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实践

2020-12-08张璐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美术

◎张璐

一、“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1886-1940年),字鹤卿,号民友,后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幼时习儒家经典,清光绪进士。1906年,蔡元培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选修哲学、历史和美学等课程,受康德影响尤其深刻,认为在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美育是桥梁作用,注重追求人格的完善。因兼具中西教育背景,其教育主张也显示出中西文化比较融合的特点。与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实现“教育救国”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蔡元培格外重视美育的作用,在各种场合呼唤人们对美育的重视,将自己的美育思想付诸实践。

时人常以蔡元培1917年发表的《以美育代宗教》为其美育思想之端,然则在1917年前,蔡元培就已经显示出对时局、对教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

蔡元培从中西美育比较之角度,说明了美育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他撰文指出“现今世界之教育,能完全脱离君政及教会障碍者,以法国为最。”而中国自孔孟时期已经具有民政精神,加之素来信仰自由之风,“是中国教育之不受君政、教会两障碍,固与法国为同志也”“行人道主义之教育者,必有资于科学及美术”,中国自古以来“亦有兼用科学与美术之意义。”法国与中国教育具有相似性和相通性,而法国科学与美术都很发达,因此,中国可“以法国教育为师资,而又多得法国教育之助力,以促成其进化者也”。 20世纪初,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国人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救国为热潮。蔡元培便对美育与科学关系进行探讨。他认为,科学与美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用概念的、知识性的,美术是直观的,重感情的。“知识与感情不好偏枯,就是科学与美术,不可偏废”“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从而提出美育对科学发展的促进意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宗教对民众思想影响不容小觑,曾一度承担着智育、德育、美育教化的作用。要行新式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是关键。蔡元培从宗教与美育的关系讨论,指出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关于知识、道德的很多解说已不能成立,唯一保留的功能便是美育,但美育与宗教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界的,被时代淘汰的。宗教中美育的元素“不能为纯粹的美感”,“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只能以美育代宗教”。在论及为何要发展美育时,他谈及,美育具有超脱性,不仅丰富人的人生价值,更能培养起文化进步的国民,陶养出“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陶养”的,“杀身以成仁”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此外,蔡元培还关注对女子美育的培养。在上海城东女学演说时,他提到“小儿受母亲之教,比之受父亲之数为多”,将来的世界是需要男女协同,共同革命的,“女子生来感性。女子更适合学习哲学、文学、美术学”,指出应重视对女子的美育。对于如何实现美育,蔡元培则有一套“从未生以前到既死以后”的系统理论。他认为美育应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面开展。家庭美育的实施要从胎教做起,孕妇和哺乳期的母亲都应在美好、平和的环境里生活。儿童到六岁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后,课程设置与教学都要有美育思想的指导。如在讲授数学时,黄金比例的讲解可以让孩童在理性分析中感受到美。由普通教育转到专门教育,则要设置专门的艺术学校。在学校之外的公共领域则需要社会美育:设立专门的机构,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等;其次,建筑要讲究美学,进行城市的改革;公园、名胜、古迹甚至公坟等都要讲求美学的设计。

二、超秩政治的美育——蔡元培美育实践

1912年,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方针。1912年10月,美育被正式写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令》。蔡元培虽非倡导近代美育思想第一人,但他却是将践行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锋。

在学校教育方面,他通过颁布教育规程来推行,如《小学校令》《中学校令》 《师范教育令》等,规定在中小学设置唱歌、图画课程。同时,促进艺术专科学校的设立:1912年11月,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成立,此后国立音乐学院、国立美术学院等多所艺术专科学校成立。推动了综合大学也陆续开设艺术专科,如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及艺术专修科。此外,他还热心艺术组织和团体的成立。在北大,他设立了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乐理研究会等,支持创办了诸多艺术期刊,如为《美术》《音乐杂志》《绘学杂志》或题名或撰写发刊词。在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如刘开渠、刘海粟、林风眠等人得以发掘。

与此同时,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主张与实践的感染下,社会风尚也有了改变。在美术界,以美育为中心的新美术运动兴起,以写实主义著称的西画写生的科学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许多专科学校也开设了西画课程。在音乐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冲击了压抑已久的民间创作热情,除琴会、曲社、戏曲科班等传统社团,“大同乐会”“上海国乐研究会”“今虞琴社”等传统音乐爱好者社团出现,一大批新的演奏人才脱颖而出。音乐家们活跃起来,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音乐思想和主张,如王露、陈仲子为代表的“中西音乐同源说”,“重雅轻俗”说,以萧友梅为代表的“以西代中说”和以刘天华为代表的“平民音乐说”。王光祈、赵元任和黎锦晖也在此时崭露头角,推动了我国音乐现代化发展。

三、结语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大众的、平等的、进步的、系统的,但也有过于理想主义的一面,如忽视了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水平,提倡设立公立胎教院、育婴院等措施。我们应该看到,蔡元培的美育主张正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寻国民现代性的表现,为迷茫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蔡元培对美育的追求,是一种超秩于政治的追求,不仅在于对国民审美情趣的培养,还包含着推动男女平等、推翻专制维护共和的革命理想,更是对国民精神塑造,国民新气质养成的深沉思索,这也是彼时先进中国人对中国前途的美好构想。

猜你喜欢

蔡元培美育美术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美术篇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美育教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