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低温在早期重度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
2020-12-08张国莹黄敏杰
张国莹,黄敏杰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2.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重型颅外伤患者在临床中的人数也明显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轻、中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致死率明显下降,但重度脑外伤的致死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有关调查显示约为25%[1]。为此,本文主要对我科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03月~2019年01月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研究对象的标准
选择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入院时GCS评分<8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2]:①患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疾病;②患有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疾病;③贫血患者;④患有心血管、脑血管等基础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护理:采用基础方式常温治疗,给予脑外伤患者常规护理。
观察组护理:采用基础方式联合控制性低温护理,包括:
环境要求:安排单人病房,并每日对病房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限制探视,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饮食方面:每日留取胃液标本,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结合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实施鼻饲时注意食物的温度与鼻饲量。
亚低温治疗:(1)降温期:42例患者均于入院或开颅手术后24 h内给予药物降温(我科主要采用的冬眠合剂为0.9%Nacl50 mL+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盐酸哌替啶100 mg输液泵静脉泵入方法)外结合物理降温。先小剂量缓慢使用冬眠合剂,待病人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后再使用物理降温。以下降1~1.5℃/h为宜,干预 3~4h可使肛温在33~35℃[3],具体使用药量和调节速度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肌张力等进行调节。
(2)恒温期:一般给予患者干预后4~12 h内要求脑温降至30℃左右,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心肺功能,维持血氧分压≥15.96 KPa;其中2:00~4:00 am是减少脑水肿发生的关键,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以及意识变化,维持体温≤35℃,防止脑水肿加重引发脑病。
(3)复温期:对GCS≧6分非手术治疗者维持48~72 h,GCS 4~5分,病情危重者维持3~7 d。当患者颅内压降至正常后,12 h内开始逐步进行复温。为了预防患者复温过程中出现反跳性高热,每4小时体温宜升高1℃,整个复温过程持续约24 h。并且在复温过程中遵医嘱结合使用适量的镇静剂以防肌颤。
做好三防:(1)防止冻伤:避免冰帽等与易冻伤的皮肤直接接触。(2)防止褥疮:每2小时翻身、按摩1次,同时可使用海绵垫保护、气垫床。(3)防止肺炎:定时翻身、叩背,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每日4~6次。或生理盐水滴入气管内使分泌物稀薄。(4)加强基础护理:做好保护眼部、会阴护理、口腔护理、防足下垂等发生。
1.4 评价方法
在两组干预前后3个月,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死亡、再出血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并发症间的比较
3个月后对比发现,低温组中治疗前出血量为41.28,水肿量为19.25,治疗后出血量为21.52,水肿量为9.54;对照组中治疗前出血量为41.22,水肿量为28.11,治疗后出血量为18.74,水肿量为17.61。据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在控制性低温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出血量、水肿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恢复情况的比较
3个月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发现低温组中良好情况28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例;对照组中良好情况8例,中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0例。据数据分析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23.81%),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分析原因
经过对末端原因逐一分析和论证,确定出存在不足的方面为:(1)患者家属配合度不足;(2)预防措施意识未掌握规范操术培训。
3.2 解决措施:
从数据分析中看来,一为通过团队合作、研究、讨论,拓宽整体医务人员的知识面, 认真学习有关神经外科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新方法。二为注重转化医护矛盾与不信任感,做到关爱病人,尊重病人与家属。
本研究显示,早期实施控制性低温治疗护理应用效果好,有利于改善重度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减少继发性残疾,可以减少患者的再出血、死亡的发生率。据数据表明,实施控制性低温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