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09秦莉芝崔忠良
秦莉芝,崔忠良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1.神经内科三病区;2.普外二病区,山西 晋中 030800)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存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和发病率,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严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瑞舒伐他汀,此种药物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有临床研究显示,不同药物用量所得的效果存有一定差异。因此本次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展开了研究,同时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5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7月~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5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每组25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入组标准:患者全部和疾病相关标准相符,经相关临床检查全部确诊。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排除标准:对本次实验药物过敏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其中实验组141例男患,109例女患,年龄49~74岁,年龄均值为(61.5±3.6)岁,发病时间为6~25 h,平均发病时间为(15.2±1.8)h;对照组149例男患,105例女患,年龄51~74岁,年龄均值为(62.3±3.2)岁,发病时间为5~25 h,平均发病时间为(14.9±1.5)h。以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开展改善脑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糖、维持血压、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治疗,使用10 mL舒血宁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0.1 g。对照组患者使用10 mg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每天1次;实验组患者使用20 mg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每天一次,均在晚餐后服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对患者神经缺损情况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满分45分,分值越低缺损情况越轻;使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进行评价,共计100分,分值越低能力越差。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LDL-C、TG和TC。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选择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实验数据,[n(%)]代表计数资料,用x2检验;(±s)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5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
实验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18.12±2.04)分,治疗后(5.45±1.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3,P=0.288);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17.87±3.11)分,治疗后(9.69±0.8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3,P=0.288)。实验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65.25±3.74),治疗后(80.21±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65);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65.74±1.87),治疗后(76.69±1.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70,P=0.000)。
2.2 对比50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
在LDL-C、TG和TC水平上,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50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s)
分组 LDL-C(mmol/L) TG(mmol/L) T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250) 3.85±0.41 1.28±0.36 1.79±0.21 1.29±0.18 6.78±0.69 3.58±0.51对照组(n=250) 3.84±0.39 2.16±0.44 1.81±0.26 1.62±0.15 6.81±0.75 4.66±0.33 t 0.279 24.475 0.946 22.269 0.465 28.111 P 0.780 0.000 0.345 0.000 0.642 0.000
2.3 对比50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皮肤瘙痒2例,血尿素氮升高2例,便秘1例,总发生率为2.00%;对照组皮肤瘙痒1例,血尿素氮升高1例,便秘2例,总发生率为1.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113,P=0.737)。
3 讨 论
临床中急性脑梗死常开展溶栓治疗,再通闭塞血管,以有效缓解神经缺损情况,但是此种治疗方式对时间窗要求极高,还需配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和TC,并能够起到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抗炎功效。其中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属于二级预防药物,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进而稳定并抑制斑块的产生,阻止斑块脱落[2]。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在调节血脂、抗炎和稳定斑块方面有很大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用药,对HMGCOA还原酶有效抑制,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产生,减少胆固醇含量,对血管内膜和脑膜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逆转和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以稳定斑块。
在本次实验中,使用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为对照组,使用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为实验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实验组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的LDL-C、TG和TC水平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为2.00%,对照组为1.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优于小剂量,有效保护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脂水平,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此外适当增加药物使用剂量不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还可确保治疗疗效,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多加采用和推广。
总而言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