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何逢清刘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病患支气管哮喘

何逢清,刘梅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660)

0 引言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近些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部分患者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当疾病发作时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进而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根据临床相关报告指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病患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2]。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3]。在此次实验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讨论和分析,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护理方案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此1年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6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2例,年龄范围18-64岁,平均(34.52±3.68)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龄范围19-65岁,平均(34.46±3.75)岁,研究选择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4]中支气管哮喘判定标准;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③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均呈阳性;④精神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②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呈阴性;③精神异常者;④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功能衰竭;⑤未签署同意书者。

1.2 方法。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临床护理路径),重要护理措施如下:

表1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VC、PEFR、FVE1水平对比(±s)

表1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VC、PEFR、FVE1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FVC(ml) FVE1(ml) PEFR(L/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8 1532.68±156.49 2318.45±235.56 789.57±75.46 1237.51±127.42 1.52±0.46 3.34±0.58对照组 38 1533.21±159.67 2139.72±226.49 786.69±75.57 1123.37±115.25 1.54±0.48 2.37±0.52 t-0.015 3.372 0.166 4.095 0.185 7.676 P-0.988 0.001 0.868 0.001 0.853 0.001

1.2.1 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呼吸科责任护士共同组成,护士长任组长。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呼吸科的每位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工作职责,定期对责任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加强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的学习,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新入科护士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岗,并定期对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进行考核。

1.2.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部分支气管哮喘病患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导致患者不能主动配合护理。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主动和病患交流,并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疏导,减轻其心理障碍,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1.2.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患的依从性,减轻其心理负担,对临床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医护人员需为病患普及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与健康知识,并告知病患疾病的相关情况,包括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和护理方式等情况,并通过多种形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促使患者的病灶得到满意的转归。

1.2.4 哮喘发作护理:指导病患取正坐位或半卧位等舒适体位,给予其雾化吸入治疗,帮助患者顺利咳痰。若病患出现咳痰,医护人员对能配合的患者应用体位引流的方式帮助其顺利排痰。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其发生心力衰竭与呼吸骤停等状况,若患者发生多次哮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病患适量的氨茶碱或者肾上腺质激素进行注射治疗。

1.2.5 生活护理:可按照病患的饮食习惯、饮食嗜好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等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嘱咐并监督患者进食易消化之类的食物,及时为患者补充所需的营养,增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抵抗力。同时告知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保暖,保持作息规律,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肺功能仪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水平进行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VE1)与呼气高峰流量(PEFR)等。②通过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十分满意(80-100分),满意(50-79分),不满意(0-49分)。总分为10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2.1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2组护理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后的FVC、PEFR、FVE1水平更高(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胆的护理满意度为84.21%,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我国临床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5]。作为一种对外界反应敏感性过高的炎症,支气管哮喘疾病具有病程长且复发率等特点[6]。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与咳嗽等方面[7]。目前医学界对于支气管哮喘无根治方法[8]。仅通过相应药物的使用以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9]。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个性化的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措施,通过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患者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结合病患的饮食习惯、饮食嗜好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等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等方面措施来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满意度[10]。

为深入研究不同护理方案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性,此次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欠佳,主要因为常规护理以任务分工为主,不能为患者提供连续、规范化的护理服务[11]。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后的FVC、PEFR、FVE1水平更高,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更佳,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12]。

研究结果表示,临床护理路径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常规护理管理的作用更加理想,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护理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护理工作中。

猜你喜欢

病患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精细化护理和心理护理用于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