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2020-12-09吴光霞
吴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小儿脑性瘫痪一般称为脑瘫,患儿常表现为姿势异常、肢体运动障碍等,是导致患儿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1]。患儿康复护理期间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家属心理压力较大,进而影响康复护理的顺利进行。康复护理是小儿脑瘫患儿不可缺少的护理内容,但是由于患儿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会加大沟通难度,因此,需要对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沟通技巧引起重视[2]。本研究选取我院小儿脑瘫患儿66例,观察沟通技巧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小儿脑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10岁,平均(5.28±1.82)岁,痉挛型9例,手足徐动型10例,混合型1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1~11岁,平均(5.27±1.57)岁,痉挛型8例,手足徐动型11例,混合型14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三岁以下的患儿,1天锻炼1次,1次30 min,三岁以上者,1天锻炼2次。并对家长进行指导,提高患儿康复效果。
观察组采用沟通技巧,①语言沟通:患儿入院后,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带领患儿及家属熟悉医院环境,针对患儿及家属存在的疑问,护理人员积极解答,减少其心中的疑惑。患儿年龄较小,再加疾病的影响,其常常不能配合临床工作,因此,需采取鼓励性、表扬的语言,取得患儿信任。同时,注意家长心理状态,向其讲解患儿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使其能配合做好患儿护理工作。告诉家长家庭护理内容,叮嘱其及时复诊。②非语言沟通:将患儿病房各物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及时更换床上用品。了解患儿心理特点,为使其提高配合度,可在病房中放置玩具等趣味性元素物品。在患儿哭闹时,可通过拥抱、抚触等当时减轻患儿心理压力。患儿疼痛时,护理人员需表现出同情、理解,与患儿家属交流时,需表现出真诚、关心,给予充分的尊重。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即日常生活能力好;家长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90~100分、60~89分、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ADL评分(34.11±4.51)分,对照组ADL评分(34.28±4.82)分。t=0.1479,P=0.8829。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77.52±6.23)分,对照组ADL评分(60.38±7.32)分,t=10.2433,P=0.0000。
2.2 家长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16例48.48%,满意16例48.48%,不满意1例总满意32例,总满意度96.97%,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33.33%,满意15例45.45%,不满意7例21.21%,总满意26例,总满意度78.79%,x2=5.4113,P=0.0200。
3 讨 论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儿科疾病,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并且对其家庭造成了较大负担[3]。当前,脑瘫并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常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来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脑瘫患者预后质量影响加大较大,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明确护理人员、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因此,护患沟通就成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顺利进行的关键[4]。
本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77.52±6.2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6.97%)高于对照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语言沟通,另一种为非语言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重语言技巧,准确的表达及传递相关信息,交流时采用柔和、恰当的语言,提高患者信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家长满意度[5]。非语言沟通则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沟通方式更具表现力及吸引力,其发挥的作用是语言沟通不能替代的,能进一步增加患儿安全感,减少不适感。在整个过程中,重视家长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健康宣教,使其掌握康复锻炼技巧,并且能学会引导患儿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所以,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能促进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