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020-12-08唐娜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艺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表演者

□唐娜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舞蹈是通过其独有的艺术方式展现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人们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在舞蹈艺术中,只有情绪与情感高度融合,才能赋予舞蹈独特的风格魅力,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

一、表演者的情绪与情感表达

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所展现的情绪感染力会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观赏者可以体会到舞蹈表演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思想,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与表情都是舞蹈情感的重要表现方式。肢体动作及舞台表演的背景音乐可以展现出舞者的魅力,同时也是艺术情绪与情感的重要结合方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存在,才使得舞台表演内容更加多姿多彩。

二、情绪与情感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台表演主要是舞者的肢体动作及背景音乐与观赏者进行沟通,属于精神层面的交流,因此,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人们的情感交流极为丰富且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舞蹈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欢喜与悲伤情绪,了解舞者所要传达的情绪变化。因此,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舞者的情绪必然与情感实现融合,通过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影响,展现出舞蹈的独特魅力。

三、情绪与情感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表达

(一)通过舞者姿态与动律表达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共有三种不同方式,舞者的肢体动作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是舞蹈动作与情感的融合,体现出了舞蹈内容的精华之所在。

(二)通过人物表达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舞者的情感状况以及情绪变化都可以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许多舞者都会运用独特的元素表现其情感,如有的民族舞蹈可以用动物、植物来表现人物,体现出了该民族的性格特征,更是民族舞蹈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通过主体表达

舞者是舞台表演的主体,舞者的思想表达灵感来源于生活。舞者的生活态度是否消极,舞者的情绪变化情况都可以从其舞台表演中体现出来,舞蹈作品的表现主题离不开情绪、情感的融合,舞者可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并将之融入舞蹈编创中,再通过表演展现舞蹈的思想与价值。

四、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应用

(一)情绪的沉淀产生情感

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间的关联极为密切。情感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在必要的情境状态下才会产生,然而情感除需要情境的衬托以外,还是舞蹈稳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舞者在情感表现过程中必须融入情绪,通过酝酿情绪使其转化为情感,因此,情感必然经过情绪积累的过程。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表现最先从外在开始,进而逐步深入内在,表演者的外在气场是最基本的表现,随后,高昂的情绪开始向平和、稳定的情感发展。

(二)情感是情绪的展现

在情绪的积累变化过程中,情感逐渐趋于稳定,二者还会相互促进,同时,情感的变化也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此时情感变化不大,因此,情感的稳定性更佳,而情绪则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情感是情绪的重要调节因素,对情绪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可采用多元化的舞蹈表演方式,设置丰富的主题,利用服装等舞蹈道具进行情感的表达,实现情感对情绪表现的促进作用。

(三)情绪和情感的融合

情绪与情感的融合是舞蹈肢体语言的基础,促进了表演者动作与情感的关联。舞蹈动作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方式,使观赏者可以感受到表演者的情感变化情况。通过情绪与情感的融合,表演者可以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根据舞蹈旋律展现欢愉与悲伤的情绪,展现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融合,有利于实现舞蹈内涵与风格特点的融合和展现。

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过程中,情绪与情感要体现在所有舞蹈环节中,通过二者的融合展现舞蹈的内在本质,经验丰富的表演者可以实现情绪与情感的高度融合。在时代发展进程中,舞蹈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不仅要重视舞蹈的专业性特点,还要提升表演者对舞蹈的热爱程度,进而提升舞蹈技术,从身体与心灵两个层面将情绪与情感进行融合,从而展现出舞台民族民间舞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表演者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普通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探讨
手称扑克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