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文化生态中的校园景观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2020-12-09刘小冬
肖 冰,刘小冬,谭 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大学文化生态,国内与国外迥然不同。本文仅讨论中国内地大学文化生态中的校园景观,故所谓“大学文化生态”均省略了“国内”“内地”等冠词。
据中国现代史记载,1925 年3 月12 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7 月1 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8 月20 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遇刺身亡;10 月5 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7 次会议决定,成立纪念廖仲恺专门机构。次年春,国民政府划拨广州市珠江南岸石涌口一带250 余亩土地,为仲恺农工学校校园及实验农场用地。[1]24-25此为国民政府开办现代农业工程教育之先河,也是当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纪念民主革命先驱的特色文化生态之肇始。
一
1927 年3 月26 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前身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由黄埔军校师生捐资建造的学校主楼是校园内第一个标志性景观,楼上有纪念廖仲恺的“精神不死”四个大字。[1]30-31此后,校园景观不断增加,文化生态逐渐成长,其近百年发展变化过程生动地诠释了大学文化生态的普遍特征。
(一)有满足学术发展与思想交流的语言文化体系
中文作为官方语言,始终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的通用语言,所有校园景观的文字标识首先是汉字,少数附有外语。环顾两个校区大片校园,除了陈列于纪念馆内的毛泽东致首任校长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的亲笔信外,在其他景观中题写汉字的还有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王震、叶选平、马万祺、周铁农、陈至立等国家级领导人;至于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省部级党政领导题写汉字的校园景观更可谓数不胜数。当然,学校也有外国语学院,辖英语、日语等四个系部,负责全校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并且从建校之初乃至当下,均有外籍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中文的通用语言地位。总之,以中文为主的中外语言和谐运行体系,是大学文化生态发展的助推器。
(二)有适宜教学科研及交流的文化生活环境
校园不是纯粹的自然生态公园,而是尽可能保护自然生态、大量渗透人文精神、师生共建共享的文化生态家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上个世纪建设的近300 亩校园(广州市海珠区),以及本世纪初启动建设的1,500 多亩新校园(广州市白云区),都是珠江三角洲水道如网、山丘罗列、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的生态佳境。九十多年来校园新增建筑物、运动场、试验田等景观场所,种植了大王椰、小叶榕、白玉兰、绿化芒、黄槐、凤凰树、木棉等几十种园林树木,芳草连片的绿地随校园景观同生共长。校园的清晨到处鸟语花香,午间或有蝉噪风清,晚来听取蛙声一片。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衬映着校园内特有的文化生态,为拥有文化传播与创造能力的教育者和具备文化传承与创新潜能的受教育者,营造了亲近自然、涵养文化的校园生活环境。
(三)有坚持价值观导向与促进学术发展的文化平衡机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自创办九十多年来,始终将何香凝倡导的“扶助农工,注重实践”办学理念,作为持之以恒的价值取向,学校正门广场的两块校训石上深深镌刻的这八个大字,渗透着坚守初心的力量。为实现廖仲恺一生爱护农工、扶助农工的心愿,1927 年新生入校时的规定是,“蚕丝本科,学制3 年”“蚕桑实习科,学制1 年”,新生“以略识书算的农家子弟为基本,所有衣食住宿,概由政府供给,并月给津贴3 元。”[1]30-33从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对于师生事业发展有所不利,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学校通过延长学制(1929 年起,改3 年制为4 年制)、增设课程等方式,推动教学课时与质量相应提高,逐步在探索办学的实践中实现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现实中不论哪所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和学术充分自由、对外文化交流都会密切交织,难免有些摩擦甚至碰撞;但是,凭借中华文化智慧,建立健全符合各校实际的文化生态平衡机制是可能的、必须的。
(四)有内涵深刻和表现特殊的文化标识系统
校园景观是展示文化标识的重要载体,例如学校大门、纵横校道、各类建筑,以及广场、雕塑、花坛、草坪、指示牌、宣传栏等等,在它们身上分别亮出的是:赫然醒目的校名、心灵启迪的校训、寓意深邃的校徽,甚至还有艺术镌刻的校歌。更重要的是,校园景观不仅实现了文化标识的直观表达,它们还蕴含着足以影响学生信仰、精神和情绪的远大理想与优良校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著名校友、国家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曾对采访他的学生记者说,他的感觉是校训不仅是刻在石头上的,更是刻在师生的心里,所以才有历代师生一脉相承的“朴实、踏实、务实、现实”的优良校风。
二
大学校园景观的核心价值与旺盛活力,在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校园内最富生命力、经久不衰的景观,就是大学文化生态的优质资源和精彩看点。
(一)人物雕塑立于文化生态高原
校园雕塑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学校景点,特别是校园人物雕塑,它们的实质应当是大学文化生态的制高点,其文化意义和导向作用不言而喻。一般而言,校园人物雕塑可分为本校名人雕塑、历史名人雕塑、非特指人物雕塑三种类型。其中,与本校文化生态发展密切相关的本校名人雕塑多为首选;其次是非本校名人但对本校文化生态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历史名人雕塑;只有极少数学校没有前两种人物雕塑,仅有非特指人物雕塑[2],这只能说是一种文化生态的缺憾。从设立本校名人和历史名人雕塑的条件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没有缺憾只有优势;两个校区都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雕塑,即:邓小平题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像”和杨尚昆题名的“伟大革命者何香凝先生像”。廖、何二人既是本校名人又是历史名人,极具亲和力,他们的塑像使全校师生充满自豪感。所以,校园人物雕塑矗立之处,就是该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高地,恰似喷涌文化生态源泉的高原。
(二)校史文物奠定文化生态根基
一个学校的历史或长或短,各有千秋,关键要保护好自己的校史文物,讲好本校故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校史文物不可谓不丰富,但有一件事笔者感觉有点可惜:学校于1984 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不久,曾经有蒋介石题字的老主楼却拆建为教工宿舍了。如果与至今保护完好的老办公楼(1928 年建成)、老实验楼(即“乐干楼”,1931年建成)相比,老主楼的文物价值只高不低;好在纪念馆内还保存着发黄的老主楼照片,换成一种非实物方式展示着学校最初文化生态中的老主楼模样。相比之下,老办公楼十分幸运,因为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设立,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落户老办公楼了,1982 年8 月30 日正式开馆,10 月12 日即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览廖仲恺、何香凝的革命和爱国事迹。1983 年6 月1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逝世,后经中共中央同意,纪念馆增加了廖承志事迹陈列。此外,“乐干楼”时常更新的校史展,与纪念馆的历史陈列互相呼应,充分开发利用了本校文化生态宝藏,每年都向入学新生讲述革命先辈和学校发展的励志故事,并作为省、市、区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凡重视文化生态建设的学校,就是要从保护校史文物做起,固本强基,一刻不松。
(三)校园建筑记诵文化生态变迁
记诵是凭借记忆进行的朗诵,是记忆事物的语言表达。校园建筑的记诵,则是校园文化的记忆通过建筑语汇表达出来,实现文化生态的时空延续和诗意建构。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新建的白云校区,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小河叫作“新陂涌”,两岸坐拥绿地垂柳和四季鲜花,景色优美,平时水量不大、汛期可以排洪。教学科研及生活区分设河涌两边各得其所,一期工程已建成并使用的桥梁,分别顺着该水系流动方向用了五个地名命名,即:南海、中山、澳门、乐昌、罗定,其意义在于记诵抗日战争时期,全校师生先后辗转多地办学的校史。当然,顺水推舟般的让桥梁记诵文化生态的移动与变迁非常贴切,但不同校情与环境的学校以情景融合的其他建筑物记诵校史文化,也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目的,一切符合学校生态环境实际的建筑景观都值得赞赏。
(四)劳动与创造优化文化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常年处于建设与维护之中,不会是纯自然生态原貌,但却是最善于利用自然条件打造文化生态的自由天地。秀美的校园每到春意盎然的季节,不仅是本校师生员工的至爱,也是各界人士热捧的探春审美胜境,近年有人大呼“赏花不用到处跑大学校园花正好!”即便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妨碍人们进入校园,网络走红的大学校园“云赏花”依然吸引了无数眼球,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态之美得到了社会公认。值得强调的是,美丽校园的背后是匠心独运的校园建设者们的辛勤劳动与劳动教育。赏花人不仅要看见花,还应想到栽花、养花、护花的人,“花匠们”既是环境优化与护理的劳动者,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者。他们为实现生态文化发展创意的劳动付出,值得所有人尊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有着常年组织学生分批参加校园美化劳动和农场生产活动的传统,在校园文化生态中唱响“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3]。
三
莘莘学子毕业多年后,对母校依然眷恋的情感也是一种“乡愁”,校园景观则默默地发挥着承接学子“乡愁”的文化功能。
(一)存储筑梦之源的记忆
首次跨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一般都是生理刚刚成熟的青年,也是刚刚被宪法赋予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他们在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人生规划设计。不论最终获得什么学位,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几乎是“眨眼间”新同学就华丽转身为毕业生了。奔向各自工作岗位后,事业与家庭的重担压在肩上,一扛就是十年、二十年、几十年。蓦然回首,最难忘的还是筑梦青春、活力四射的大学时代。于是,凡毕业多年之后回访母校的学生,除了向老师表达敬意,就是在校园景观中寻找记忆、加强记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1984 届毕业生,在捐给母校的园林石上深深铭刻着“梦之源”三个大字,这正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记忆标签。
(二)恢复追梦起步的情景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是大学校园拍照留影的巅峰期,一张张人景融合的照片记录着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历史瞬间。经历若干年追逐奋斗目标的努力与付出之后,毕业生迈开追梦第一步的记忆逐渐被融入社会现实的画面覆盖了。但是,一旦毕业生重返母校,再见校园景观就能恢复当年记忆。诚然,也许校道旁的垂柳换成了白玉兰,学生宿舍的木架床被金属组合床替代,但校门、校道、主要建筑及其展示的校名、校训、校风都在,返校毕业生置身其中犹如回到踌躇满志的追梦起点。在2017 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庆90周年的“院士回母校”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说,我虽然看见的是新图书馆,但脑海中反复呈现的是自己在老图书馆里“不放过每一本书”的学习画面。为此,当年的图书管理员称赞他是“读过仲恺每一本书的学生”[4]。
(三)添加圆梦之旅的动能
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将梦想变为现实是不断递进的奋斗过程,尽管推进这一过程的动能主要靠自发产生,但因外界“给力”而产生的动能也很重要,其中包括来自大学文化生态所产生的导向明确的前进动能。校园景观因其处于文化生态的显著位置,大学生自进入校园第一天起就从中获取日积月累的动能。如果学校建立了学生参与校园建设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及环境管理,必然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感与获得感,同时为蓄势待发的圆梦之旅添加更多动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10 年开始启用新建的白云校区后,立即组织学生投身校园景观建设,还发动学生参加主要建筑景观及路桥命名活动,效果甚佳。当纪念革命先辈的“仲恺路”“香凝路”“承志路”三条校道以及反映校史的五座桥、两片园林、两处学生公寓、一湖一渠命名成功后,积极参与命名征集活动且所提交方案被采用的学生全部受到学校表彰。[5]通过校园景观的命名活动,不仅给受表彰的学生以极大鼓舞,更为所有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同学们添加了实现梦想的宝贵动能。
大学文化生态是大学所有文化现象的总和,而校园景观则是大学文化生态多层次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依然不够,仍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