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0-12-08余琴
◎余琴
色彩是环境中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环境表现因素,我们与环境产生互动,很大因素在于我们视野中看到的物体、颜色,听到的声音。作为环境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色彩,在一定的时空内,对人的影响重大。因此作为环境设计者要充分把握好色彩的合理运用的基本原则,并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创新,提升色彩运用的效果,创建和谐相宜、舒适和谐的环境。
一、色彩运用对环境设计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视觉审美体验
色彩具有丰富性,并且通过有效组合搭配,实现了色彩对环境风格的影响让人们获得不同的环境视觉感受。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室内设计水平要求的提高,人们更加强调色彩的合理运用与创新设计,以此满足自身对环境色彩的要求。通过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升了人们的视觉审美体验。
(二)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
色彩不仅是一种影响视觉感受的事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主要在于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空间位置的搭配,光和色的变化以及一定的补色原理等,让整体环境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官,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
(三)促进环境整体的协调统一
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设计的色彩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色彩构成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中,人们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规律地运用色彩搭配规律,达到近暖远冷、近冷远暖、近艳远灰,近实远虚,真正实现冷暖有度,虚实相接的协调统一。
二、色彩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符合人们的文化认知心理
任何艺术设计都是为社会、为人们服务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提升人们对艺术设计作品的认可度和观赏性。首先应当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活动,尤其是色彩的运用与搭配应与人们的审美水平相契合。如在设计历史博物馆的色彩应用中,设计者应当保持着对厚重历史的尊重与敬仰之情,颜色选用方面,大部分可选用冷色调,以搭配历史文化学习场所的严肃、庄重,同时,融入小比例的暖色调,拉近人们与历史的距离感,让人们喜欢走进历史的场景中。
(二)符合人们的审美认知心理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审美认知能力,也决定了不同的审美认知心理,色彩的运用应建立在符合人们的审美认知心理上。如在建筑住房的色彩运用中要充分把握群体的认知规律,少年儿童的卧房与成人卧房的色彩构成应当有所区别。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烂漫的童真心理,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满足少儿的舒适住房有利于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色彩布置中,少儿住房应当主打明亮的浅黄、浅蓝、浅红色。男青年宜以淡蓝色的冷色调为主,女青年宜以淡粉色的暖色调为主。新婚夫妇的婚房则以热烈的大红色、明丽的颜色为主,衬托氛围。
(三)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体验
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不同,也影响了人们的生理体验的不同。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设计者要把握色彩运用对人体生理机制的影响规律。如人长时间处于纯色环境中,过度暴露在大红色、紫色等艳丽的色彩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甚至是眼花头晕的不适感。
(四)促进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统一
在日常的环境设计活动中,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境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计者通过色彩构成的搭配原理,有效调和了这样的矛盾。如利用色彩具有的视错觉的原理:色彩具有进退感,明度低或者纯度高的冷色有后退感,而明度高或纯度高的暖色有扩张感、前进感,利用色彩的视错觉效应,有效调整空间的缺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现有条件不能购买到心仪面积的住房,通过色彩的合理配搭,可以减少对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要提升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就要足够重视色彩的合理搭配与运用。在色彩运用方面要把握色彩配搭的基本原则与规律,做到冷暖有度、动静相宜,提升环境设计中色彩的舒适度;同时还要注重色彩运用与各地域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契合,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视在色彩运用中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感,提升环境与人的和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