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对大同社会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2020-12-07王子秦王海燕
王子秦 王海燕
摘要:共享发展理念对大同社会思想既有传承和契合,又有创新和超越。从最早儒家“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到近代洪秀全的“平均主义”构想、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畅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毛泽东的大同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突破性进展,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中阐述了对大同般美好社会的设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共享发展建设实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大同社会”理想,并且我们拥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共享发展理念与大同社会思想的契合体现在“天下为公”的民主精神,“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各尽所能”的责任担当,“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对其发展和超越体现在阶级立场、理论基础、物质条件、政治环境各个方面。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大同社会思想;传承;创新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为“十四个坚持”之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方式高瞻远瞩的总结概括。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的归宿和目的。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21世纪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美好理想的传承和超越。本文考察了大同社会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流变,并就共享发展理念对大同社会思想的传承和超越之处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挖掘共享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底蕴,为新时代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探索传统文化资源。
一、大同社会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流变
(一)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思想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群雄争霸,民不聊生。从儒家到法家,从道家到墨家,从兵家到纵横家,忧国忧民的各路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中提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也就是说,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首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大公无私了,天下就太平了。这就是“天下为公”的原则。“天下为公”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核心原则,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就有详细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以“天下为公”为核心原则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对古代仁人志士美好社会畅想的代表性概括。
那么,大同社会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大同社会实际上是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者对古代社会尤其是尧舜禹时代的追忆,在具体描述中又添加了若干想象和美化的成分。梁启超在《儒学六讲》中做了这样的解释:“大同社会,是要以人为单位不以家族为单位的,所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儿童是要公育,老弱废疾是要公养,壮丁却要人人执一项职业。男女是平等的,男有男的职份,女有女的归宿。生产是要提倡的,总不使货弃于地,但私有财产制度是不好的,所以不必藏诸己。劳作是神圣的,力不出于身的人最可恶,但劳作的目的是为公益不是为私利,所以不必为己。”
概括地说,大同社会强调整个社会是由天下人所共有的社会,在物质生活上拥有“天下为公”的社会管理制度和“安居乐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精神生活上拥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劳动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品德高尚,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得到重用,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实现全面的发展,财产得到尊重,人们也不会为自己谋私利。从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所提到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有不少的契合点。孔子所提倡的大同社会有着“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以及“公平正義”的治理理念,这其中都有着“共享”的影子。除了孔子以外,孟子也有类似的主张。从孟子的“与民同乐”、“制民以产”到“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思想也有着鲜明的“共享”指向。比如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中就提到“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在与齐宣王的谈话中就提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就表明了统治者本身必须具备与百姓共享快乐的基本品质,而这种共享也要消除主体的差异。此外,在经济方面,孟子也主张财富共享,他认为土地不应为少数人独占,应为百姓共享;社会财富资源也应由民众共享,尤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甚至减轻税赋也是为了实现藏富于民,使得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好处。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同社会”的美好构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理想社会愿景的代表性概括,为当今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
(二)近代中国政治家的大同思想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的历史任务就是要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所以,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大同思想有着更加强烈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洪秀全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就提出了构建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他吸收利用了基督教中的部分教义,并与儒家经典进行了有机结合,表达了农民阶级对于建设平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洪秀全具体阐述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可以看出,洪秀全希望建立一个处处充满着绝对公平、绝对平均、天下共享太平的大同理想社会,受制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一有着空想性质的乌托邦色彩的社会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康有为在其著作《大同书》里集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蓝本,依托孔子和儒家人物的思想阐发的。《大同书》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集中表达,在书中,康有为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的基础上,吸收结合了一部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他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完全没有国家、阶级和剥削的存在,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尽管如此,康有为的大同思想还是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毛泽东就曾对其思想予以肯定,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措施,也有着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影子。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对大同社会心驰神往,他的“三民主义”其实也是对大同社会的设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别对应着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点以平等为中心。也就是说,孙中山基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对大同社会理想做了本土化的表达,“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希望通过三民主义将中国改造成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社会。相比于康有为大同思想中通过消除差异来实现绝对的平等,孙中山的大同思想的平等是基于其民族主义的立场上的,凸显了爱国主义和救亡图存的主题,更加具有时代特色。通过强调民族平等、人民政治经济权利的平等,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孙中山的大同思想与前人相比具有更大的历史进步性。
二、毛泽东的大同社会观念和新中国的共享发展实践
(一)毛泽东的大同社会观念
近代思想家们的各种大同社会思想及其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除了思想障碍,缩短了历史进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儒家大同社会思想底蕴”。18I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大同思想进行集大成并发扬光大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同志。他的大同思想深受儒家思想以及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思想的影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突破陛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写道:“中国有一句老话:‘有饭大家吃。这是很有道理的。既然有敌大家打,就应该有饭大家吃,有事大家做,有书大家读。”在《论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他这样描绘理想的社会:“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从《井冈山土地法》到新中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百年夙愿,为走向大同社会扫清了制度障碍。毛泽东的大同社会观念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大同思想为底色,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亮色,同时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因而其革命陛、科学性、实践陛和可行性都超越了前人。
(二)新中国70年的共享发展实践探索
新中国70年的共享发展实践,是一个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一化三改”,我们正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让古代大同社会里“天下为公”的思想得以实现。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当然,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毛泽东的大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共产风”等错误倾向,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挫折。
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奋斗目标确立下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蓝图上的重要里程碑。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我国当时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阐述了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深刻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取得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庄严承诺,是新时代中国实现共享发展的政治最强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空前强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将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更加接近实现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到了三个“共同体”概念,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三个概念相辅相成,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对以“天下为公”为核心理念的大同社会思想的新时代表达,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共享发展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发展方式的概括。事实上,我们也在实践中进一步贯彻三个“共同体”的核心精神。比如,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内很多地方试行了“共享员工”模式。这种用工模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中可以找到雏形,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为解决企业用工复工难的问题,这种模式得到了新的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合肥经开区、深圳龙岗区等地的一切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方面,企业的人力紧缺问题得到了缓解,地区的人力资源得到了高效率的调度配置,另一方面,疫情对员工收入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再加上共享期间的社保由使用单位承担,也不会对员工原单位带来太大影响。可以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倒逼企业在人力资源流动上进行新的探索尝试,让共享发展理念在新的形势下有了创新性的模式形态,让资源的市场化调配得到了有效地发挥,进而把“大同社会”里的“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劳动精神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三、共享发展理念对大同社会思想的传承与契合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论述
共享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
首先,共享是全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其次,共享是全面共享。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享涉及的领域有很多,内容很全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在物质文化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诉求。
然后,共享是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蛋糕”,各行各业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
最后,共享是渐进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深入浅出地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別。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积小胜为大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二)共享发展理念与大同社会思想的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大同社会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结晶。事实上,从大同社会思想对理想社会的描绘中就可以看到共享发展理念的雏形,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承性和契合性。
其一,“天下为公”的民主精神。大同社会思想以“天下为公”为“大道”,所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全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二者共同突出了一个“公”字,要求社会发展最终能够造福于人民,发展过程也能保证民主。大同社会思想主张“货不必藏于己”,已经具备了财产公有的观念,而共享发展理念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其二,“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提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儒家大同思想中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也提到了要消灭差异,实现平等,孟子也有提到财富共享,这与共同富裕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大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平等、诚信、友善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其三,“各尽所能”的责任担当。大同社会思想中的“选贤举能”、“壮有所用”、“力出于身”、“男有分,女有归”,都是对人尽其力、各尽所能的精辟表达,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共建共享”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同思想提到的共享基础就有“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这与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旧。大同社会和共享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做旁观者,坐享其成,而必须做行动派,各尽所能。
其四,“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大同”可谓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小康”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点。可以说,儒家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大体相当,都是各自思想中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也将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享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大同社会思想有机融合的产物,其所蕴含的“渐进共享”观念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方法和务实态度。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康”一词的来源有过清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礼运·大同》篇中,大同的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和谐社会的最高愿望。小康的特点是“礼义以为纪”“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和谐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四、共享发展理念对大同社会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一)阶级立场的超越
尽管共享发展理念与大同社会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传承性,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大同社会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大同社会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服务的对象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共享更多的是上层对下层的“恩赐式共享”,并非以平等为前提。
共享发展理念的立足点就在于其“人民性”,进而凸显现实的“人”作为道德最高的善,共享发展语境中的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旧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我们的目标也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把“人”作为一切问题的核心,注重人民的获得感,将“人”作为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因素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最终的发展成果也由人民来检验及享有。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充分凸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二)理论基础的超越
中国古代大同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的“仁政”,近代的大同社会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教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等混合杂糅的结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由于阶级立场和社会条件的障碍,这些理论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都存在较大缺陷。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创造的科学理论成果。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这就在理论上升华了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特征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公平、利民、惠民等思想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对我国大同社会思想的基本精神也做到了有效继承与大胆创新。
(三)物质条件的超越
古代大同社会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共享发展和大同社会都只能是遥远的梦想。即使在近代中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国家贫弱落后,民众生活困苦,救亡图存是当务之急,共享发展和大同社会依然遥不可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物质基础的薄弱,使得这些思想不过是“头脑风暴”和“思想实验”,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
共享发展理念立基于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代中国,具备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看家本领。当前,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众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已经居于中上等层次,这是支撑共享发展的经济底气。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人民的主体陛,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发展回应了“发展目标是什么和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的时代命题,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没有共享发展也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并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权利,保证机会公平,同时在分配上也依据公平正义原则,使每个人劳有所得。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实践共享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前提。在当前我国“两个没有变”的实际下,我们仍然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以创新驱动引领社会发展,坚持人民共创的实践策。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科学性、实践性,与大同社会思想的空想性具有本质区别。
(四)政治环境的超越
古代和近代的大同社会思想都产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还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都是国家分裂、政治动荡的“乱世”,彼时的大同社会思想更多地体现了思想家和普通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对立对抗关系,前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在经济上“与民争利”而不是“藏富于民”,在政治和文化上采取“防民”、“愚民”政策,在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下,民众生存尚且举步维艰,共享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共享发展理念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旧。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强大的执行力是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根本政治保证。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其治国理政实践具有强烈的人民宗旨和民族指向,肩负着艰巨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这是国家治理的价值规定。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法治保障共享发展理念的正确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来进行的共建共享,法治既是实现共享的基础,又是推动共享的巨大力量,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把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終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实际行动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加,成为改革发展中最大受益者。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这也为我们实践共享发展理念带来了稳定的国际环境。