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举办“温故知新 善学践悟”慈善专题讲座
2020-12-08
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为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打开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开展针对性研究,对于新时代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为加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知识型组织,扶正培元、强基固本,8月18日上午,省民政厅原副巡视员、本会副会长李刚以“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路径选择”为题作专题讲座。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本会会长陈加元,副会长吴桂英、乐益明、施利民、谈月明、李杭、廖卷清,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文艺宣传部部长周仲光,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华,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李扬章,慈善书画联谊部部长曹顺元,综合联络部副部长屠玥等同志及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讲座由蔡国华秘书长主持。
李刚,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省民政厅原副巡视员。长期从事慈善工作,作为业内资深人士,亲历了浙江乃至全国慈善事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2008年以来,出版个人专著《慈善大视野》《慈善大市场》,主编出版《浙江慈善志》《责任》《慈善之路》等专业书籍。他分别从劝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劝募市场化的基本内容、市场化推动下的现代大慈善建设、慈善市场化综述与名家说四个方面阐述了慈善事业发展历程。
一、劝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的慈善事业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创始阶段(1994-1998年)、引导阶段(1999-2006年)、拓展阶段(2007-2011年)和创新阶段(2012-至今),从“羞羞答答”变成“登堂入室”、从“登堂入室”变成“落落大方”、从“落落大方”变成“社会焦点”到现代大慈善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企业基金会加快发展,互联网慈善成为新亮点,各类慈善组织围绕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推动了慈善服务职业化、专业化。
二、劝募市场化的基本内容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市场实现人、财、物要素的最佳组合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改变已经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理念和服务创新,减少行政干预,发展劝募市场,培育竞争机制,推动公益营销已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市场化推动下的现代大慈善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运用市场规则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政府推动、法律规范、公众参与、专业管理的高效、透明运行机制,开发慈善资源,建立社会信誉,扶助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大慈善与信息化、大众化、市场化、法制化紧密相联,要秉持建设慈善文化、透明慈善、公民慈善、生活慈善和创新慈善为思路,大力建设现代大慈善。
四、慈善市场化综述与名家说
经营好慈善事业,要从发展慈善文化的高度确立“慈善市场化”理念,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各种市场因素对慈善事业的挑战;要捕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利时机,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磨合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广阔的市场空间去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持续发展。实现慈善市场化要“经营慈善”、要在实践中强化“公益营销”、要坚持慈善基金市场化运作、要更好地运用新科技、新方法。
理论点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内容深入浅出,其中所列举的14个案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此次学习对慈善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未来规划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大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总结经验,拓展新思路,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