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美容发展
——我国毛发移植发展现状与需求
2020-12-08本刊编辑部
毛发移植的临床需求广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贴近。脱发、秃发等是毛发移植最常见的疾病。有学者指出,中国男性脱发发病率为19.9%,以8亿计算,脱发患者将近2亿,并有“低龄化”倾向。烧创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留下的瘢痕性秃发的毛发移植、下颌部缺损行皮瓣移植后的胡须再造等,在保证患者功能时,重建“外貌”特征,对患者日常生活交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医疗美容临床技术的成熟以及人民群众对审美意识的提高,重塑发际线、眉改形、睫毛加密、胡须改形等成为以“美”为主要目的的诊疗项目,其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毛发移植历史较短。自1822年D Unger开展毛发移植的动物实验至今,毛发移植的历史将近两个世纪。而1959年 N Orentreich提出了“安全供区”的概念和“毛发移植供区优势”的概念,1984年Okuda-Orentreich提出了“毛囊单位”的概念,进而形成了现代毛发移植技术的基本理论。此后毛发移植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技术(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UT)和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UE)。毛发移植的成活率是治疗成功的标准,操作器械已由刀片发展至微针和机器人设计辅助,毛囊保存液也由生理盐水发展至不同配方的组织培养液和低温组织保存液。毛发移植的理论开始微观发展,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毛囊生长周期及毛囊干细胞等因素在毛发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或机制。
我国毛发移植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家队伍,自2000年以,来各大医院纷纷成立毛发移植中心,早期成立的单位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相继开设培训班,不断状大了毛发移植医师的队伍。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了毛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分会也相继设置了毛发移植学组,成为毛发移植技术的临床推广、技术发展,基础研究的中坚力量。
在全年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毛发移植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是人民生活物质增长及精神文明提高的典型表现之一。让先进的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从“解除病痛”发展至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提示了新时期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