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2020-12-08李玉莲冯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心血管家属护理人员

李玉莲,冯冉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因为我国数据经济在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也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舒适护理是目前为止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承担很重要的位置,不仅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还提高了医院的名誉[1]。现将本院收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取的10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50-70岁,平均(60.28±2.64)岁;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9-69岁,平均(60.55±2.12)岁。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可自行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无差距,(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仔细的记录和观察。

1.2.2 观察组:舒适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时,可能情绪上会有很大的波动,面对未知的治疗还有环境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引导,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准确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心理指导和心理调整等。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患者能够积极有信心的面对临床治疗[2]。②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饮食需要制定一个基本的计划,护理人员也需要每天控制患者的营养吸入,面对需要忌口的食物也需要告诉患者家属,引导患者的整体情绪,针对需要输液的患者,需要更换清淡的食物为主,避免患者食用寒冷等食物。③用药护理干预;针对药物输液的患者需要进行掌握,其输血输液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实施基本的制度,针对给药速度进行控制,减低输液的速度。④活动护理干预;在患者治疗的期间当中,引导患者做好充分的休息,控制肝糖的分解性,降低血氨和乳酸的出现,方便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⑤并发症护理。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等常见的并发症,也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吸氧辅助,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等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一举一动[3-4]。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①按照临床的调查问卷来分析两组的满意度分数,满分100分,不满意:少于60分;基本满意:60-85分之间;非常满意:高于85分,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为生活功能、社会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家庭功能四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就证明患者的恢复越好。评定标准:显效:护理结束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恢复,有些患者可以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有效:患者的疾病数据得到明显的改善,但还是没有彻底恢复;无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疾病情况没有变化,甚至更加严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临床的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中体现的计数指标为百分率,检验的方式以卡方为标准;计量指标则是用平均标准差进行显示,检验形式为t。若数据比较P<0.05,则代表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5.81)%,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之间的满意度[n(%)]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78.21±5.36)分、社会功能(80.25±5.01)分、家庭功能(81.36±2.36)分以及运动功能(77.21±2.36)分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s)

表2 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s)

组别 例数 生活功能 社会功能 家庭功能 运动功能观察组 54 78.21±5.36 80.25±5.01 81.36±2.36 77.21±2.36对照组 54 60.42±3.36 70.42±5.62 77.13±2.62 67.62±2.72 t - 8.264 9.256 5.225 5.84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显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n(%)]

3 讨论

因为我国目前一直处于老龄化严重的阶段,然而心血管疾病也在逐年递增,该疾病具备发病较急、病程时间较长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工作要求很高,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压力性[6-7]。目前本文提出了舒适护理,可以体现出医院是以患者为中心基础进行服务,对于患者在治疗阶段的期间,护理人员需要陪同,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话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展现出医院的服务体系,同时也会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方针,对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需要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让患者明确治疗的重要性[8]。

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两种形式,经过对比得知,舒适护理得到了很多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具体的优点分析如下:①舒适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清楚,患者一旦情绪过于波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均有影响。②护理人员可以调整好患者的饮食吸入,做好日常饮食的计划,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这也是让患者快速康复的基本。③用药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也会很好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为此,本文还分析得知,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5.81)%,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78.21±5.36)分、社会功能(80.25±5.01)分、家庭功能(81.36±2.36)分以及运动功能(77.21±2.36)分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提高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引导家属熟悉不良事件的因素和早期的征兆,并且教会家属做一些基本的应急措施。简单举个例子,患者出现头晕或者是呕吐等常规的不良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头晕要需要立刻卧床平躺休息,然而呕吐需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出现误吸等情况。最后,虽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症状和病理以及发病因素等均不同,但按照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情绪等情况来开设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面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需要应用舒适护理,其患者和家属均得到了良好的满意评价,并且对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有很大的提升,患者舒适一旦提高,情绪就会有所缓和,然而最为重要的是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心血管家属护理人员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