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布贴画教学策略研究
——“客家文化”在布贴画中的渗透
2020-12-08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客家小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一、核心概念问题的特征
(一)虽然现在已经是21 世纪了,但是还有部分家长、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嘛,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手工课占教材的三分之一,最多的是纸工教学和一些泥塑教学。像布贴画这样的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还是比较少,因此导致了教学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比较的单调。
(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里进行美术课程学习,所以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研究。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学生对本地客家文化的学习在逐渐减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创造性。
我们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选择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情况紧密相连,是学生的身心得到有利的发展。
我们的学生在客家文化中出生,在客家文化中成长,客家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有客家建筑、民俗、饮食、舞蹈……只要我们能深入挖掘,让之与布贴画很好的融合,就能做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要让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做到,学会主动学习,还能发挥创造力,感受创造美。
二、为解决问题采取的方法、措施和策略
(一)在欣赏调查中获得认知
(1)通过多种途径欣赏布贴画
让学生自己先通过网络、书籍、商店等了解认识并寻找不同的布贴画,对布贴画有一个的初步认知;教师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参观、录像、示范等引导学生增强直观形象感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谈谈心中的感受。
(2)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客家文化的元素、内涵。
①带领学生欣赏家乡美丽的风景,如洛带古镇、五凤楼广场、艺术粮仓等等,体会感受客家文化。
②鼓励学生去访谈身边人,如自己的爷爷奶奶等,让学生通过祖辈的描述了解客家文化,明白客家文化的内涵。
(二)利用多种技能,为布贴画制作打好基础
(1)先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再明确观察的任务。
首先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①会整体观察。即先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
②比较地观察。如比较事物的大小、比例、位置、相互关系以及色相、明度、冷暖等。
③更应该让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质地,同时可用手去触摸,去感受。
再向学生提出了两个观察任务:
①学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
②观察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
(2)通过写生进行训练
布贴画是一种材料制作画,要融入客家文化就要进行适量的写生训练课。在写生训练中,让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进行充分地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感悟、表现、创造。如组织学生写生,画一画家乡的民居、家乡古镇的建筑、古镇上的小吃、人物等等。通过写生加强学生对家乡,对客家文化的印象,有助于让学生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3)鼓励学生表达,提高思维能力
不但要让学生看,而且要让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以后的感想是怎样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学习布贴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1)先“拆一拆”,在拆分中寻找
先不着急授予学生布贴画的制作方法,而是给学生做好的布贴画,让学生先去看一看,再去拆一拆,这幅画是怎么做成的?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先去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试一试”,在尝试中探索
制作布贴画的材料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太复杂的工具。但像布料的选择,什么样的布料适合制作客家建筑,什么样的布料适合客家服饰等等,再例如胶水,用我们平时的一般胶水可以吗?为学生准备各种布料、胶水,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了解哪些什么样的布料适合什么样的客家文化元素,哪些胶水可以用来制作布贴画。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自己去尝试探索,才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也才能够更容易记住。
(3)最后“仿一仿”,在模仿中创造
学会的创新能力往往是有心无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的办法就是模仿,模仿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就为创新做好了铺垫。将现有的东西稍加变化,如同样是建筑、服饰,变成客家文化元素的建筑、服饰,这就是创新。
(四)以客文化元素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某一个客家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尽量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发表所思所感,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构思每一个画面的内容,同样是一幅《客家风貌》。学生可以表现建筑风貌、也可以表现人文风貌等,形成“一题多画”,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
结束语:
我校开展的小学“客家文化”布贴画的教学研究提高了我们美术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尽管本课题的研究短短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了小学美术“客家文化”布贴画的“目标”、“操作”和“评价”的基本模式,使“客家文化”布贴画教学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虽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而严密的目标体系和操作模式,但已较好地显示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优势和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