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稳定效果的影响

2020-12-09沙丹丹

关键词:体征病情护理人员

沙丹丹

(长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51)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指十二指肠、胃、胰胆等屈式韧带以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有呕血、黑便、贫血、发热等,当出血量过大时,极有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器质性损伤,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生命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45例,女33例,年龄19~71岁,平均(45.27±5.58)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两组受检者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急诊护理:(1)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时刻高效率运作。首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补充液体、输血,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周围循环。在必要时为患者提供镇静剂。(2)止血药物使用。根据医嘱及时、准确提供止血药物,叮嘱患者严格按照用药规格服药,避免出现中途无故停用或者多服少服现象,若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应及时汇报。(3)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4)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耐心仔细为其答疑,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6)细节护理。对于出血量少患者,指导服用流质、温度较低食物,逐渐向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过度,禁忌食用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病情稳定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s)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²检验,P<0.0 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病情稳定情况:<1小时11例、1~2小时24例、2~3小时3例、3-4小时1例,2小时内病情稳定达89.74%,对照组对应有7例、14例、14例、4例,2小时内病情稳定达53.85%,观察组病情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x2=12.409,P=0.000)。

3 讨 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因此,抓紧抢救时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急诊护理工作在控制病情、挽救生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知识讲座或者培训,加强实践操作,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尽快在短时间内准确评估、判断患者病情,熟练掌握休克、再出血症状表现,及时向医生汇报收集到的患者基本信息,与主治医生形成默契配合,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提高紧急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保持清晰头脑,熟练进行进本护理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明确各项病症产生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加强病房巡视工作,主动与患者保持沟通,向其普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消除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全面改善护理质量。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2小时内病情趋于稳定,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实施急诊护理,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服务,可提高抢救效率,稳定病情。

猜你喜欢

体征病情护理人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