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民族精气节的关联性研究
2020-12-09黄伟萍
黄伟萍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0)
伟大的中华民族,以美妙多姿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中华儿女对哺育了自己的民族怀着深沉的依恋、由衷的敬爱,并且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民族的繁荣昌盛,一代一代地继志续事,前赴后继,由此形成了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它如同血脉贯通在祖国历史中,渗透在民族生活里。青年学生只有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艰辛创业求发展、抗暴御侮求生存的历史,认识我们民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所颂扬的民族精神和气节,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报国的行动。
一、不屈不挠,艰苦创业,对国家民族讲求奉献与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民经过几千年艰苦勤奋和充满智慧的劳动斗争,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使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且在长时期内居于世界之前列,对东方以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艰辛探索,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
自古以来,我们的人民或殚精竭虑为救国救民谋划国策,或激扬文字以促世人猛醒,或投笔从戎以纾国难,或致力于改革以除陈弊,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艰辛地探索、关心,并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无私奉献,为了祖国,可以舍弃一切。无论生命还是财富,无论高官还是厚禄,无论知识还是力量,只要国家民族需要,一切都可以奉献出来。从最早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传说,到近现代的变法革新,无不显示出人民艰苦创业、无私为公的精神。
相传在帝尧时代,经常暴雨肆虐、洪水泛滥,人民颠沛流离,难以为生。禹继承父业,领导人民起来治水,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变水患为水利。人们为纪念他的治水之功,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宋朝名臣范仲淹被贬后,仍然心志不改,以天下为己任,他在《岳阳楼记》中,以千钩笔力抒发自己平生信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尽责出力之心,时时压在心头,使屡处逆境的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同样,宋代诗人邓牧有诗“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王令有诗:“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都表达了为国为民忧先乐后、甘愿奉献的情怀。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挺身而出,为变法革新奔走呼号,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康广仁、杨深秀“戊戌六君子”视死如归,虽然最后由于顽固势力的反对而失败,但它作为拯救民族、振兴中华的一次可贵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革命的预兆和先声”。
晏阳初,一位杰出但鲜为人知的平民教育家,为了“民族再造的重大使命”,探索一种中国式的新型教育模式,他举家迁居定县,并动员数百名知识精英分子,包括许多博士、教授、大学校长,离开生活舒适的大城市,走向条件艰苦的乡村,以“力恶不出己,一心为平民。奋斗与牺牲,务把文盲除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见光明。唤醒旧邦人,大家起作新民。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2]作为宗旨。1948 年,东西方协会主席和董事会评价他:“像其他许多伟人一样,你不得不比较孤立地进行工作,因为只有少数人敢于追随你。然而,你的工作却终于使祖国几百万人民受益。”[2]作为单独的个人,他们的努力也许并不惊天动地,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由于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为国奉献,才有我们国家民族如此辉煌的文明。
(二)不屈不挠,对国家民族竭尽忠诚
与竭诚奉献相联系的,便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中国自古就有祭祖的礼俗,通过这一活动,“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3]后来孔子提倡“移孝作忠”,深化人们同祖国的感情,例如,轩辕黄帝是历代天子亲祭的祖先神,通过对他的祭祀以加深共同祖先的民族观念。族葬遗风和归葬习俗,促进了中华民族“落叶归根”传统心理的形成,沟通人们怀土、思亲、忆祖和恋国的情感。中华民族的成员对“父母之邦”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恋国情结源远流长,甚至宁死不屈。
屈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怀才不遇,受守旧的贵族势力排挤,被放逐后离开国都。其时,许多有才华的人如在本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周游列国去寻找知遇自己的君主,以求个人的发达。有人劝他,只要有荣华富贵,到哪国都一样。屈原愤然斥道:“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绝不干朝秦暮楚的事。”他的《橘颂》以诗言志,表白自己对故国的忠诚,要像橘树一样扎根故土,后来当楚国都城被秦国侵凌而迫近危亡,他悲愤抑郁投江自尽。
汉朝时,苏武受命执节出使匈奴,为的是两国结好,却因变故被匈奴王单于扣留,并劝他投降。苏武决心不辱使命,以死报国,但被救活了,单于把他单独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牧羊,苏武身处绝境,毫不气馁,他终日手持出使时带的节杖遥望祖国,期望有朝一日回归故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在北海度过了19 个寒暑,最后,苏武终于手持落尽旌毛的汉节回到京城长安。他去时是一个强壮的汉子,回来时已是头发斑白的老翁了。
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气节不改,浩然正气,被后人千古传诵。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文天祥受命为右丞相,担负起保卫国家、抵御外族入侵的重任。后来他在与元军作战中不幸被俘,1279 年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狱中,他面南而坐,宣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83 年他在柴市慷慨就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
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的民族精神与气节的熏陶、感染下,“忠于祖国”成为中华儿女的第一共同语言。“为祖国出力”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使许多留学国外、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毅然放弃国外的荣誉和地位,投身祖国建设。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抗战时期留学美国,美国一些大学和博物馆想留聘他,但他回答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4]其妹、弟梁思懿和梁思礼,当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时,立即启程离美回国。
桥梁专家茅以升,23 岁时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后,一份份诱人的聘书向他飞来,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无祖国,但是茅以升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使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毅然踏上回国的归途。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1935 年他留学美国,三年后取得博士学位,参加了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而钱学森就是这个实验室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在美国,钱学森不仅学术上有着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也拥有丰厚的待遇,但他始终眷恋着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要回国,美国政府便对他进行迫害,非法拘禁和逮捕他。几经周折,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经过我国政府多方努力,1955年9 月他带着全家,冲破重重障碍,终于回到了祖国。
深爱祖国的华罗庚在回国途中,写给中国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的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这种深厚的感情和思想基础,使中华优秀儿女即便在遇到波折、遭受磨难时,也会不改初衷,始终不渝地为祖国为民族尽职尽责。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能有如黄河、长江奔腾不息,虽历经无数的战乱波折、不尽的天灾人祸、多少异族入侵、几多朝代更替,但是她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更加充满着勃勃生机。
二、反对分裂,维护团结统一,与国家民族生死与共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间虽然也曾有过矛盾和冲突,但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则始终是主流。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执着追求。
(一)天下为一,反对分裂
在春秋战国后期,由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那时起,中国就成为涉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在此之前,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天下为一统”的主张,荀子也强调要“天下为一”。此后,国家统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坚持国家统一也被纳入道德评价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是具有雄才大略,完成统一大业从而安定天下的古代著名君主。虽然他们作为封建统治者,有着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一面,但他们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和人心归向而结束封建割据局面,因而仍然受到后世各族人民的景仰,中华传统文化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许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晋代的祖逖,宋代的范仲淹、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为实现国家统一,有的血染疆场、马革裹尸,有的至死念念不忘为国尽忠,他们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敬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明朝末年至今300 多年来,中国人民围绕台湾回归祖国所展开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也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统一事业的执着。1661 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到了清末,腐朽的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人民愤而反抗,发出了“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心声,在此后日本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始终没有停止过抗争。1945 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俚族英雄冼夫人的感人事迹,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俚族生活在岭南地区,冼夫人是俚族首领。陈朝时,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叛,他想利用冼夫人的威望,把她儿子召去,逼他起兵,冼夫人陷入困难的选择:要救儿子,必须跟欧阳纥起兵;要反对欧阳纥,必须舍弃儿子,她深明大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说:我忠贞报国,不能为爱子而负了国家。毅然发兵协助陈朝大军平定了叛乱,避免了陈朝的分裂。
相反,在统一的朝代里,凡是搞军阀割据、制造分裂、破坏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行径,如汉初吴楚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清朝三藩之乱等,都被各族人民世代所不齿,在传统文化中遭到贬斥。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分则弱,合则强,祖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中华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在统一的国度里,人民可以安心生产,安宁生活,潜心发展经济文化。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无一不是在祖国大统一的环境中实现的,没有祖国的统一,就没有蜚声世界的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华民族的长期独立自主和文化的连续不断。
(二)相互尊重,加强团结
民族团结是中华各族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坚实基础。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共同的历史命运,使各族人民结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建家园、共抵外侮的密切关系。
公元439 年,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如把国都迁到中原的洛阳;努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下令鲜卑族人民改穿汉服、改讲汉语、改用汉姓,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起用汉族士大夫,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改革,是对西北各族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贞观之治”时,唐朝富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时说:“自古以来都贵中华,轻夷狄,我却同等看待,待四方如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具有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州府,任用兄弟民族自己的首领为官员,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大力推行和亲政策,每次和亲都伴随着民族间人员、文化和物资等的大交流;开驿路,通互市,加强各民族间的商业往来,使少数民族的牛、马、骆驼、貂裘源源流入内地,内地的丝绸、茶叶等不断运往各方,“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的《凉州词》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繁荣的情景。由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深得人心,被当时各族人尊称为“天可汗”。
在我国历史上,主张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做过贡献的人,从来都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都会受到世代人民的歌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受到汉藏人民千年不衰的怀念和颂扬;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功绩,则受到历代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的千古吟咏;出使西域,沟通汉朝和西域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张骞、重开“丝绸之路”的班超,也都被各族人民永远纪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颂扬的人物。
三、英勇斗争,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与荣誉
祖国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自主是人民生活安定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人民得以安定生活的根本保障,“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国家的安全,个人的一切利益便都无从谈起。
(一)英勇斗争,反抗外来侵略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勇于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祖国,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民族心理,形成了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面对外来侵略,中华儿女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壮烈的牺牲精神以及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早在《诗经》中就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与子同袍”“与子偕行”的描写。边塞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讴歌的是戍边将士浴血奋战,不战胜侵略者誓不返回家乡的豪迈情怀。
戚继光抗倭事迹,堪称抗敌御侮的典范。明初,由在日本内战中溃逃出来的残兵败将结成的匪帮,开始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被当地人民斥为“倭寇”。明中叶以后,倭患更加严重,数年间,江浙人民被杀者不下数十万。戚继光投身抗倭,决心杀贼保民,“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无私为公之心跃然纸上,他率军经过十年浴血奋战,终于平定了倭寇,保卫了祖国海疆。
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民族尊严。1865 年,中亚浩罕国匪酋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建立起伪政权“哲德沙尔汗国”,辽阔万里的新疆几乎全部落入沙皇俄国和阿古柏匪帮的魔掌。身任陕甘总督、已68 岁高龄的左宗棠主动请缨,旌旗所指,所向披靡,终使残匪败逃入沙俄境内,英帝侵略新疆的阴谋也随之成为泡影。左宗棠光复新疆之战,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完整,意义重大深远,后人有诗赞曰:“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这些抵御外国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的对象,这些颂扬也给近现代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掀起予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影响。
(二)视死如归,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与荣誉
伟大的中国是不可侮的,中国人民从不屈从于任何外力。自外国侵略者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就奋起抗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长城,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与荣誉。在这些斗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不朽的民族英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的民族精神与气节继续发扬光大的历史。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官吏、将领和士大夫,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深明民族大义,挺身而出,肩负起抗击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历史重任。当他受命去广东查禁鸦片时,深知“此役乃蹈汤火”,但毅然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奔赴反侵略前线。虎门销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百年反侵略斗争史的光辉一页。
关天培,一位为保卫祖国,与侵略者奋力拼杀,血染炮台的抗英名将,至今英名长存。关天培年轻时就钦佩为国捐躯的英雄,赞赏他们“死以报国”,本来他想考科举,但当他看到清政府国防薄弱时,便投笔从戎,改练武科。1841 年英军进犯虎门,关天培以孤军死守,亲上炮台并当众宣誓“人在炮台在”,将士们在他的感召下,斗志昂扬。2 月26 日,英舰向虎门各炮台总攻,62 岁的关天培身先士卒,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缺乏,他与400 余名守军全部英勇地为国捐躯。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林海雪原、椰林南岛、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成为中国人民抗日的战场,涌现了像“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宁死不屈的爱国勇士,其中,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将军堪称无数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率领的小分队被日军长期围困在林海雪原里,断绝了粮食,身边的同志先后牺牲,最后剩下自己一人,仍奋战几昼夜,手持双枪猛烈射击,打退了数百名敌人的多次冲锋,最后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当敌人剖开他的遗体时,胃里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正是凭着这激荡长空、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气节,中国人民最终迫使日寇举起罪恶的双手无条件投降。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华民族最大的共同愿望就是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将士们,他们视死如归,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我们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与气节,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的关键之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通过世世代代形成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孕育了千百万为捍卫国家民族尊严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邓小平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5]因为在中国历史中,充分表现了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它永远是激励炎黄子孙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财富,永远是推动和促进中华强盛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特别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反对分裂、共御外侮、追求统一、同仇敌忾等民族精神与气节,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强调,“坚持长短衔接,将传承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由浅入深,将激发爱国之情与投身报国之行相结合。”[7]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高校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找到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自己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