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2020-12-08麦麦提艾力麦麦提阿卜杜热西担努尔买买提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阿卜杜,热西担·努尔买买提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0 引言
胃食管的反流疾病在消化内科门诊中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项疾病,并且只要患者患有这一疾病,特别容易造成肠胃功能的障碍。所以对于食管造成损伤的疾病的治疗,主要就是围绕抑制住胃酸的方法进行开展,这样也可以使患者的痛苦有效的减轻,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1]。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因大量接触或暴露胃液,进而造成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粘膜的一种损伤性消化内科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反酸、胃灼热、吞咽困难或疼痛。胃食管反流病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消化系统,也会不同程度的累及呼吸系统,同时也可能伴有出血或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2]。目前,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多数为药物控制法,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发展,治疗方式也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择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并且检查出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44例患者,并且根据这些患者在本科室进行检查的所有临床资料,还有患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一般资料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对照组,一个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0岁,最小的为21岁,男15例,女7例。因为吸烟患有此疾病的为12例,因为酗酒患有此疾病的为10例。进行第一次治疗的为15列,第二次治疗的为7列。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9岁,最小的为20岁,男14例,女8例。因为吸烟患有些疾病的为15例,因为酗酒患有此疾病的为7例;进行第一次治疗的为10例,第二次治疗的为12例。
纳入标准:首先选择的是年龄大于18岁的成年人;其次主要检查出来是胃食管反流疾病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原发性胃食管反流疾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例如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最后选择愿意接受随时随访,并且对于疗效进行评价的患者。排除标准:首先不选择不能对疗效进行及时评价的患者;其次不选择还患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最后不选择近期有住院史的患者。选择的所有患者都了解本次治疗的方案以及目的,并且签署了治疗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首先给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之后告知患者空腹服用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一天早晚各一次。等到症状减轻之后,可以适当的减轻药量。但是要坚持用药三个月。
1.2.2 观察组:为观察的患者实行胃食管的反流疾病的专项质量改进。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药物的选择,除了给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之外,还要结合其他的抑酸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目的是有效的保护胃黏膜,使得消化道症状有效的减轻。其次,还要进行巩固治疗,在使用抑酸药物症状控制后,需要联合胃动力药物,症状控制后巩固治疗6-8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烧心、反酸等症状完全消失,食食管破溃处愈合;有效:烧心、反酸等症状明显缓解,伴随炎症,且食管破溃处至少愈合3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使用一些先进的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整理,以便后期医护人员进行参考与使用。再者,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规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并且还应该研究其存在的差异,这时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对这些数据的差异实施有效的分析,针对存在的差异以及不足之处实施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进而确保相关工作的稳定运行。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6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6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症状 体征治疗前 6个月后 治疗前 6个月后观察组 22 14.2±2.5 2.2±1.5ab 10.3±2.1 2.1±1.6ab对照组 22 15.0±3.3 4.6±3.2a 11.0±2.2 3.4±1.8a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而胃内含有胃酸,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时伴随大量胃酸,反流至食管产生明显刺激,并腐蚀黏膜,引发诸多不适症状,甚至糜烂。临床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降低属于风险因素,易导致食管近端反流程度增高。食管远端蠕动波幅降低,提示对反流物廓清能力降低,反流物积累增加对食管的损害程度。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到各种因素受损,如长期吸烟、饮酒、负面情绪等,屏障作用逐渐降低,难以抵抗反流无损害。食管内脏高敏感性难以抵抗酸及机械性刺激,即使正常酸碱度下也可能出现烧心、反流症状。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表现出为排空延缓,会引起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增加反流症状风险。此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因素。上述各类影响可单一作用,也可联合作用,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继而引起诸多不适症状,常见反流物以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酶和小肠酶等为主,其中以胃酸反流引起症状明显,而胃蛋白酶则会加重胃酸对食管壁刺激作用,加重症状。
胃内容物反流多到达食管腔,但部分患者可能反流至咽喉部,对口腔、咽喉及肺部造成危害,进一步加重症状,需及时行有效治疗,快速缓解不适。当前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较多,如帮助患者调节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并配合药物尽快缓解症状,考虑到此时患者胃内酸环境明显,因此需注重采用抑制酸环境药物治疗,如H2受体基恩抗击和质子泵抑制剂可起到该作用,适宜应用胃内pH>4的患者,但若症状严重,患者胃内pH<4,则难以明显改善,尤其夜间仍伴随泌酸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常见H2受体阻滞剂包含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阻断胃壁受体中组胺H2受体,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减少胃液反流量和酸度,尤其可抑制夜间的酸分泌,可获得良好的作用,但该种药物难以持续发挥作用,而且无法抑制进食刺激导致的胃酸分泌,难以长期应用,若患者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患者难以维持长期疗效,效果有限,不过其仍属于可靠的药物,可明显缓解反流、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质子泵抑制剂作为较强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与H2受体阻滞剂不同,具有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优势,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愈合,也具有良好的夜间抑酸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为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其也为高发性慢性病。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性治疗药物为抑制胃酸和增强胃动力型药物。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与认识,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同时,还要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伴有精神压力,也会引起胃肠道症状。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法,即为在服用西药的同时,联合使用康复新液,能有效保护食管黏膜,去腐生肌,促进粘膜再生,有助于患者胃食管粘膜的愈合,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一些患者这一疾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出现的症状为胃动力明显不足,并且胃酸的分泌也出现异常的情况,导致病情越发的严重,甚至难以治愈。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了,例如吸烟,酗酒等,也会导致胃酸过多并且导致胃动力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用药不合理,特别是在门诊,用药比较简单,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该药,特别是那些伴有胃动力功能障碍的患者[3-4]。但是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这一方法对于治疗患者这一疾病比常规的方法治疗效率要高出许多。
4 结论
总之,使用本次研究的方法对于在治疗消化内科胃食反流疾病的临床效果非常的好,虽然如此,相关的人员对于合理用药以及依从性的管理也要不断的加强。专项质量改进工作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