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过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12-09王健美
王健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00)
1922年胰岛素刚进入临床过敏反应频繁出现,由于胰岛素的种属和纯度问题造成的。1936年鱼精蛋白被加入长效胰岛素制剂里,鱼精蛋白也成了一种过敏原。1982年人胰岛素问世,胰岛素过敏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任何其他药物替代不了的。
1 胰岛素过敏的临床特点
(1)胰岛素过敏是蛋白类药物过敏中一类特殊的变态反应,严格的应叫做胰岛素制剂过敏。它绝大多数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极少数为Ⅲ型变态反应,也有Ⅳ型变态反应的报道[1]。
(2)胰岛素过敏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有文献报道[2]胰岛素过敏局部反应占81.4%,全身反应占18.6%。局部反应主要表现是注射部位出现瘙痒、红肿、硬结、皮疹、水泡等,通常注射几分钟至几小时均可发生,可自行消退,再次注射仍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中断注射胰岛素后又重新开始,非常罕见,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症状包括全身性皮疹、瘙痒、出汗、胃肠不适、呼吸困难、心悸和血压下降等[3]。
2 胰岛素过敏原因
2.1 对胰岛素本身过敏
动物胰岛素中杂志较多且属于异源性,患者这是对胰岛素分子本身的过敏[4]。重组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与人体内的自身产生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但是仍有报道其有过敏反应的发生。目前认为胰岛素的浓度过高,形成了多聚体,其三维空间构象的改变使它有一定的抗原性[5]。胰岛素类似物是在人的胰岛素的基础上改变了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序从而具有抗原性。
2.2 对商品制剂中的添加成分过敏
鱼精蛋白、锌、间甲酚等是胰岛素的主要添加剂。胰岛素过敏中真正对胰岛素分子过敏的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是对其制剂中的添加成分过敏。鱼精蛋白能使胰岛素在体内代谢时间延长,在中校和长效胰岛素过敏中常见[6]。
2.3 注射途径及方式
常规的胰岛素给药途径是皮下注射,局部吸收因素影响着胰岛素过敏的发生。王海慧等报道了[7]1例肌肉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
2.4 过敏体质与年龄
刘维军等[8]报道50~59岁发生胰岛素过敏最多。对胰岛过敏的患者通常有其他食物或药物的过敏史,这类患者一般是过敏体质。
3 护理对策
3.1 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
对动物胰岛素过敏的选择重组人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类似物。对鱼精蛋白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含鱼精蛋白的胰岛素,例如甘精胰岛素。对锌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选择不含锌辅料的胰岛素,例如谷赖胰岛素。谷赖胰岛素是目前唯一不含锌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制剂[9]。
3.2 选择正确的注射方式
首先要查看患者是否使用正确的注射方式,所用的注射器类型是否为劣质品,消毒用酒精纯度等以及其他局部皮肤刺激情况。胰岛素注射技术据调查显示[10],94.4%的患者在同一部位内进行轮换注射,仅22%的患者遵循“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的规则。冯文焕等[11]指出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只出现局部反应的过敏情况而不出现全身的症状不能除外是不是胰岛素吸收不良刺激局部组织而引起的类似过敏的症状。无针注射具有使药液进入皮下脂肪后呈弥散分布的特点。使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能够缓解患者的局部过敏反应[12],因此可以尝试将其用于对胰岛素过敏的患者身上。应用胰岛素泵脱敏成功后,但对皮下注射每日多次的注射模式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案[13]。
3.3 脱敏试验
(1)通过皮试选出胰岛素过敏反应最轻的一种胰岛素。近年来使用胰岛素泵脱敏治疗已成为了首选。张静等[14]报道了通过传统脱敏方法失败转为胰岛素泵再次进行脱敏成功的案例。
(2)脱敏护理:①脱敏试验前应先评估患者腹部皮肤情况,避开结节红肿等地方。②脱敏全程应有专门的责任护士,认真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并详细记录。③在试验时保留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以便备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主诉,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随时停止试验。④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⑤脱敏过程中避免接触易致敏物质[15]。
3.4 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反复过敏血糖控制不佳,情绪不稳定,应及时沟通给予心理疏导[16],必要的时候寻求家庭帮助,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