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路上,感谢有你
2020-12-08
在学习的道路上,感谢有你,所以有了学习的目标;在工作的道路上,感谢有你,所以有了坚持的方向;在成长的道路上,感谢有你,所以行走的路都不再那么艰难;感谢有你——《慈善》杂志!
一、在学习的路上,感谢有你
几年前,我从雪域高原来到了既陌生又向往的大都市——成都。被分配到一家军工企业党政办。工作就是到各部门、分厂、车间、班组去了解好人好事,之后写成文交给单位广播室广播。
我在心里想,写广播稿,对于只读完初中的我来说,真是赶鸭子上架,恐怕都赶不上去哦。但作为军人的我,也只好服从领导的安排,也愿意去学习,从零开始。
刚开始,我拿着自己写的近千字的广播稿被主任大刀阔斧地修改成只有一二百字稿子时,脸一下刹白,心想:自己咋能胜任此工作啊,是否要请求到车间去当操作工算了。正当我左右为难之时,单位收发员送来了一本《慈善》杂志和当天的几份报纸,我迅速地拿起《慈善》杂志翻看起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仔仔细细地看,认认真真地学。哟,这本杂志还真不错。感官上,质朴大方;版面结构上,主次分明;图文搭配上,精致细腻;语言文字上,干净利落;内容上,丰富多彩。
从此,每当《慈善》杂志一到,我就是她的第一个读者。再后来,我写的广播稿,主任没有修改一个字,基本上是百发百中。渐渐地,我成了单位里的名人。领导又鼓励我把这些稿子试着投给报纸杂志!
2018年8月,我将一篇三千字的通讯《残疾“修鞋哥”的大爱之举》一文投给了《慈善》杂志。两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我按照杂志上的号码,拨通了编辑部的电话。“我那篇文章,编辑部收到了吗?”电话一通,我就直言直语。“哪篇?”电话里传出沙哑的男中音。“通讯《残疾‘修鞋哥’的大爱之举》。”“哦,那篇。因为我们的刊物是双月刊,你这篇拟刊发在第6期上。”
2018年11月,当新的一期《慈善》杂志一到,我便迫不及待地捧着《慈善》杂志翻看。《残疾“修鞋哥”的大爱之举》一文在“慈海追星”栏目上,以两个版面的形式赫然上稿,而且还配发了主人翁的一幅照片。我手捧着杂志,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我都感觉比中百万大奖还兴奋和喜悦。
“这杂志是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属国家部级的刊物,你真了不起哟!”主任由衷赞赏并鼓励我道。
真是没有想到,我这个初中生,能发表千字文,这得缘于《慈善》杂志,感谢有你。
二、在工作的路上,感谢有你
2019年3月,在一次工作中,我有幸结识了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里的某位志愿者。从此,每周六日我总是变戏法式的骗妻子,说社区有许多工作需要加班,借此时间跟随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里的志愿者们,去养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剪指甲;到公共场所,不是当劝导,就是清理垃圾;到农村去,不是帮助孤寡、五保户义务做农活,就是去捐款捐物……
记得有次深夜2点过,我疲倦地回到家后,打开冰箱寻找食物时,惊醒了睡梦中的妻子。当妻子知道我饿着回家,是因为把身上所带的钱全部捐给了一个困难家庭时,妻子气愤地责怪道:“你说你在工作,可你不但没有拿回工资,反而将自己身上的钱,全部捐出去了,自己还饿着回来,你这样做,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何苦呢?”
每当遇到妻子责怪我时,我就拿出《慈善》杂志,选一篇突出的文章念给她听,以此来安慰她那不安的心。只有她安心了,我才能持续地奔走在慈善这条路上。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慈善》杂志社的编辑老师,赠送我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慈善路上》一书。作者是曾担任过中华慈善总会会长的李本公。该书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坚持行走在《慈善路上》。
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作为社区义务监督员的我,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毅然地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斗中。在一边抗疫的同时,我一边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写成文,发往报纸杂志社,以弘扬中华慈善正能量,传递爱。
《宝贝:等我回来再给你取名字》《老婆:今生我亏欠你太多》《阻击疫情蔓延的社区人》等文章,分别被《华西社区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社区报》等报刊发表。
今年即将退休的我,计划在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去,以慈善为工作,献上自己的一份余热。
三、在成长的路上,感谢有你
我虽然即将退休,但我还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我觉得我还应该继续努力成长。这几年来,回想与《慈善》相遇、相知的美好时光,仍如在眼前,清晰无比。
在以前,7点起床都觉得起得过早,如今,5点起床早已成了一个习惯。起床后,不是在翻看《慈善》杂志,就是在摘抄《慈善》杂志上的格言佳句。说实在的,这几年来,内心对慈善事业和写作的向往与攀登,都积攒成了一次次收获。
2020年新年前夕,在双流区作协迎春会上,了解到廖良开20余载替战友尽孝的事迹后,经过深入细致地采访成文后,投给了《慈善》杂志。很快,《慈善》杂志在2020年第二期的“慈海追星”栏目以《20余载替战友尽孝,他用爱温暖老人心》为题全文刊发了该文。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七一前夕,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手捧荣誉证书,我心潮澎湃,最想感谢的是《慈善》杂志、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编辑老师、感谢你们给我的拥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