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2020-12-08何静苏少萍陈秀娟区凤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导管住院发生率

何静,苏少萍,陈秀娟,区凤英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广东 中山 528421)

0 引言

近年来,住院患者治疗中的导管使用率不断升高、导管种类不断增多,关于留置导管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非计划拔管是住院患者的常见风险类型,是指由任何原因造成的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务人员允许患者自行拔除导管的操作,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身体受损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分析方法,此种分析方法通过对护理过程中的高危因素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识别,并从根本原因和流程方面进行改造,制定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改善措施,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率[1-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已经是一种颇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此种管理方法的应用获得了充分的肯定。现共选取180例住院且留置导管患者,旨在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上的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是180例住院患者,其中对照组的90例患者是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留置导管;观察组的90例患者是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且留置导管。对照组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8-78岁,平均(49.61±2.38)岁;其中62例患者意识清醒,28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观察组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19-77岁,平均(49.54±2.43)岁;63例患者意识清醒,27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资料,发现两组之间是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可见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行常规管道护理和风险管理:选择适当的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做好交接班工作,并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进行合理的肢体约束。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增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管理模式: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均经系统培训,掌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步骤,可对留置导管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也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先寻找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并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别是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失效模式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并对优先风险指数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干预项目,在此基础上制定全程控制方案,实现流程的优化,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充分落实到护理工作上。对以预防性和预见性为主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探讨,通过前瞻性研究及时发现留置导管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和潜在缺陷。同时,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这种前瞻性的质量管理方法作为依托,反复进行一个过程的操作,即评估、改进、更新,以及是否可以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对可能失效予以确定,为复杂过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发挥系统的防御功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指标:对两组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拔管情况进行准确统计,计算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评价标准:①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使用的评估工具是护理质量调查问卷[4],主要评估三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总分是100分,基础护理占30分,专科护理占35分,服务态度占35分,最终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②用满意度调查问卷[5]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问卷的总分是10分,0-3分表示非常满意,4-6分表示满意,7-10分表示不满意,前两项(非常满意、满意)均属于满意范畴,计算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计算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和处理数据使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 17.0,t和均数±标准差分别用于检验、表示计量指标,卡方和例数/百分率分别用于检验、表示计数指标,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两组的发生率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两组的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s)

表2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s)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服务态度 总评分观察组 90 28.56±1.02 32.05±1.27 32.06±1.05 93.65±1.57对照组 90 22.51±1.16 28.75±1.15 29.94±1.11 80.57±1.66 t - 37.157 18.273 13.163 54.30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更高,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疗工作的需求逐渐提高,期望值也随之增加。留置导管是医院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操作,而导管的安全性与患者预后有直接关系,引起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因此,关于导管留置的护理管理工作也成为临床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6]。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具备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模式,对于预防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风险方面,确定了失效模式发生可能性、被发现可能性以及失效严重性共三个维度,可及时发现留置导管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推动疾病的康复,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较强。本研究显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更低,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和总体满意度更高,再次体现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价值。

综上所述,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管理运用到住院患者的管理中可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从而提升总体的护理质量,故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导管住院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