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家校社联合提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研究

2020-12-08耿爱英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素养

耿爱英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对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要立足于以信息技术,并把家庭、学校、社会相联合,突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及思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以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本文在对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立足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紧密结合,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以更好地培养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社联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111-1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并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到一起,为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及体育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及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促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通过把握家校社三者之间的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地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及锻炼兴趣,使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把握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加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以提升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一、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中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指导中学生有效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关于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健康意识培养、体育文化培养和身体素质培养几个方面。

1.健康意识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以健康锻炼作为指导思想,将其与体育知识教学、体育锻炼进行紧密地结合,从而使学生借助于理论知识的指引,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

2.体育文化培养

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素养,是联系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重要媒介,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体育文化培养过程中,注重把握人文知识、体育锻炼知识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識及参与体育锻炼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3.身体素质培养

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关键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身体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其关键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关键。身体素质培养主要侧重于学生运动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互联网+家校社联合提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对策分析

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突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关于互联网+家校社联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突出家校互动交流,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

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立足于体育核心素养内涵,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把握,发挥家庭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学生体育锻炼当中,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家校互动交流过程中,可以创设家长课堂,使家长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把握,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指导家校之间的互动及交流,从而使家长在学生放学后,带领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使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有效地指引。

2.把握家校信息化共育体系,开拓教育教学视野

为了进一步推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及交流,要注重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功能及作用,构建家校信息化共育体系,实现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信息化共育体系的构建,可以利用校园网、班班通、家校通等平台,结合QQ、微信等沟通交流手段,实现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利用家校信息化共育体系,打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使家长能够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掌握学生成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做好指导。此外,借助于家校信息化共育体系,也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在家锻炼、学习情况做好把握,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及指引,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消化,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中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一来,通过双方的合作互动,使中学体育教学更加有效。

3.联系家校社协调发展,形成体育教育协力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要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做好把握,加强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同时,注重把握家校社三者的协调发展,搭建互联网互动交流平台,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这一过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社会、家庭对学校、教师的理解,使社会、家庭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支持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有效开展。这样一来,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及践行体育教育责任,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及体育核心素养,为中学生更好的成长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开展中学生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做好把握,使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地渗透及应用,使体育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把握家庭、学校、社会在中学生体育教育中的地位,构建三者的协调联动机制,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及指引,使体育教学的范围得到有效地拓展,以更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小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5):81-82.

[2]孟芬琴,徐贵.核心素养下中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34+136.

[3]李增.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中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204+208.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河南 商丘 47600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