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2020-12-08孔祥安申永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敏感度例数心电图

孔祥安,申永霞

(山东省沂源县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6100)

0 引言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心内科临床常见,该病症的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群[1]。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突然停跳、胸部剧烈疼痛等,该病症的病情发展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且具有隐匿性[2]。由于冠心病病情发展不可逆的特性,该病症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早期冠心病病情尚处于容易控制的状态,越早对病情做出准确诊断,患者体内不可逆的病变程度就越浅,病情也就更容易处理[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比较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下为详细内容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2-76岁,平均(59.32±4.73)岁。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7岁,平均(59.85±4.94)岁。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标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病情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年龄不低于40岁;患者心功能NYHA 分级处于Ⅰ级到Ⅲ级之间。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过敏性体质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动脉手术史患者,研究近期采用相关药物治疗患者以及存在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冠脉造影的阳性检查标准为患者管腔直径超过50%,其中轻度狭窄的范围标准为管腔直径在50%到75%之间,重度狭窄的范围标准为管腔直径超过75%。检查前需叮嘱患者需禁烟酒、禁食生冷辛辣食物。

常规组采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其阳性诊断标准为:①患者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心律失常、多元性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病情症状,或典型的心绞痛症状;②患者血压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下降情况,血压下降超过10 mmHg;③于患者运动中或运动过后,在以R波为主导地位的导联内,ST段缺血型下移不小于0.1 mv,且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又或者是运动前ST段已经出现下移的患者,其ST段在其下移的基础上再次发生下移,且不小于0.1 mv,持续时间同样超过2分钟;④于患者运动中或患者运动过后,其ST段上斜型或水平型抬高不小于0.2 mv,且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

实验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借助动态心电记录仪的配套分析软件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时间长达24小时的持续描记,在将不合理、无效的心电记录剔除后,需保证其有效记录时间超过22小时。其阳性诊断标准为:①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ST段出现水平型下降或下垂型下降,且其下降程度不小于1 mm;②检查过程中,患者连续出现两次缺血症状,且其症状出现间隔时间超过1 min;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缺血性改变的持续时间超过1 min。

1.4 观察指标。以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常规组(运动平板心电图)以及实验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进行统计记录,检查结果总共分为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四种类别。准确率的计算方式为:准确率=(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总例数×100%;特异性的计算方式为: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敏感度的计算方式为: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两者之间P<0.05,则代表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准确率。实验组准确率与常规组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准确率[n(%)]

2.2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特异性。实验组特异性与常规组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特异性[n(%)]

2.3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敏感度。实验组敏感度与常规组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敏感度[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涨,该病症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多样,与年龄、饮食、生活环境、作息习惯等多方面均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4-6]。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均不会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创伤,且均具有操作简易,容易上手的优点。

运动平板心电图的检测原理是借助运动负荷的实际场景,根据患者在场景中心脏的表现状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该诊断方式在诊断的同时还能够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状况进行持续监测[7-10]。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手段为在24小时内对患者心脏进行不间断监测,将监测期间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进行记录评估,并根据患者ST段及心率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两种诊断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无差异,均能较准确对冠心病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表现良好,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敏感度例数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思考心电图之174》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