染、胎膜早破等不良事件。同时在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下的胎儿,受到胰岛素过多分泌,脂肪降解抑制、脂肪和蛋白大量合成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以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还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病症的发生率[4]。因此,孕期进行糖尿病筛查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对来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处于特殊时期,所以血糖控制必须从患者状态着手,避免与普通糖尿病患者混为一谈,不仅要保证合理控制血糖,还要保证母体能量和满足母婴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所以,从该类患者的特点着手采用规范化治疗,该治疗措施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合理控制体重、孕期监测、监测产程、监测新生儿状况等方面着手,合理控制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分娩时间,并加强产程、新生儿监测,有主见保障母婴结局[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治疗,两组患者FPG、2hPG、HbA1c 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这些指标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和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将规范化治疗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平稳患者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素新生儿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