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活”起来
——汉字拆分 联想记忆
2020-12-08王玥
王 玥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江苏 南京 211100
小学生的直观性较强,观察力弱,分析能力也不够,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其发现字的特色,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字的外形特点,将字拆分,用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组成心理学和记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联想记忆法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手段。
例如:在听《乌鸦喝水》这一课时,该老师教“渴”和“喝”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特点,由偏旁入手,渴”字说明口很“渴”时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而“喝”字的意思是人在喝东西时,是从“口”中喝下去的,所以“喝”是“口字旁”。再通过一个生活用语及时巩固,如“我上完体育课很( ),( )了好多水”,这样,将字拆开,联想生活经验,学生的错误率降低了很多。
我自己教六年级,发现高年级的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也很普遍,于是我在讲字词的时候,也常用“汉字拆分 联想记忆”的方法。
事例1:在默写的时候,发现“毫不惧怕”这个词错误率高,“毫”写成“豪”,“惧”写成“俱”。于是,我将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起拆分并联想。“毫”字底下一个“毛”,说明连身上一根毛也不怕你,也就是一点都不怕你,所以不能写成“豪”;而“惧怕”是人的心里害怕,文中指蔺相如心里一点也不怕秦王,所以是“竖心旁”,而“俱”是“单人旁”,可以想象为人要什么工具就有什么工具,所以可以组词“一应俱全”。这样一解释,再默写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事例2:在《谭千秋》一文中,“洗漱”这个词错误率很高,“漱”右边的“欠”极容易写成“反文旁”,该怎样去记这个字呢?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见同学生集体沉默,我便用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同学们,‘洗漱’指的是早上起来刷牙洗脸,‘漱’可以说是刷牙时候的漱口,根据这件事,你能将‘欠’字带入说一说吗?”
……
“老师,我们刷完牙后一嘴泡沫,必须要用水‘漱’一下,可以说刷完牙后我们“欠”嘴巴一个漱口,因此右边是‘欠’而不是‘反文旁’。”
听完这位同学的“联想解释”,大家不禁鼓起了掌。通过生活经验,对汉字进行拆分联想记忆,可以让学生记得更快,记得更久。
事例3:《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最后一句这样写道:人们向霍金表达了由衷的敬意。“由衷”的“衷”是个关键字,也是个易错字,因此必须让同学们很好地记住并理解它。板书“衷”字,先让同学们先观察一下字形,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字的中间是“中”字,将“衣”在拆分成上下两部分。接着让同学们去联想记忆。
一位同学说:“衣服把‘中’包在中间,说明很重要。”
“说的不错,那‘中’放在人体上,可以是哪个部位呢?”
另一个说:“放在衣服里面,又是中心地位,那肯定是人的心脏了,所以‘由衷’的意思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
就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衣”和“中”与人体部位的联系,让大家明白“由衷”就是人由内心而外表达的敬意,不仅记住了“衷”的形,也深刻地理解了“衷”的义。
这又让我联想到之前学过的一个词“银装素裹”,“裹”字也是“衣”字中间一个字,我把两个字放在一起,及时让学生联想记忆“裹”的含义。同学们很快就能反映过来,“衣服”把“果子”团团围住,就像冬天里的雪把大地紧紧抱住一样,说明雪下过之后,大地都被雪覆盖住了,一切景物都变成了银白色。
通过不断地将汉字拆分,并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记忆的训练,同学们的“联想记忆”水平逐步提高,对字形的观察热情也高涨了,书写的正确率也悄无声息地提高了很多。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一句话道出了汉字浓浓的文化魅力。通过引导孩子想象汉字,学习语文。拿《槐乡五月》为例:
一、感受字形,回忆想象
在教学生字时,我出示了“蒜”这个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生字的关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蒜的下半部分,和大蒜的叶子很像,一片一片的。再加上蒜是草本植物,顶上有个草字头。这样一来,再教“蒜”字的书写就容易多了。
二、联系课文,联想字义
在感受槐花特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等一系列叠词来感受槐花的“多”和“白”。通过比较“山洼”与“山山洼洼”,“坡岗”和“坡坡岗岗”的区别,体会叠词带来的韵味,想象槐花开的漫山遍野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联想画面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叠词,如“大大咧咧”、“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傻乎乎”、“甜滋滋、“喜盈盈”等,一系列的词串,在朗读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其中还饱含着音韵之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连词成串,脑海中定会浮现出美妙的场景。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虽然不能将汉字的精髓说得那么透彻,但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在脑海中组织出具体的画面,使文字与内涵相互激活、对应,产生独特的画面感。让汉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让孩子学得活、记得牢,岂不是一桩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