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

2020-12-07何竹仙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特殊学生心理健康

何竹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突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重要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质。学生只有学会关心内心的品质,才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展开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

引言

近年来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这对学校和家庭乃至自身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关心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的关怀学生,建立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情况。

一、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自主学习方面上的心理困扰

小学特殊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年龄阶段,有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也差强人意,需要学生不断的改进才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在小学特殊学生当中,有些同学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好强之心,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在短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方法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自我调节,容易造成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方面上的心理困扰

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年龄阶段,学生在这个时期当中会形成重要的人际交往观念以及人生态度。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教师展开有效的综合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与成长环境当中学会处理一些人际交往的问题,不断提高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产生一些关系摩擦的现象以及关系失常的情况,在这个环节当中,作为教师应当正确的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应对人际交往的问题,懂得与同学之间良好的交往和学习。

二、建立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预警对象关注档案

为了更好的构建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教师可以构建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建档,根据实际情况表明,精神问题极大可能遗传给后代,并在一定的时候发病,教师需要构建档案对家庭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详细记录家庭成员的相关病史,教师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深入的关心,在进行摸底的时候注意技巧,避免触碰学生的敏感心理。作为教师应当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尽责尽责,比如有的同学患上了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教师应当在必要的时候开导学生,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正确的引导学生面对压力,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懂得管理自身的情绪。

作为教师需要及时的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构建预警对象关注档案,可以根据档案很好的对他们进行干预,帮助小学特殊学生更好的融入小学生活与学习环境当中。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杨氏之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艺术,懂得与朋友展开沟通。教师出示罗斯福的故事,让学生进行默读,然后围绕语言的艺术展开教学,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展开同桌之间的交流,讲述有趣的故事,試着用自己的话讲讲有趣的故事,这样可以很好地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怀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展开工作,根据建立的档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必要的时候联系家长,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当中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状态。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应当注入重要的家庭情况,深入分析特殊学生的情况[1]。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为小学特殊学生构建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以重要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可以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宣传手册和选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重要的心理理论知识,懂得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与学生真实情况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当中。

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手指》,丰子恺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为题材的富有生活的情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懂得写出每根手指的特点,每根手指各有的长处,又有什么短处?然后教师通过教学展开深层次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理性看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讲授、影片赏析、案例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集体活动,这样能够很好的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有效性[2]。

(三)加强资源优化整合

在构建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的过程当中,要学会统筹校内外资源。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学知识,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学校方面应当合理使用校外心理医生资源,做好医学治疗干预工作。学校与家庭也应当及时的沟通,维护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扰。

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童年的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全篇文章,懂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视频《胚胎的发育》,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课堂交流并且汇报情况。最后教师联系生活,总结升华,让学生懂得以一双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快乐,享受自己童年的快乐,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小学生应当辩证地看待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科学地进行干预。小学生在成长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方面上的波动,这个过程在成长当中是必然出现的,因此要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解决心理问题[3]。

结束语

作为教师,不仅要构建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健康的观念,而且还需要懂得逐渐的管理自身的情绪。从而通过有效的干预策略,帮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维护学校秩序,促进教学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玲.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77.

[2]张长翱.短期焦点解决对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和学业表现的干预效果[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丁明真.体适能训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集美大学,2020.

猜你喜欢

特殊学生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浅谈特殊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对歌曲的情感表达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浅谈对特殊学生的关爱
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