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对比研究
2020-12-08耿莎莎
耿莎莎
摘 要:英美文学中,《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文学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本文简单的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概述,明确其主要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基础上,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重点对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进行对比,如文化底蕴的对比、文学表现手法的对比、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对比等,以期能够让读者全面的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加深对《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内容的理解,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英美文学;《老人与海》;文化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2-0-02
引言: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对文学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由此衍生的文学作品特点存在差异性,促使世界文化多种多样。在英美国家发展中,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为文学创作注入了生机,促使英美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今,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为此,积极进行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对比分析意义重大。
一、《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相关概述
在文学领域,英美文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老人与海》和《鲁滨逊漂流记》是最主要的代表,其是美国和英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故事的背景,主人公的品质等等,但是在文化意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1]。
(一)《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概述
1719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属于一篇长篇小说,是由丹尼尔·笛福创作的,原本名称为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该作品的主人公是Robinson Crusoe,其出生在商人家庭,对遨游四海有着强烈的愿望。《鲁滨逊漂流记》中描述其在一次航海中,因为海难,最终流落到荒芜的小岛上,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但是Robinson Crusoe没有放弃,而是以自己的坚韧不拔的品质生存下来,并解救了星期五,和其在岛上共度了二十八年,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主人公奋力进取的精神值得深思。
(二)《老人与海》的相关概述
《老人与海》的作者为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全名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作品的起初名称为《原有的海》,原本名称为The Old Man and the Sea,属于一部中篇小说[2]。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处于底层社会的老渔夫,重点描述了其和巨大马林鱼的斗争,表现了老渔夫铁骨铮铮、不屈不挠的精神,呈现了浓厚的美国本土文学特色,并且该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文化意象对比
(一)文化底蕴的对比
《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作为著名的英美文学,在主题方面虽然有一致性,都是以海洋为主,描述了主人公和大海的故事,但是通过对其文化意象分析可知,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3]。
1.《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化底蕴
《鲁滨逊漂流记 》虽然融入了多个想象性质的元素,但是其实际上彰显着现实主义色彩。尤其是在鲁滨逊 品质描写方面,加入了较强的现实要素,体现了他勇敢且坚毅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人类在困境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细细品读《鲁滨逊漂流记》,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从表面来看,作者写鲁滨逊 在荒岛上生活的28年,但实质上其所想表达的是他当时的思想信念及其所处的环境等[4]。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所处的是中等阶层。在当时,此阶层生活状态相对来说是比较舒服的,不用为生存所奔波忙碌,也不会受到野心的折磨。但是在作者的笔中,没有将属于中等阶层的主人公描述为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而是表现了鲁滨逊坚定的航海信念和勇于探索世界的精神。在面临困难时,没有放弃,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可见,主人公是以为有主见、有魄力的男子汉,作者对鲁滨逊美好的品质与精神进行了赞扬。
2.《老人与海》的文化底蕴
在《老人与海》中,作者写主人公的初始地位与《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初始地位有所不同,其完全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和大海斗争中,生命气息薄弱的老人没有依靠,他只能借助自己仅有的鱼枪和船只进行搏斗。在不断的努力 和拼搏下,虽然老人获得了胜利,但是其最终并未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所以也不能说是完全成功。不可忽视的是,在经过一次次的搏斗,老人身上多了一层“硬汉”的气质。
在《老人与海》中,“大海”并是单单指老人捕鱼的环境,大鲨鱼也不是简单出现的。在老人的眼中,大海是生存的重要基础,能够为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所以,站在老人的角度来看,大海是宝贵的,是美丽善良的。但是,有的时候,大海也会表现残忍的一面[5]。可见,老人并没有将大海看作单纯的环境,而是将其当作一名女性来看待。要想真正的理解作者笔下的大海,还应该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和当时美国的现实状况联系起来,进而能够明白大海实际上代表着黑暗不公的社会状态,老人眼中美丽的大海正是当时 人们美好的愿望。笔者所描绘的大鲨鱼则代表着邪恶势力。尤其是在描写凶猛大马林鱼时,其与老人单薄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说明弱者的力量是微小的,难以有效抗对强大的邪恶势力。
(二)文学表现手法的对比
《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都是将大海作为故事背景,表达了主人翁美好的精神品质,但是在表现手法上,两部作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很多不同之处。
1.《鲁滨逊漂流记》的表现手法
在该部作品,作者对主人公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其描写是以资产阶级形象代表着手的。因此,在实际描写过程中,把资产阶级所面临的矛盾体现了出来。从故事的引线来看,其主要是主人公坚定的信仰、坚持不懈的品质,并借助主人公的英雄事迹,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鲁滨逊漂流记》所使用的手法比较特殊,是以日记形式进行阐述的,也就是以第一人称为主进行了故事情节的设计和推动。将故事分为了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一,主人公离家出走之后的3次远航。二,第四次离家远航,最终流落到荒岛上,对其相关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述,此部分也是重中之重。三,写了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活种种[6]。作者以日记的形式,重点描述了主人公在荒岛上所发生后的事件,刻画了一个英雄形象,让人们加深了对不屈不挠鲁滨逊 的印象。
2.《老人与海》的表现手法
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设为一个迟暮、气息不断削弱的渔夫。写这个渔夫在好几天未进食的状况下,投入到一望无际的海洋中去捕鱼。另外,作者还安排了十分凶猛的马林鱼,将本身处于弱势地位的渔夫置于更加艰险的环境中,甚至是使其面临着绝境。通过紧凑故事情节的安排,有效调动了读者的情绪,使其情绪随着人物出场的安排不断变化。同时,还以缓急相间的手法对老人出海时间进行了描述,增加了真实感,为读者也提供了更加逼真的画面,有助于促使其身临其境感受和体会老人的情绪[7]。尤其是在和大鲨鱼和庞大的马林鱼战斗当中,虽然老人的身体变得更加疲惫不堪,但是其为了生存与生活,并没有放弃,而是奋力在抗争,不气馁、不示弱,最终战胜了艰难险阻。此种表现手法有助于牵动读者的情绪,使其阅读中,会不知不觉表现对老渔夫的担心。尤其是在细节描写中,更是将老渔夫坚强的意志、不认输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三)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对比
两部作品在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阶级存在差异性。《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原来是属于中上层阶级的,有着比较富裕的家境。之所以要出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贩卖奴隶,二是为了冒险。而《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比较困苦,甚至还面临着解决温饱的难题。所以,老渔夫出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填饱肚子。
第二,表达的思想存在差异性。《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 在流落荒岛之后,表现了对文明社会深深的依赖,如枪支弹药、衣服等都是最好的证明。而《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在与大海抗斗中,表现了对原始力量的依赖,主要是因为在搏斗中,老渔夫靠的是自己的力量[8]。
从上述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这两部作品在主题深化创设的情景方面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前者表现了资产阶级虽然对冒险、自由有着强烈的向往,但是对原本的物质生活依赖程度是比较高的,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后者表现了社会底层人们艰难的生活,表现了其对不公命运的愤慨,展现其顽强的抵抗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是英美文学主要的代表作品,并占据着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故事大纲上虽然较为相似,但是其文化意象是存在差异的,主要表现在文化底蕴、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要想全方位的了解这两部作品,有必要加强对其文化意象探究,以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有效凸显其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焱.读好书,和高尚的人对话——以《鲁宾逊 漂流记》为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49-51.
[2]汪盈希.从文化语境角度浅谈翻译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20(07):118-120.
[3]马加骏,吕颖.新时期宁夏文學中动物叙事的政治与民俗文化寓意——以张贤亮和石舒清小说“狗”、“牛”意象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02):101-105.
[4]李灿宇,李永兰.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以《老人与海》中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9(17):135-136.
[5]张立峰,关姗,何守仁,等.后殖民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及其当代价值[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3):83-86.
[6]陈丽芳.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对比分析——以《鲁滨逊漂流记 》和《老人与海》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5):78-80.
[7]王磊.浅析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以《老人与海》和《鲁滨逊漂流记 》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15-18.
[8]罗惠卿.在《鲁滨逊漂流记 》和《老人与海》的对比中看英美文化差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