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有效尝试
2014-05-20叶燕玲
叶燕玲
摘要:教学需要知识,教改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艺术。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因此,教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学生。真爱如水,在对待特殊类型的学生时,把真挚的爱化作如水的柔情——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特殊学生;关爱;尊重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086-02
教育是什么?英国前首相希思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比喻:教育如水。英国教育学家洛克也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教学需要知识,教改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艺术。笔者在多年的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类型的学生,这时我会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热情,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抚慰他们孤寂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的人生目标,引领他们融入温暖的集体环境。在心理失衡型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如水的真爱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心理失衡型学生—给一把“关爱”的椅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或抑郁孤独,或嫉妒猜疑,或喜怒无常,或无端恐惧,或顾虑重重,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为心理阴影,或叫心理失衡。我们班就曾有一名这种明显心理失衡症状表现的学生亮亮(化名)。
当笔者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孩子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这个美好的世界。他那空洞的左眼用长长的刘海遮掩着,而右眼的目光也总是躲闪着,希望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之后,与他同宿舍的同学先后来跟我反映他的事情,甚至在背后一致认为他是一个“马加爵”,并开始疏远和回避他。开学才几个星期,事情就发展到这种程度,这种情况令我始料不及,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冷静下来细细思量之后,我决定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并制定了几个应对措施。
(一)叩开内心世界禁闭的门
《礼记学记》上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我决定一切就从心理抓起。我了解到他的左眼是在小时候因为发烧而导致失明的。亮亮是属于心理创伤型的一类学生,他经历过如此重大的变故,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巨大创伤。由于身体缺陷他常常会出现抑郁孤独、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焦虑烦燥等不良的心理状态[1]。
因此,我从聊天、谈心入手,希望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是,他的心扉始终未向人敞开,就像一个刺猬对外界充满了戒备,倘若不是至交或绝对可以信赖之人,他是不会吐露心声的。于是,我把关爱化作如水的柔情,经常去找他,与他闲聊,常常给他及时、有力的鼓励与支持。就这样,关爱如水一般,悄无声息却又不着痕迹地慢慢叩开了他那扇禁闭的心门。
当他开始主动跟我说话,他那“金口不开”的习惯在如水柔情和温婉下渐渐改变的时候,我知道,我的行动得到了回报,但将来的路还会很长……
(二)关爱的含义是尊重而不是同情
任何人见到亮亮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同情。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同情坚持到底,对他的缺陷、抑郁孤僻、内向而寡言,很多同学总会在有意与无意间伤害到脆弱的他。在多次谈话中,我明白了一直在补偿与同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亮亮,还有任性、自卑、自尊心极强的特点。所以,每次的接触我不是从同情出发而是由尊重开始。我常常把他带到没有其他老师的办公室聊天。首先,我会亲自拉来一把椅子亲切地叫他坐下,然后在轻柔的音乐中开始了朋友式的闲聊。或是约他到操场上散步,边走边聊,累了就一起坐在椅子上休息,谈论着最近遇到的事情和我对这些事的看法。
给一把关爱的椅子,亲切地唤学生坐下,关爱的真正含义是尊重而不是同情。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拉开椅子叫他坐下时他那惊诧的表情,可能他已经习惯了长期以来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的谈话方式,所以犹豫了好久才怯怯地坐下来。他就这样慢慢地开始和我聊起他的家庭,聊他与同学的相处。
水无定形,教无定法。对待生理与心理都有缺陷的学生,同情的目光只会让他们觉得只是施舍,关爱、尊重与平等对待才是对症的良药。
(三)利用兴趣助其树立人生目标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亮亮变得不再那么抑郁孤僻与沉默了,他开始慢慢地接受同学学习上的帮助,不再拒绝与同学的沟通。但是,他仍然过着一种毫无目标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适度紧张有序的学习与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于是,根据平时的观察以及与各科任老师沟通后我得出一点,亮亮最有兴趣的是与专业有关的美术这一科。我决定利用兴趣帮助他树立人生目标,找到了突破点,我马上按计划进行部署,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助其树立目标[2]。
第一步,我找来一些素描、水彩的美术书,鼓励他多多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我注意观察,及时发现他的进步,捕捉他的闪光点,并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表扬,让他知道我时刻都在关注他的点滴进步。
第二步,当我看到他的美术基础不断进步的时候,并为了画画经常沉迷而忘了吃饭、休息的时候,我建议他可以考虑毕业那一年参加高等职校招收中等职校毕业生的高考。那一刻,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我知道他心动了。
第三步,心动不如行动,打铁要趁热。参加高考必须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而他的英语基础很差,是一个大难题。我鼓励他去找英语老师请教学习的方法,然后我发现他每天都保持着读英语做练习的习惯。
通过三步计划,亮亮树立了考高职院校的目标。他的各科成绩开始进步,他较强的美术功底在班上开始得到了肯定,很多同学甚至还经常向他请教。他的生活因为有了目标而变得充实,性格也因为找回了自信而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关于“马加爵”之类 的传言与议论已经被人遗忘了,亮亮后来变得非常的自信,跟人打招呼的时候也是抬头挺胸的。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参加了全国高考,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
二、单亲家庭学生——“增减原则”的运用与尊重
在学校中,单亲学生也是一类特殊群体。此类学生因缺少完整的家庭关爱,幼小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往往既好强又自卑,既自负又敏感,容易在孤僻忧郁中走极端。我班上的罗罗(化名)就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名男生。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出自单亲家庭。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已因故去世,随后母亲又改嫁了,16岁的他监护人是其伯父,他与亮亮是不同类型的人。他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失去父亲后又失去了母爱。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并不轻,但他却故意装出一副开心、幸福的样子,他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来承受着不幸的遭遇与创伤。经验告诉我罗罗是一个好强又自卑,自负又敏感,性格倔强,自尊心非常强而又缺少家庭温暖的人。对这位情况特殊的学生,经过几番思虑后我决定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教育:
(一)运用心理学的“增减原则”
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很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是心理障碍问题,只能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去解决。针对罗罗的情况,我决定运用心理学的“增减原则”。所谓“增减原则”,指的是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欢程度与日俱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自身价值的肯定,这样可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3]。
首先,我对他的思想、心理、学习各方面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并对其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其次,在平时我会努力去挖掘他的闪光点,经常恰到好处地表扬他,并做出适当的引导。同时,我会有意无意地在他的好朋友与伯父面前表扬他的进步,让他知道我时刻都在关注着他。慢慢地,他开始主动找我谈话,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纪律开始好转。此外,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的他在篮球比赛与运动会上的表现越来越积极,为班集体增光不少。
(二)尊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认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能使学生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巨大动力,而侵犯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无疑是彻底地破坏他的积极性,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因此,针对罗罗的性格与自尊心非常强的特点,第二步我从“尊重”二字着手。
他的性格倔强,自尊心又强,对同学尤其是老师的戒备心理很强。对此,我以水般的真爱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他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开始对我敞开心扉,开始喜欢在我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开始关心班级,常常为班级管理热心地出谋划策。后来,好强的他在班长的竞选中,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支持与拥护。在他当班长期间,成了我最得力的左右手,班级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比赛中屡创佳绩、屡获奖项。
三、结语
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学生。真爱如水,在对待特殊类型的学生时,把真挚的爱化作如水的柔情,去磨平学生心中的粗糙,流经学生心中每一个阴暗的角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只能亲身实践,积极探索新路。当真正走进学生们心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宏大的世界!特殊学生的内心世界,更需要每一位老师用如水的真爱去呵护、去滋润、去浇灌……
参考文献:
[1]王希全,田万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富维岳,唱印余.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